10月M2增速创年内最高专家:降准有较大空间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3日讯 央行昨日发布10月份金融数据,反映货币供应量的M2增速提升至13.5%,连续4个月高于12%的年度目标,创下年内最高增速。专家认为,这反映央行采取连续降息降准措施后,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保持在合理水平。若未来一段时间经济能够企稳,降准降息所释放的信贷投放能力向真实信贷需求转化效率将会提高,M2增速有可能会进一步上升。
央行发布数据显示,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36.10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0.4个和0.9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从央行前期的多次“双降”政策实施和其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使用情况以及公开市场操作情况分析可以发现,M2保持13.5%左右的增速实属意料之中。
去年底以来,央行多次降准降息,以及公开市场净投放和MLF操作,主要目标在于释放信贷投放空间助力稳增长和对冲外汇占款持续减少带来的基础货币缺口。公开市场操作和MLF方面,10月公开市场净回笼850亿,而MLF增加1055亿,PSL、SLF等工具并未运用。
连平指出,降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货币乘数,提高了货币创造能力。基础货币缺口的逐渐填补,加之货币乘数提高,确保了M2增速维持在13%以上。由此可见,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格局仍是稳健偏松的。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M2同比增长13.5%,略超市场预期。其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在人民币汇率企稳和10月份外贸顺差再创历史新高的背景下,预计新增外汇占款会有较大增长;二是财政存款同比少增1726亿元。这两个因素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推高M1和M2增速。M2增速已连续四个月高于12%的年度目标,反映央行采取连续降息降准措施后,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保持在合理水平。
连平表示,若未来一段时间经济能够企稳,降准降息所释放的信贷投放能力向真实信贷需求转化效率将会提高,M2增速有可能会进一步上升。“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将步入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当局的货币政策应该会既剑指“稳增长”又考量“控风险”,并且如需进一步宽松,降准相对于降息具有更大操作空间”,连平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说。
对于未来政策操作,温彬认为,需从供给端和需求端两个方向发力,通过改革和创新为中长期经济增长提供动力。短期内,发挥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年底前用好财政资金,增加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灵活性,央行继续引导市场利率下行,商业银行建立和完善基础贷款利率(LPR)与市场利率的联动机制,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利用好金融杠杆促进产业和企业间并购重组以及银行不良资产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