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余晖 映红海东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我们身边总有一些退而不休,仍然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呕心沥血,为老年人搭建屋檐,为后人的教育事业铺路搭桥,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不遗余力发挥自己的余热,鞠躬尽瘁的退休老干部们。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我们借此机会向这些年长的劳动者代表们致敬。
毛文斌:倾力打造河湟碑林
毛文斌在退休后13年期间,竭力为乐都区及河湟地区做贡献,2016年被全省、全市评选为“十大最美老干部”之一。毛文斌自2003年4月份从海东行署副专员工作岗位上退休后,放弃了安逸的闲暇生活,于2004年着手恢复建于清代1872年青海三大书院之一的乐都区凤山书院,接着就组织了一场浩大的文化工程——打造高原书法碑林。
他各处奔波,四处筹款,自掏昂贵的差旅费和作品征集费,到北京、南京、杭州、广州、西安、兰州、西宁等地征集碑刻书法作品近百幅,其原型碑砖由陕西运达,还特意邀请来了曾经为河南开封翰园碑林雕刻过的工匠们,采用传统工艺精心雕刻,为其倾注了整整六年的操劳和努力,终于建成了高原上唯一一座历代名家书法碑林。碑林共有6个碑廊358米,碑墙152米,镶嵌碑刻360通,并建成鄯州亭碑、南凉亭碑,成为“青海书坛之大观,河湟地区之胜景”。
常有文人墨客走进“青海河湟碑林”拜读和敬仰这一座座宏伟的书法碑,也有很多学校组织学生们常常来此参观和膜拜。这里汇聚着诸多名家的佳作,这里传承着乐都区文化宝库的典涵,这里更凝聚着一位老者的所希所冀。
吴启章:致力培养下一代 作为海东市关工委主任,吴启章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干了整整13年。他说,十几年前,海东市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一些贫困家庭的子女和残疾儿童上学难,上大学更难。为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他当时发动“五老”组织,2007年向社会各界共集资500多万元,帮助失学青少年入学,失业青年创业,资助特困大学生数百名,贫困中学生和弱势群体数千名,此外还修建希望小学,改善贫困山区部分学校的办学条件等等。2010年以来,通过不懈努力,又向省内外共筹到8600多万元善款,关心关爱帮扶贫困儿童达4.3万多人次。 还协调和组织市区县妇联实名制“爱心妈妈(爸爸)”队伍400多名,进行一帮一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动员爱心妈妈为孤残儿童织毛衣,配合民政部门积极实施孤残儿童“康复治疗”项目,关注和调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现状,开展真情关爱留守流动儿童活动。 除了对青少年的生活给予帮扶之外,吴启章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的成长也尤为重视。多年来,他走访多所学校,参加过多次家长座谈会,收集了各区县学校关于青少年成长的经验介绍,结合自己对在校学生生活习性的观察,总结了很多孩子们容易犯错犯罪的原因。在各乡镇、学校、社区等地为家长和学生进行授课教育。 谢统恩:奋笔耕耘吐秋实 65岁的谢统恩,2010年9月于互助县教育局退休后享受到副县级待遇。他身患糖尿病20余年,本来大可以在家安心调养身体,但他并没有选择那条安逸的道路,而是继续工作在县委党史研究室。2012年他接任撰写《中国共产党互助土族自治县历史》第二卷(自1949年9月中共互助县委成立至1978年12月党的三中全会)的任务。同时他还接手撰写《中国共产党互助土族自治县党史百件大事》,目前已完成了三分之一的撰写任务。 几十万字的写作需要耐得住寂寞,他每天在这里伏案工作,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顾不上吃饭,时常忘记按时打针吃药,甚至忘记下班时间而加班到深夜。连做梦都在写稿,深夜想起一些东西,马上爬起来记在笔记本上第二天进行补充。由于长时间看材料和写作,他的视力迅速减退,右肩也患上了肩周炎,先后打了六次封闭针后他毅然决然地继续投入工作。家人朋友担心他的身体多次劝他放弃,但他说:“退休了感觉自己帮不上什么忙,既然党信任我,给了我这份工作,我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它,一定要保质保量地去完成。” 罗联琛:搁舍不下社区情 罗联琛,自1995年年底从平安区政法委退休后,第二年任职平安区湟中路社区党总支书记。他说,刚开始去社区只有1间办公室,2张办公桌和2名工作人员。工作范围也非常狭小,只有进行简单的结婚登记工作和开一些数据证明。当时他就想,如果真正要为老百姓服务,必须先得把社区的基础设施建立起来。 通过十余年的艰辛工作,他不仅争取各级力量建设了新的办公场地,而且创建了社区家政服务、婚姻介绍所、文艺宣传队、爱心超市、文化阅览室、老年活动室等,还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将社区办公设施和各项工作逐步达到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文明和谐社区标准,为社区今后能够更好地服务居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十余年的辛勤耕耘,他收获了上级部门的肯定,社区和个人先后均获得了许多奖励和表彰。他坚定地告诉记者:“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虽然退休了,但是心还没有退休。只要有一份的余热就要发挥这份余热,我当时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李玉生:干休所的“大当家” 李玉生于2009年4月退休于化隆县城建局,继而担任了化隆县驻西宁市中庄干休所党支部书记。其实从1996年起,李玉生就住在干休所了,热心肠的他在闲暇时间一直关心着左邻右舍,关注着院子里居民们的生活状况。 中庄干休所建于1994年,由于历史原因,导致干休所的房屋产权证一直办不下来。支部党员和住户们曾多次上访和反映,虽然县上领导和组织都十分关注此事,可是此事牵涉部门多、环节复杂,一直都得不到解决,拖了十几年,越发变成了广大住户的一块“心病”。 作为干休所党支部书记的李玉生不放弃、不气馁,不放过其中牵涉到的任何一丝有利线索,动员一切积极因素和力量,多方协调、广泛求助,终于在2011年将这一几乎办不到的大事、难事解决了,交给干休所广大住户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4年李玉生又致力于为大家办理房屋土地证。过程虽然困难重重,但他仍然没有让大家失望。回想这几年,这中间的艰辛、委屈,李玉生说:“在职上班时的工作也没有这样难受过,有时候确实连想哭的心都有。”但他始终没有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