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探西宁菜篮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8月8日凌晨,西宁大街小巷一片宁静,柴达木路一路向西,沿途车辆很少。昏暗的路灯,零星滴落的雨点,给街头夜景增添了别样氛围。
距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不远的路段,车辆渐渐多了起来,车流慢慢向集散中心聚集。
3时,寅时开始。此刻,大多数人在熟睡中,而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的商户们已经开始一天的忙碌。菜商们将菜品整理好,摆放整齐,等待着前来进货的人。
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是覆盖青海,辐射藏、新、甘、川等地的西北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之一,这里的菜商和蔬菜来自全国十几个省份,从业者近万人。
市场内,一派忙碌的景象,三轮摩托车、小货车、半挂货车在市场里穿梭。叫卖声、指挥车辆的声音、讨价还价声、车辆鸣笛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一座交易大棚里,停放着十几辆汽车,工人们忙着卸货,菜商们和司机核对菜品的数量和种类。
疲惫的菜商。
“这一车冬瓜,从河南运过来的,凌晨两点多钟到的,有19吨。”河南籍菜商老董一边指挥工人卸车一边说。
看着摞在车旁的冬瓜,老董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说:“在这里从事蔬菜批发生意的人很多,全国各地的人都有,蔬菜的来源地也很多。”
每天从外地将菜运到西宁的车有700多辆,有3400多吨果蔬进入集散中心。
市场内,一名销售黄瓜的商贩说:“现在是外地蔬菜的淡季,每年会有几个月,因为青海本地的菜都长成了,进入市场了,所以现在外地蔬菜销售速度会相对慢一点。”
菜商认真检查平菇。
7月至10月,是青海本地菜上市高峰期,本地菜在市场的占有率可达50%以上,产地以西宁、大通、湟中、乐都居多。
张显栋是一名销售本地蔬菜的商户,有着一间独立的铺面。他说:“我现在卖的菜是西宁本地的蔬菜,昨晚才拉过来的,来我这里的都是老顾客,都很喜欢本地菜,卖得挺快,基本到早晨八点钟就能卖完。”
“我半夜两点多从湟中县出发,买好菜回去大概早上6点,把已经订好的菜送完后,正好能赶上早晨卖菜的高峰期。”一名来自湟中县的菜贩和菜商商量着价格,以每公斤两元钱的价格买了两箱西红柿。他的车上,装满了油菜、蒜薹、西红柿、辣椒、菜花等蔬菜。
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不仅有来自西宁周边的菜商,离西宁市较远的州县的菜商也到这里进菜,甚至还有西藏拉萨和日喀则的菜商。集散中心在保障全省乃至西藏部分地区农副产品市场供应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分拣蔬菜。
集散中心有一个专门销售本地蔬菜的交易区,这里是本地菜农自产自销的场所。附近的菜农王子良随手递过来几个荷兰豆推销道:“你要什么菜,小油菜和荷兰豆都便宜卖了,菜都是自家种的,昨天采摘后打包的,都很新鲜,给你几个先尝一下。”
本地蔬菜交易区,像王子良这样自产自销的菜农还有很多,设立这个区域,是为了区分本地菜与外地菜品,也为了让本地菜快捷进入西宁市民的菜篮子。
4时38分,卸货的工人们逐渐闲下来,进完货的菜贩们陆续离开。难得的闲暇时间,工人和商贩们三三两两坐在一起闲聊,有的独自在摊位上休息,准备迎接下一批客户。
5时,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依旧车来车往,进完菜的车辆离去,来进菜的车辆不断驶入市场。一车车鲜菜,从这里运往宾馆、酒店、超市、市场,进入了百姓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