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粮仓央企保障——中储粮的“主力军”作用
我国地少、人多、灾多的国情,决定了粮食储备的极端重要性。 “仓廪实,天下安”,中储粮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国家调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数据显示,2014年中储粮累计购销粮食25885万吨,累计购销油脂578万吨,全年粮食收购量约占全社会收购量的40%。
卖粮不再打白条
过去,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下的粮食流通体制,没有摆脱“大锅饭”模式,国有粮食企业分级管理、权责不明、政企不分、管理落后。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卖粮难、打白条、压级压价、亏损挂账、储备粮亏库陈化、调不动”等6大顽症。
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组建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对中央储备粮实行垂直管理、政企分开,并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对中储粮总公司实行企业化运作、市场化经营新机制。截至2014年底,中储粮总公司拥有直属库346户。
“天下粮仓“没有陈化粮
2005至2014年,中储粮累计完成最低收购价和临储收购5.6亿吨,政策性销售4.1亿吨,跨省移库调运5700万吨,进口粮油转储备1877多万吨。在国际粮油市场频繁波动、大起大落的背景下,保障了中国主粮市场平稳运行,促进了宏观经济大局稳定。中央储备粮自储比例从公司成立之初的30%提高到80%以上。陈化粮自2003年就彻底消灭,经国务院每年库存检查,中央储备粮宜存率从公司成立前的60%迅速提高并稳定在95%以上。
中储粮总公司15年来没有再形成一分钱亏损挂账,通过降本增效、增收节支,每年利用自有资金投资50多亿元用于国家粮油仓储设施建设。
与此同时,中储粮勇担社会责任,过去几年,在应对汶川、舟曲、雅安、鲁甸等地震灾害中,中储粮迅速安排储备粮投放和应急加工,力保了灾后粮食供应和市场稳定。
为“大国粮仓”插上科技翅膀
在中央储备库荆门粮库,一栋栋现代化的仓库蔚为壮观,低温仓储、氮气气调储粮等技术保障粮食常储常新。据了解,中储粮力推智能化粮库建设,搭建了粮情远程监测、粮食智能出入库监管、库存数量监测技术体系。目前,已经完成114家直属库的智能化建设,2015年要覆盖全部346家直属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储粮实施科技储粮,为“大国粮仓”添上科技的翅膀。据了解,中储粮重点推广综合控温、氮气气调、智能通风、智能烘干、保质减损、收购智能定等和清杂整理技术等7项绿色储粮新技术。在新技术应用的情况下,老鼠、霉变、虫害已不复存在。
据介绍,今后5年,将全面实现“三北”地区低温储粮和长江以南空调控温储粮,氮气气调储粮规模从目前1200万吨扩大到1800万吨以上,极大减少化学药剂熏蒸,为社会提供优质、放心粮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