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里的人文风景

19.03.2016  03:56

  青海师大,一所坐落在湟水岸边的省属重点高校。在学校17个教学院系中,人文学院因秉承了原中文系和历史系两个老牌专业的深厚底蕴而独具特色。

  初春的西宁,乍暖还寒。漫步在师大南校区的林荫道上,一些系着鲜艳围巾的学子们驻足于一张张海报之前,认真阅读着什么。

  读书,学术讲座,诗歌交流,话剧表演……那些醒目的字眼昭示着——这里虽地处城市中心区,却有一种少有的闲适与安宁。无论是青春的面孔还是白发的先生,每个人都精神抖擞,步履从容,偶尔从楼梯口飘来三两声清脆的笑声,让整个校园一瞬间多了几分活力。

   “我最钟爱的一本书”

  “我最钟爱的一本书”——这是大学生们自发组织的一次读书心得演讲大赛。活动背景也是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号召和李克强总理建立“书香社会”的呼吁。同学们显得热情高涨。

  毋庸置疑,读书是大学生的分内之事。茫茫书海,他们想通过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来寻求知音,认知世界,从而更好地塑造自己。

  一天下午,田家炳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大学生们请来了他们熟悉的四位人文学院老师刘晓林、赵成孝、范景兰、刘大伟。几位老师主攻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世界文学,深得学子们的认可。

  大学生们按照既定顺序依次上台分享各自最喜爱的一本书,并说明缘由。短暂的演讲结束后,四名评委老师会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演讲者作答,整个过程类似于一场小小的答辩。

  大学生们的阅读范围比较广泛,既包括了《》《追风筝的人》《麦田里的守望者》《汤姆叔叔的小屋》等世界名著,也有《边城》《活着》《狼图腾》等中国现当代名作,还关注到了符合年轻人心理特点的《我只是练习和你说再见》《因为痛所以叫青春》等书籍。

  青春是什么?年轻的演讲者说,年少时,我们过着安逸的生活,但是这种安逸的代价是被厚厚的玻璃隔开了的。生活只是在结实的玻璃缸里朝外张望。现在我们长大了,那块玻璃也被打碎,我们变成了能够接触到鱼缸外面世界的小鱼。如今没有了温暖的水,没有了明亮的光,也没有了现成的食物,什么都没有了……不见了同在鱼缸里生活的家人和朋友,只剩下了自己,只剩下了痛。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演讲者的投入与深情,激起了学子们的共鸣,报以热烈的掌声。然而,老师是理性的引导者。他说:或许痛不是青春的全部。尽管四位老师已经远离了青春,但我们在今天还领受着一些有形和无形的痛,难道说我们依然停留在青春的阶段吗……

  引导者说,我们读书的意义在于更好地理解社会,洞察人性,认识自己。我们的青春痛过了便是自省,更是成长。

  这是人文学院别样的文学课堂。读书,让学子们找回了自己,然后,静下心来,捧起心灵,阅读整个世界。

   学术讲座:异彩纷呈的精神大餐

  诚然,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理性的疏导与指引。对于全校师生而言,每月一至两次的学术讲座是十分精彩的精神大餐了。人文学院的学子们更关注的是“人文论坛”系列讲座,因为那里充满着一种历史文化与语言文学交织出的审美情怀。

  《科举制度与唐诗创作》的主讲者是诸葛忆兵教授,他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讲座地点依旧在师大田家炳教育书院。学子们对这里的学术报告厅最为熟悉——或许在某一排的某个位子上,还留有昨天的印记。

  当然,聆听者最关心的还是科举制度对唐代社会风气的形成、诗人群体的壮大、诗歌艺术的锤炼以及诗歌内容的充实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虽然,这种影响已被今人所忽略。

  好的创作要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与书籍文献交友,将自己充实起来。高校文学创作要正确把握和充分发挥好学术带头作用,在努力建设高水平学科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现代大学的综合竞争力,更好地为国家文化产业转型服务。这是诸葛忆兵教授讲给学子们听的,其实也是讲给学科带头人和学校管理者们听的。当然,学子们听得更为认真,他们不时做着笔记。

  《老子其人其书其道》的讲座者是人文学院的左克厚教授。他和鲍鹏山、章旺根、王世超四位老师曾被师大学子誉为“安徽四才子”。左教授的课堂风趣幽默、生动形象。最吸引人的是他富有思辨色彩的讲课风格,既深入浅出,又严丝合缝,令人称赞。旁征博引似乎是人文课堂的又一大景观了。左教授通过对《道德经》《论语》《庄子》《墨子》《史记》等文献的梳理,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深入浅出地解析了老子的生命历程和哲学思想。在这样的讲座中,认同老子的思想,实质上就是在认同具有普世意义的人文情怀。

  人文学院的精彩讲座很多,也时时吸引着慕名而来的聆听者。当刘晓林教授讲起《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纳秀艳教授讲起《相遇美丽古典,滋养生命情怀》,杨柳教授讲起《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是与非》……所有的观众都在微笑颔首时,这所老旧的大学校园显得那么生动而美丽。

   人文学院有了诗歌,真的很暖

  当然,有的人还在抱怨青海的遥远和高寒,而师大人文学院的学子们早就在季风中汲取这块文化的高大陆带给他们的精神滋养了,尤其在诗歌方面。

  青海一直与诗歌有关。昌耀生活在青海,留下了极为厚重的青海诗章;海子来到青海,写下了为人传诵的《日记》;西川路过青海,奉献出代表作《在哈尔盖仰望星空》……闻名世界的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就更不用说了,每隔两年,全球最优秀的诗人就在八月齐聚美丽夏都。而青海师大就在诗人们的诗歌和讲座里。

  尽管人文学院的宗旨决定了这里并不是培养作家和诗人的摇篮,但几十年来,从这里的确走出了许多侍弄文字的人,有些在省内外文坛已经颇有名气。如杨志军、燎原、赵宗福、肖黛、鲍鹏山、刘晓林、刘铭钰、刘新才、佩夫、朱建军、王永昌、赵敬春、尼玛江才、马敬芳、纳秀艳、耿英春、蒲生华等等。随后又涌现出刘大伟、萧泊零羽、吴亚明、夜桨、陈学栋、李永霞、马文秀、深雪、马应卉等80后90后写作者。其中,绝大多数人都与一个叫“天风”的文学社团有关。

  当今时代,很多人习惯了用文学取暖。那么,就是在冬天,人文学院因多种文学活动的举办而显得春意阑珊。

  2015年12月,一场名为“青海诗人进高校暨高校诗歌探讨”的诗歌沙龙在人文学院会议室举行。省垣诗人肖黛、马海轶、杨廷成、郭建强、曹谁等应邀参加。活动中,年轻的诗歌写作者们朗诵了自己的作品,并由诗人逐一点评。这样的活动实际上是文学课堂的横向延伸,诗人们以创作实践出发,指出了大学生写作的弱点与误区,而这些,一般的文学写作课堂是难以解决的。

  2015年12月底,人文学院联合省企业家联合会,邀请了著名诗歌批评家、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谭五昌教授与学生展开诗歌交流。此次活动内容丰富,讲座、朗诵、交流、点评等环节无一挂漏。

  谭教授极为诚恳地指出,当下中国的诗歌与诗人整体属于上升态势。青海诗人们的心态普遍比较纯粹,对于诗歌有着纯粹的热情,不像其他省份的一些诗人那样心态比较浮躁。这是青海诗人们一种难得的创作优势。他以现场一位年轻诗人的创作为例,指出其诗歌写作技巧比较成熟,节奏比较从容,风格比较大气,而且诗歌路子纯正,不追求剑走偏锋。

  作诗如做人。路子纯正、不走偏锋是诗歌创作的路径,也是做人的根本。这是讲给人文学院年轻的写作者们听的。这一切都是诗歌给我们的启示,这一切与诗歌交流活动有关,与一个叫“鹿鸣”的诗社有关。

   人文学院有了诗歌,真的很暖。

  真正的大学精神,就是一种人文精神

  新千年之初,人文学院就成立了一个学生剧社叫“我们”的戏剧社。在师大校园,它几乎是同“天风”文学社齐名的一个社团,经常在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中拿出令人惊讶的话剧作品。

  2015年6月底,“我们”戏剧社成员自编自导,在师大音乐厅成功上演了话剧——《黑夜里的救赎》。这个作品讲述的是初入职场的大学生李峰因交友不慎而沾染毒品,又通过在戒毒所的改造而重拾了亲情、爱情的故事。

  这似乎是一个俗套的故事,但经由这些年轻的群体表演出来,更让人感到生活的复杂与生命的可贵。

  演出过程中,有个镜头令观众永生难忘:李峰跌跌撞撞走进家,内心充满痛苦:“怎么会……怎么会……怎么会……毒品……怎么能是毒品呢?呵……我这一辈子,就这么毁了?”他颤抖着:“好难受……好难受……”突然毒瘾发作,开始浑身乱摸:“烟……烟来?”

  话剧的艺术编排、声音和肢体的表现几近完美。观众一边欣赏,一边揪心,特别是主人公在监狱中和父母及爱人的深情对话以及主人公不顾自己膝盖的疼痛,一次次下跪,一次次忏悔的情景深深触动着观众善感的心灵。

  独唱《生命》响起,帷幕徐徐拉下,观众带着极其复杂的心绪起身……这,或许又是一种课堂之外的绝好教育。

  笔者采访编剧时,他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大学生是祖国最前沿的人才,对大学生的教育不仅要从生理上着手,更要讲求心理上的安慰与教导。大学生抵制毒品,祖国的根基才能得以保障,世界上千千万万个家庭才能看到未来的光明。我们要坚决抵制毒品诱惑,健康享受大学的美好生活。

  这是“我们”的话剧表演,这也是我们的人文学院。然而就在“我们”表演完这个话剧后不久,因学校调整院系结构,“我们”戏剧社被划入新闻学院了。当然,这并不妨碍“我们”对艺术理想的执著追寻。

  读书,写诗,听讲座,演话剧……理想中的人文学院似乎就该这样,在越转越快的社会链条中,依旧笨拙地保持优雅、书写情怀,这样的努力,就是让所有的人都相信:真正的大学精神,就是一种人文精神。

湟中6所学校收到上万本爱心书籍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4月21日,Qhnews.Com
达玉五谷村蝶变记
星空下的西海星墅。Qhnews.Com
青海发布规范旅游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当前,Qhnews.Com
西宁市0岁至14岁颅颌面畸形患儿可获救助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又有一个好消息!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