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找工作切忌“理想化”

19.04.2016  09:02

  在很多人的眼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直以来,对于高学历者而言,他们承担了过高的社会期许和家庭厚望,这就使得他们放不开手脚、迈不开步子,为了所谓的“面子”,无论自己是否开心,都“被迫”选择去挤独木桥——考公务员或进事业单位。

  其实,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成为城镇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成分”,是个不争的事实。在人力资源市场上,“本科硕士满街跑”与“技工技师无处找”的就业难和招人难并存,就足以说明社会并非是“一岗难求”,而是在一些“天之骄子”眼中,如意的和体面的所谓“铁饭碗”的工作难找。

  诚然,对于一个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大学生而言,暂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也是常态。但是,如果大学毕业生仍旧固执地抱着传统的就业观念不放,除却考公务员、进国企或事业单位,甚至过分强调专业对口之外,坚决不选其它行业,那必然会造成一部分大学生的毕业就是待业、失业。

  在“学而优则高薪”并不现实的今天,在学校接受教育、取得文凭是一个层面,走上社会、找到工作乃至获得高薪则是另外一个层面。一个人在就业时,首先应当考虑的是生活的现实需要。从这个意义来讲,有大学生愿意找一份离家近、方便照顾父母,并且稳定的环卫工作,也无可厚非。毕竟,与一些高不成、低不就,赖在父母身边的“啃老一族”相比,凭劳动养活自己的人,更有面子。当然,如果能有更多的人因此转变观念,愿意认真对待一些本不起眼甚至并不让人看好的工作,这时,我们的社会价值观,或许也就上了一个档次。

  所以,笔者认为,在这个“没有最难、只有更难”的就业时代中,大学生找工作切忌过于“理想化”。而对社会而言,也应学会包容支持多元的职业选择。要知道,每个工作都有职业尊严,都是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岗位。高学历者充实到基础性行业里,或许还能改变整个行业的气氛与面貌。其实,成功的道路有很多条,但并非每一条都适合任何一个人,关键是要从中挑选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只要有雷锋那种“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精神,只要能跟上时代发展,发挥出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就一定可以闯出自己的一番事业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