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施生辉:让“互联网+青藏特产”
青海新闻网讯 施生辉的微信朋友圈里曾这样写到道:“最美好的生活方式,不是躺在床上睡到自然醒,也不是坐在家里无所事事,更不是走在街上随意购物;而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奔跑在理想的路上,让青春因此绚丽多彩。”创业,对于今年22岁的施生辉来说就是“奔跑”的方式,这场“奔跑”的起点不在北上广,而在青海东南部一座小县城。
施生辉是青海民族大学计算机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大二期间,他与合伙人才让三周发现乡亲们虽然有很多好的农畜产品,却因地理位置偏远、市场狭小、交通不便等因素滞销,乡亲们生活拮据、家庭贫困。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精准扶贫政策的号召下,他们创办了青海桑宝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青海简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电子商务以及文化传媒,将青藏特产推向省外,并对外宣传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帮助家乡父老乡亲脱贫致富。
才让三周家住黄南藏族自治州,他说,他们之所以选择电商服务平台作为自己的创业项目,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这比去大城市工作更能体现知识的价值,也更有意义。
“很多家乡的企业缺乏品牌意识,也无法将产品迅速推广,我们就是要改变当前这一现状,在实现自己创业梦的同时,也让乡亲富起来,让企业强大起来。”施生辉说,这就是他们创业的初心。
施生辉的团队由最初的5人发展到现在的15人,创业中间的辛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团队成员严家伟说:“为了买一台便宜点的电脑,我们跑遍了西宁各大二手市场以及电子市场,没有场地,我们就在宿舍旁的活动室开展工作。正是这一台电脑、一间活动室和我们对创业的满腔热情,使工作室正式运作起来。”白天上课,晚上做设计,熬夜到凌晨三四点,这对他们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施生辉告诉我们,曾经为了一个电商项目,他通宵熬夜长达两个星期,整个人都瘦了一圈。资金紧张时,他们把仅有的生活费全投进公司,靠着一元一袋的北京方便面度日。因为他们的永不言弃和勤奋坚守,终于迎来了创业路上的柳暗花明。
经过一年的沉淀,目前他们公司的服务范围深入至甘肃、云南、西藏、青海、四川等地藏区,延伸到印度、尼泊尔等国外市场。他们的服务类产品在藏区随处可见,大到建筑物设计,小到包装设计。
去年,他们的团队获得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这是青海省各高校参加此项赛事以来的最高奖项,也是全国民族院校在此项赛事中的最好成绩。他们的项目在参赛期间引起了多家投资商前来洽谈合作事宜。
积极投身于农村电子商务的他们,建设了“雪域之巅藏地商宝”藏汉双语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并结合天猫、京东等第三方平台,完善供应商服务体系、拓宽销售渠道。他们以扶贫助农为宗旨,致力于把家乡的农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售到全国各地,实现帮助乡亲脱贫致富的愿望。目前已实现黄南州泽库县23户贫困户脱贫,并且在泽库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黄南州泽库县扶贫电商孵化基地,吸引全县16家电子商务企业入驻基地,共同为泽库县电商精准扶贫出谋划策,打造了黄南州“一品一村,一店一户”的电商扶贫模式,推动贫困户开展网销。
谈到成绩,施生辉表示是他们遇上了一个好时代,感谢党和政府给他们提供了无比广阔的舞台,感谢当前大学生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感谢学校提供的办公场地和创业导师,感谢团队成员齐心协力的共同拼搏。
“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业务范围,由家乡延伸到全国各地,并增加服务种类,使更多的乡亲实现脱贫,过上好日子。”施生辉如是说。
在全国大力实施电商扶贫政策、创新创业的浪潮中,像施生辉这样的留乡创业的大学生比比皆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带动了地方贫困户脱贫,让青春在创业中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