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沟里的巨变

17.06.2014  13:29

  日前,我们走进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最南端的杏儿藏族乡,两条大山呵护下的杏儿沟,麦田泛绿,绿树成荫,让这大山深处的藏乡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一条条硬化路让封闭变通畅

  近年来,杏儿藏族乡党委政府带领群众经过几年的拼搏,打通了连接外界的大通道和通村硬化路,一条条蜿蜒盘旋的硬化路,盘活了大山的生机。

  哦哇村是杏儿乡最偏远的一个山村,离乡政府有20公里。这两天,村里2.4公路同村硬化路完工。村民们开始享受硬化路带来的便利。村民公保杰指着脚下的硬化路告诉记者,就这条路,我们吃了不少苦,一到雨雪天,出不去,也进不来,几乎和外面隔绝了。昨夜刚下过雨,有了硬化路,生产生活都大变样了。

  据了解,今年杏儿乡在乱石头村、哦哇村、卡洒哇村实施了二十多公里的村道硬化工程,到目前,全乡7个村全部硬化,通乡通村路网基本形成。

   一根根虫草鼓了腰包

  当我们走进杏儿藏族乡胜利村党支部书记曹见参的家,11间镶嵌着木雕的松木大房很醒目,要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在这样贫瘠的深山沟里会有如此漂亮大气的农家居所。曹见参说,他这房子花了二三十万元,主要靠的是劳务收入。而他所说的劳务收入,主要指一年一度的挖虫草收入。

  走进同村的白索南家,他也花费二十余万元刚盖好了五间松木大房,还没安装门窗,白索南告诉我们,这些花费主要靠的还是挖虫草收入。

  近年来,挖虫草已经成为杏儿藏族乡群众增收的主要渠道,去年全乡以挖虫草为主的劳务收入占全乡经济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大山里一间间刻满木雕花的松木大房便是最好的见证。

  一所学校孕育新希望

  教育是杏儿藏族乡的新希望。近年来,该乡加快推进教育优先发展,于2008年多方争取投资420万元,建成了一所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2013年投资70万元修建了学校操场,有效解决了远离学校的学生上学难问题。

  如今的杏儿中心学校,占地面积9049平方米,教学基础设施齐全,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44名,其中留守学生300多名。

  寄宿制学校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藏乡教育教学基础设施条件,让农村边远山区的教学质量出现质的跨越。同时,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去年全乡共减免学生书费13万元,补助困难学生生活费64.5万元,兑现中小学生营养餐补助费54.6万元。

  杏儿乡寄宿制中心学校,琅琅书声,张张笑脸,寄托着山里人的希望。(吕锦武、石延寿)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