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村之歌
7月17日,记者穿过油菜花的海洋,来到位于门源县浩门河畔的泉口镇大庄村。此时,村党员活动室里几名妇女正在学习十字花针绣的技艺,她们一边绣花一边哼唱着一支很好听的歌:“在那广阔的田野中,是我美丽的村落,青稞泛起翠浪,油菜释放芬芳,慈祥的老人们享受天伦,看着孩子们在秋千上编织梦想……”
经打听才知道,这是大庄村委员会邀请当地作者谱写的《大庄村之歌》。歌曲分为四段,诉说着大庄村今天的幸福生活,期盼着大庄村美好的未来。
藏族村民措毛吉、回族村民白生兰、汉族村民祁秀花,今天相约一起来到村委会学习针绣十字花,像这样的“小聚会”她们经常不断,畅谈党的民族团结的好政策和甜蜜的生活等话题。
在村委会广场上,几名老人正在健身器械上锻炼身体,广场旁的“休闲园林”里,几个顽皮的孩童在追逐嬉戏中不时传出欢乐的嬉笑声。
这个村获得海北州首届“最美乡村”荣誉称号,村庄处处显示出迷人的魅力:村道全部实现了硬化,农贸市场的商品琳琅满目,广场上篮球场、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来到村民的住宅区可以看到气派的大门,青砖黄墙的院落,有着全封闭式阳台前厅的住房……无不显示出“最美乡村”的面容。
大庄村共有4个社272户,有汉、回、藏、土、蒙古5个民族组成。大庄村党支部书记陈文吉说,他们村被评为“最美乡村”,主要原因还是村里的团结搞得好,村里无论是汉族、回族、藏族、蒙古族、土族,就像一家人似的,互敬互助。
这些年,不管谁家有难事,许多村民主动上门帮忙,从不计较得失。前些年,村里一名藏族村民得了重病,由于高昂的治疗费拖累得全家陷入了困境。于是,村民们你五百、他二百的捐助患者的家。有些村民还帮助他家种地、收庄稼,帮了大忙;现在,村里面几年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家里不锁门也没发生过丢失财物的事……说起这些陈文吉如数家珍。
大庄村怡心农家苑的两层小洋楼建得气派豪华。该村回族村民马吉元说,这是他新开业的农家苑,农家苑主要是靠他们村各族乡亲们一起到外地经销青稞、清油、牛羊等产品赚到的钱盖起来的。
泉口镇党委副书记祁生辉在谈到大庄村这些年的发展经验时,十分赞赏这个村取得的成果。大庄村是泉口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的模范,今年大庄村在泉口镇开展的“为和谐、创氛围,为进步、创产业,为群众、创收入”的“三为三创”活动中树立了标杆,成为建设美丽和谐幸福家园的典型。
在大庄村的党员活动室里,记者看到“全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青海省小康文化村”、“门源县五好村党支部”等荣誉证书挂满了墙面。
离开大庄村时,道路两旁一望无边的油菜花和万亩蔬菜基地郁郁葱葱,《大庄村之歌》优美的曲调依然在耳旁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