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离青海有多远

08.04.2015  11:04

  当你登陆网购商城后你会发现,网站会自动向你推送近期众人所关注的图书或是服装;当你在旅游服务网站注册后,时常会收到关于机票、旅游线路的推送短信。这,就是大数据时代带给你生活的变化。

  早在1980年,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便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将大数据热情地赞颂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当2012年出版的《大数据时代》这本书逐渐热销,“大数据”便成为时下商界的流行用语。那么,大数据时代悄然来临时,偏远的青海又能做些什么呢?

  区位优势青海是建设数据中心的一类地区

  2013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电监会、能源局等5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给出了数据中心布局导向,明确指出新建超大型数据中心,重点考虑气候环境、能源供给等要素。鼓励超大型数据中心,特别是以灾备等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应用为主的超大型数据中心,优先建在气候寒冷、能源充足的一类地区。2015年1月,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发展云计算,打造信息产业新业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成长,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今年年初,赛迪顾问发布《中国数据中心布局特点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指出,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受经济实力的拉动和区位优势的影响,数据中心的机房面积和机房数量在全国遥遥领先,但这些地区并不是数据中心建设的一类地区。

  与此同时,地处祖国内陆的青海,远离沿海和国界,能够较好抵御外部军事打击,是过去“三线建设”的重要区域;青海紧邻西藏和新疆,是落实民族团结稳定的缓冲区;青海处在丝绸之路南线,是丝绸之路战略的重要支撑点;青海不在火山、地震带、泥石流易发区,属于地质灾害轻度分布区,符合《指导意见》规定的数据中心建设一类地区。

   “多能互补”绿色电力保驾护航

  青海能源丰富多样,特别是清洁能源占比较高,对环境污染相对小,具有较强的能源结构优势。伴随着我省水电资源的开发,青海人均电力装机水平和清洁能源比例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近几年,青海光伏产业蓬勃发展,先行先试,开展了水光互补、光热发电等多种模式。2014年,青海并网光伏发电总容量412万千瓦,占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内并网光伏发电装机总量的18.8%,占全省发电装机总量的22.7%。可以说,青海发展数据中心,拥有水电、光伏等“多能互补”的绿色清洁能源支撑,符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此外,青海锂资源储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其中,大量的锂资源可以制造低成本的锂电储能电池,以解决对数据中心昼夜供电的连续性问题。因此,为数据中心提供绿色电力,一方面可以消纳我省光伏发电基地产生的大量清洁电能,避免弃光、弃电现象发生,促进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数据中心的建设,可以更好地推动我省光伏、储能电池等产业联动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顶层设计政策导向明确清晰

  2012年,青海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建设青藏高原通信枢纽和区域信息汇集中心”。2013年,省政府印发《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宽带青海促进信息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在“高原信息中心重点推进工程”中,推动“建立区域性或全国性云计算中心、大型互联网灾备中心、备份中心、全国性呼叫中心、省级客服中心、移动信息服务”和“云计算数据中心示范工程”。2014年,《“宽带青海·数字青海”战略规划》(2014-2020年)及《青海省促进信息消费发展规划》(2014-2020年)两个规划出炉,规划中均提到“高原信息港——建设青藏高原通信枢纽和区域信息汇集中心”、“科学布局数据中心”等内容。同年,省政府印发《青海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实施方案》,在加强信息服务的重点工作中提到了“推动青海大数据中心建设,促进海东信息产业园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此外,2014年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建设重大产业基地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意见》等文件,将与大数据关系密切的软件、平台集成、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均列为发展重点,为我省大数据信息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发展现状智慧青海全面启动

  2011年,我省全面启动“无线青海·智慧城市”建设。当年,中国移动表示,在“十二五”期间,将投入专项资金用于青海“无线城市”的建设。2012年,省政府与中国联通签订协议,中国联通在未来五年投入40亿元用于“智慧青海”建设。2014年,中国电信与省政府签订协议,“十二五”期间,中国电信将在青海投入60亿元,全力推进宽带无线城市、高原信息中心、数字产业、数字园区、数字民生、电子政务提升等十项重点工程。

  资料显示,至2013年年底,我省约90%的大型企业使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40%中小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去年青洽会期间,我省首次增设了信息产业招商项目,设立了信息环保产业展区,省政府与中国惠普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智慧城市安防建设与安防产业化、“青云”青海省公共云服务平台等一批项目选择落地青海。在新能源领域,我省在全球率先建成格尔木三期200兆瓦、拉西瓦12兆瓦两座智能光伏电站,实现了光伏电站的智能化升级,并拥有全球最大的智能光伏电站大数据应用中心。

  记者近日从青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信息发展处了解到,近年来,我省信息通信服务业发展迅速,已具备公有云和专业云的服务能力。三大电信运营商已建成较为成熟的电子政务、旅游、交通、教育、物流、电子商务、食品安全、市民服务、中小企业等基于大数据应用综合解决方案的“行业云”。目前,青海移动公司投入6亿元建设的拥有3200个机架规模的大型数据中心已在海东科技园开工,这也为我省发展大数据产业奠定了基础。今年1月,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省派人前往贵州就大数据产业发展思路、规划布局、产业链接等情况进行专题学习考察。在借鉴外省经验的基础上,我省正在草拟关于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工业革命的浪潮袭来,我们能做的就是主动学习并尽快融入。紧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这一重要的战略机遇,结合我省的区位优势发展大数据产业,不仅可以将我省打造成面向西藏等地的灾备数据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数据中心支撑点和西北民族地区区域数据中心基地。而且,随着数据资源的不断扩充,也将很好地改善我省信息产业规模小、人口少,社会发展活力不足,导致大数据应用量相对较小,数据缺乏代表性等不足,进而推动我省大数据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实现良性发展。

   经济走笔:借鉴贵州经验让理想照进现实

  大数据是大产业、大机遇、大红利,发展大数据产业是我省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现实选择。当前,我省正处在开始进入工业化中期、转向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时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制造技术相融合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为我省产业升级、实现绿色发展提供有效路径。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建设数据中心和发展云计算产业的关键在于服务。因此,青海建设数据中心,一定要注重挖掘数据本身的力量,即树立数据就是资本的观念,通过政府带头,人才引进等具体办法,弥补青海发展大数据产业的短板,避免青海的大数据产业仅仅作为数据灾备中心,演变为另一种形式的能源资源输出型的产业,而是要建成一个能够带动数据挖掘、数据应用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新兴产业集群。

  其实,早在2010年,中国电信就在我省的格尔木投资建设具有多等级容灾服务功能的共享式灾备中心,这一全国首个藏区应用级容灾备份中心,还承接了青海省医疗信息系统示范工程项目。借鉴贵州的经验,统一认识,政府带头是贵州这一同为欠发达地区发展大数据产业的主要做法。

  政府部门是数据资源的主要集散地和数据资源进一步采集开发的主力。长期以来,我省各级政府部门信息化系统基本都是各自为政、分散建设,造成多少应用系统互不兼容,数据条块分割,信息孤岛林立,既不利于数据和信息共享和交换,又造成重复建设,浪费资源。贵州省政府将自身作为开放数据资源的带头人,启动“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建设,并规定今后省级部门除特殊需要外,不再批准购买服务器、交换机、存储等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安全系统等软件设备,不再自建机房,非密系统一律迁入“云上贵州”系统平台,统一存储数据,统一开放数据。据测算,仅此一项,每年可为贵州财政节省信息化投入40%,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贵州率先在医疗、交通、气象、社会保障、教育等社会民生领域建立“云朵”,以应用为先导,在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数据备份等方面先行先试,并鼓励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购买服务。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另一方面,延伸出一个巨大的消费需求市场,从而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和产业转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花木嵯)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