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投融资需求及影响报告发布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1日讯 (记者 李文媛) 首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实施的投融资需求及影响》研究报告,日前在京发布。
2013年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为贯彻落实该计划,全国各地纷纷出台相应大气污染防治方案,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落实需要多少资金,又会产生怎样的经济、社会、人群健康影响?对此由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和南京大学组成的专家工作组,经过两年多实地调研,系统的统计、分析和测算总结完成报告。
中国清洁空气联盟秘书处(清洁空气创新中心)在能源基金会支持下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实施的投融资需求及影响》研究报告显示,在投融资需求方面,我国大气污染治理仍然存在投资总量严重不足,过度依赖政府财政性投入、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对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的影响,在社会经济方面,能够拉动GDP增长,增加就业岗位,对于重点行业发展,受益最大的是交通设备制造业、通用专业设备制造业和农林牧渔业。在健康效应方面,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实现,对减少疾病和重点城市获得的健康收益是最大的。
研究报告提出政策建议:
1.加大交通污染源治理等资金投入力度,保障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加大大气污染治理资金投入,大力推进绿色环保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各项大气污染措施落实并取得实效。要特别加大交通污染源治理的资金投入力度,在淘汰黄标车、老旧车的同时,要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央财政统筹整合主要污染物减排等专项,做好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分配、使用与监管,对重点区域按治理成效实施“以奖代补”。
2.理清不同投资主体责任并推进构建形成稳定的投融资渠道和机制,这是长久以来存在的难点问题,为了保障大气行动计划投资需求的有效供给,应进一步推进加快改革进程。完善大气行动计划投资的预算支出机制,政府性投资规模得以保证。注重发挥企业主体责任,提高环境违法成本,降低企业守法成本,完善环境税费、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等政策,促进大气环境治理成本内部化,构建有效的环境资源价格机制。明确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其中。
3.拓宽和完善大气行动计划实施的投融资渠道。发征地方政府市政公债,集中社会闲置资金进入到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加快推进大气污染物排污交易,为企业污染减排提供灵活的、多样化的选择,提高大气污染治理的成效。稳妥推进大气环境领域资产证券化,增强有关资本的流动性,增强大气环保产业的资本吸引力。成立大气污染防治基金,政府财政投入可作为“种子资金”,运用基金运作方式促进增加社会资金投入。
4.实施利好政策驱动大气环保产业快速发展。实施大气行动计划带来的巨额投资会催生我国大气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给大气环保产业市场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借助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的契机,加快政策创新驱动,通过政策利好,加速促进大气环保产业快速发展,为大气污染行动计划顺利实施提供产业能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