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走转改”百日大竞赛——长江源村:两个家和一个梦

10.12.2016  01:42

  有时候,幸福感来源于对比。对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的村民们来说,这种感觉就尤其强烈。

  今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源村视察的时候,村民申格就给总书记唠起了村里的昨天与今天。过去,他们住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海拔4700米,住帐篷、睡地上,点的是羊油灯……而现在,他们住在格尔木市南郊,有国家盖的房子,睡在了床上,家具家电也齐全了。

  其实,要不是时间有限,申格和大伙儿真想拉着习近平总书记说上个一整天,好好说说村里这些年来变化的幸福故事——

  长江源村的村民们,基本都有过两个家。一个家在山上,一个家在山下。山上的家属于过去,山下的家是现在与未来。

  山上,是村民们对唐古拉山沱沱河一带地区的称呼。这里距格尔木市区420公里,常年高寒缺氧,气候恶劣。过去,当大家还是牧民的时候,就分散居住在沱沱河两岸的茫茫雪原上。

  雪山下的帐篷,草原上的牛羊,慈祥的老阿妈和放牧的卓玛,闲散而惬意的生活……这也许就是外界眼中的“草原印象”。然而,对实际居住在极度缺氧的沱沱河塬上的牧民们而言,生活远非那么轻松自在。

  就说申格家。1983年,草场承包入户,申格在唐古拉山镇承包了20000公顷草场,靠天吃饭,逐草而居。然而,二十年下来,他发现草场里的青草长势越来越差、越来越矮小,过去常见的野生动物日益稀少,他的心情也随之越来越沉重。

  交通不便、物资匮乏……且不说生活上的不便,因为长期生活在高寒缺氧地区,住的又是帐篷,睡觉直接睡在地上,他的妻子子步和许多牧民一样,患上了风湿病、关节炎、心脏病这些高原病。因为当地医疗条件太差,好医院又远在格尔木,妻子的病情总是得不到及时的治疗。

  每当看到曾经美丽动人的妻子因为病痛伸不直腰,甚至梳头都抬不起胳膊的时候,申格难过之余,也生出了一个梦:有一天,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让妻子、孩子都不再受苦。

  而渴望改变,渴望更好的生活,正是包括申格在内,牧民们的共同心愿。

  2004年11月,包括申格一家,唐古拉山镇128户407名牧民群众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的号召,告别了山上的家,移民搬迁到格尔木市南郊居住。

  “我们知道这是国家的好政策,是为了保护草场、保护我们的家乡,所以大家都很拥护。”村党支部过去的老支书,现在的副书记更尕南杰说。

  在山下的新家,申格感到生活一下子舒适、便利了许多。每户都有300平方米的小院,62平方米的房子,可以在院落范围内自己扩建。房里水、电、天然气、厨房、厕所都有,连家用电器也是统一配送。村里的学校、卫生室、文化广场更是一应俱全。

  后来的几年里,政府不断改善他们的住房条件,统一对院里的地面进行硬化,对屋顶和墙体加装了保温层,建设了院墙和院门。“现在,我们正在让村里的下水管接入城市主管网,总投资达到了400万元。”唐古拉山镇主管项目的副镇长丹增说。

  与帐篷相比,这样的居住条件可谓天上地下。

  牧民们为了国家生态大计自愿离开了草场,国家也对他们给予了各种补偿。近年来,这些补助标准大幅度提高,16周岁以下、55周岁以上的人口还有困难补助,申格家每年光草原奖补就有14万元。此外,村民还可以担任草场管护员或林业管护员,每月可分别获得1800元、3000元的补助。申格的一个女儿就是草场管护员,月月都有收入。

  输血的同时,当地政府还采取多种方式帮扶长江源村造血。帮助村民先后建起了养殖场、集贸市场,并无偿划拨20公顷耕地扶持他们发展后续产业,还针对富余劳力开展了雕刻、舞蹈、驾驶、烹饪等技术培训,千方百计培养他们的生存技能、增加他们的收入。格尔木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为生态移民的长江源村民兴建了农贸市场,既方便村民生活,又提供了就业岗位。

  “翻身不忘毛主席,幸福不忘共产党。国家对我们的政策越来越好,替我们考虑得越来越周全啊,许多地方村民的生活条件还远远不如我们。”申格说。

  2012年,包括长江源村在内的唐古拉山镇整体脱贫,去年长江源村年人均纯收入达19000元,是山上的近10倍。现在,一半以上的村民有小轿车,部分村民还买来大卡车跑运输、贩牛羊。年轻人大多能讲一口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不少人在外打工,已基本融入了现代生活。

  “习总书记视察以后,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我们更加关心,作为基层党组织,我们也明显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有一种紧迫感。”长江源村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才仁扎队说。

  搬迁之前,牧民们四处散居,党组织作用薄弱。2007年1月,长江源村依法选举产生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班子,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起来。特别是精准扶贫驻村工作组进驻以后,党组织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和加强。

  “我们推行的是基层组织+N的工作法,把基层党组织和工青妇、民族团结、生态文明等工作等联系起来,让基层组织最大限度发挥力量,为大家服务。”长江源村第一书记秦大云介绍。

  在村委的组织下,每周六,全村党员、团员、青年、妇女都会集体打扫村道、广场;妇女节,村里会对好媳妇、好婆婆进行表彰,号召大家向她们学习;每个党员都联系几户群众,谁家有难处,全村都去帮;村里和黄河路街道结成了民族团结一家亲,促进村和社区的交流,帮助大家融入格尔木市的民族大家庭。

  如果说,在山上,大家像一盘散沙各自为阵,那么现在,基层组织像一块磁石,通过各种工作,把人心牢牢地凝聚在了一起。

  “自从习总书记来了,大家都说,自己心里更踏实了,对以后的生活更有信心。这种信心,其实也是对我们的信任。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在服务村民上下功夫,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多给大家办实事儿,让习总书记放心。”

  就在上个月,一位家庭条件一般的村民查出重病,村委得知情况后,立刻在微信群里号召大家捐款。全村有手机的村民都在群里,有什么事儿微信一说,大家都会积极回应。仅两个小时,全村就捐款数万元,速度之快让人惊讶。而令人感动的是,为了帮助这位村民,老支书更尕南杰拿出了1万多元积蓄,连福利院的孤寡老人也响应号召来捐款。

  十二年前,牧民们离开草场,下山开始了新生活;十二年后,他们为自己的选择而骄傲。“如果让我们回到过去那种生活,我相信全村没有一个人会愿意。党的政策这么好,我已经提前圆梦了。而且,现在草场保护得也好,草长起来了,野生动物多了。草场好了,我的梦也圆了,一举两得。”申格说。(黄瑾辰)

   多为移民搬迁群众着想

  生态保护,是我省的首要责任,特别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区的面积大、范围广,保护任务艰巨。为生态大计,一些群众自愿离开保护区,搬迁到异地居住。在此过程中,改善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是重中之重,也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搬迁群众的艰苦努力,也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多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

  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首先要加强安置的规划工作,选好搬迁地址,要舍得给好地,把有利于搬迁群众生活和发展的地块拿出来,在条件好的城市、乡镇、中心村周边选择安置点。不能单纯考虑住,还要统筹考虑搬迁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确保人们入住后留得住、能发展、生活好。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的选址就选在格尔木市近郊,交通便利,既方便了移民群众的生活,也能帮助他们融入城市。

  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水电暖等一定要建设好,光把房子修得漂亮并不能让群众满意,齐备的配套设施才能让群众住得舒适、住得安心。同时,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尤其是安置区的幼儿园、养老服务中心、医务室等建设,都直接关系到移民群众的民生需求,如果搬迁后,移民群众的子女上学要奔波十几公里,看病要耽误一天半天,他们的幸福生活从何谈起?

  同时,移民要开启新的生活,就需要政府制定出台具体的帮扶措施,要加强后续产业建设,帮助搬迁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要加强技能培训,使搬迁群众掌握就业技能,增加就业率;要加大政府购买公益岗位的力度,安排部分群众为护林员、管护员、保洁员等,拓宽村民的增收渠道。

  最后,要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多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多关心村民的冷暖,帮助他们在思想上完成“搬迁”;要多帮助村民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多帮助他们融入安置地的大家庭,让他们在心理上有所依靠。

  多年来,移民群众为我省生态保护事业做出了自己特殊的贡献,我们理应把他们安置好、帮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只有多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满足他们真正的需求,才能使移民群众更好地在安置地区生活下去,把安置地当成自己的“家”。(黄瑾辰)

   改变,从衣食住行开始

  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作为一个生态移民村,在从游牧生活向现代生活转变的过程中,该村村民们的生活和思想都经历了深刻的变革。

  过去在唐古拉山的草原上,村民们过着传统的游牧生活。村民们搬迁下山以后,大家的收入普遍增加了不少,但并不是有了钱,就学会了现代的生活方式。

  长江源村老支书更尕南杰讲过一个笑话,说山上吃的是炒面、肉和酸奶,餐桌上菜水少得可怜。刚搬迁的时候,他们村里的老人看到年轻人吃各种以前没见过的青菜,觉得不可理解,认为那是草,是牛羊吃的。

  这虽是个笑话,却也不是没有依据。刚开始,家家户户既不会炒菜,也不认识菜。村民红星一家,在学习做“城里人”的时候,就曾为做饭发过愁。明明家里有崭新的厨房,有许多种新鲜蔬菜,却不会做,连调料都不会放……

  村里举办烹饪技能培训班的时候,红星让妻子报了名。正是通过培训,村里的家家户户才学会了炒菜。现在,辣子、土豆、白菜都是红星家常吃的蔬菜。

  再说说穿。女孩子爱打扮,如果在山上,想打扮也没条件,有件干净的藏袍就不错了。但现在,城里姑娘怎么穿,村里的姑娘们就可以怎么穿,每年流行什么款式,都会穿在身上。而男人们和长辈,也学着穿起了西装、穿起了夹克,还有各式各样的衬衫。不管穿什么,大家都会勤洗衣服,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

  相比吃和穿,有些东西年轻人学得快,老辈人就不太容易。红星说,在山上,是老人教年轻人怎么生活,教他们怎么放牧、怎么搭帐篷、怎么宰牛羊;而山下的情形正好相反,是年轻人教长辈,怎么用电视、冰箱,怎么用手机、电脑。今年43岁的红星,为了学会用微信,也曾拜自己的女儿为师。

  用固定的卫生间、洗淋浴、学驾照……改变从衣食住行开始,但远远不止这些。

  山上,牧民的子女上学很艰难,一是学校条件太差,教学水平也实在不敢恭维,二来牧民们居住分散,离学校太远。久而久之,大家就对子女上学没什么积极性了,甚至觉得上学没用。下山以后,村里的学校离家近,教学条件好,师资力量也强,大伙也就愿意把孩子送去了。另外,在和外界不断的接触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外面的世界有多么广阔,而想要让子女拥有更广阔的未来,就要让他们受良好的教育。大家的教育观念就此转变。

  传统的藏族牧民都有“轻商重牧”观念,思想比较保守。下山后,在与城市化生活的融合中,人们的观念开始悄然变化。相比过去的不愿出门、不敢出门,到外面工作挣钱、到外面去闯世界的做法,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同。

  红星的大女儿在西宁学艺术,小女儿在格尔木市念中学,他一直鼓励孩子好好学习,今后到外面去闯一闯,去见世面,不会再像老辈人那样,把孩子当成放牧的劳动力留在身边。

  “如果一直在山上,不知道山下的生活有多好,一辈子也就那样过了。但要是现在让我们回到过去,去过放牧的生活,收入只有现在的十分之一,我们可受不了。我们喜欢山下的这个家,也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红星笑着说。(黄瑾辰)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