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金普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的新高地
原标题:大连金普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的新高地
金普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德春(左)向采访团介绍情况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杨丹):大连金普新区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南部,是我国新区建设中批准的第十个国家级新区,也是东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新区。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金普新区秉承“构建新体制、搭建新平台、引进新项目、营造新环境”这四大原则,志在打造面向东北亚的区域开放合作新高地。
金普新区是大连港的核心功能区,由金州区、普湾区和保税区三部分组成,总面积将近2300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区域内设有装卸集装箱、汽车、油品、粮食、矿石等各类商品的专业化码头设施。在已批准的全国12大新区中,金普新区经济总量位居第三,仅次于天津滨海新区和上海浦东新区。2014年金普新区的生产总值创下了2750亿元的骄人成绩,占大连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7.5%。
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金普新区实施了“两手抓”的策略。一方面,政策先行,着力打造“软环境”,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金普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德春表示,构建有利于强化对外经贸合作的新体制是大连加快发展的制度保障。加强与东北亚地区特别是韩国、俄罗斯、蒙古等国的经贸合作是发展重点。他强调,要建立快捷高效的行政审批制度,要主动进行制度革新,而不是被动的依靠国家给予的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首先要在制度创新方面采取先行先试政策。另外,大连正在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申办和筹建力度。刘德春称,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最高程度开放化的体现。目前,中国在上海、广东、福建、天津等4个省市建立了自由贸易试验区。随着国家自贸区战略布局由东南沿海向东北及中西部倾斜,大连的区位优势越发明显。因此,大连将争取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创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新格局。与此同时,金普新区注重吸引跨境电商参与商业环境建设。目前,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暨中韩贸易合作区已全面启动,吸引了阿里巴巴等一大批中外电商的高度关注和投资兴趣。
另一方面,金普新区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久前,国家发改委批准了大窑湾北岸第四期集装箱码头的建设项目。建成后,该码头可供世界最大型的油轮停靠。据刘德春介绍,未来几年,新区将加快机场、跨海大桥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参与“一带一路”陆路交通网络建设方面,刘德春表示,金普新区和大连市将进一步挖掘“辽满欧”运输大通道的潜力。该通道贯穿亚欧大陆,以大连港、营口港为起点,经满洲里出境,到达俄罗斯和西欧。由大连港启运的集装箱班列12天可到达莫斯科,19天可抵达德国汉堡。相较于传统海运路线,运输周期缩短了大约20天。
刘德春表示,作为大连的经济主导区,金普新区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中任重而道远。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金普新区将成为一个崭新的、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国际航运和物流中心,引领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进而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