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让城郊农业服务城市富裕农民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青山乡西北岔村村民李春生,通过流转土地的方式,承包了村里闲置的一部分土地。近年来,他种植的37亩党参、当归苗子每年都能收入20多万元。
这确实给种了一辈子地的乡亲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致富课。如今,像李春生这样的农民并不在少数,大通县朔北藏族乡旧拉浪村、桦林乡吕顺村、向化藏族乡上滩村,湟源县波航乡、大华镇,湟中县拦隆口镇尼麻隆村等乡村,还有西宁地区的许多村庄,都因为中藏药种植而变得小有名气,这些村的也群众抢先一步尝到了种地的甜头。
在西宁地区,农民种植中藏药材,仅仅是这个市优化调整农牧业结构的一个缩影。
应该说,西宁市的农牧业发展,是紧紧围绕着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坚持服务城市,富裕农民,扎实推进,不断创新的结果。
近年来,西宁市在湟水谷地上积极研发建设新型节地型温室,在有限的土地上做足增产增收的“大文章”;大力实施草畜联动,以草促牧,农区畜牧业大步向生态产业迈进;肉菜禽蛋等群众生活必需品,“绑”上政策性价格指数保险,为农民致富解除了后顾之忧。
近年来,西宁市油料、豆类、马铃薯、蔬菜等优势作物种植比重持续增长,仅2014年全市农作物总播面积181.74万亩中,优势作物比重稳定在75%以上。2015年西宁市春耕备耕总体部署中,优势作物比重继续稳定在了这个水平。
特色种植业发展,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西宁市不断加大蔬菜种植面积,至2015年初,全市蔬菜生产面积达到32.3万亩,年产量78万吨;露地蔬菜主要品种也逐渐丰富,甘蓝、胡萝卜、大白菜、青蒜苗、西葫芦、菠菜等都贴上“本地产”的标签,不仅供应到了西宁人的餐桌,而且走俏省外市场,西宁夏菜的知名度不断扩大。
作为平抑物价、丰富居民生活的重点民生工程,菜篮子工程功不可没。来自西宁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的数据显示:仅2014年,西宁市就新建冬暖式设施温室2522栋,改造提升旧温室1000栋;建设市级蔬菜标准化园区11个1.1万亩;高标准露地蔬菜生产基地3个8000亩,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3个,食用菌基地2个,实施露地蔬菜补贴面积11.3万亩。
近几年,西宁市农民不仅养起了传统的牛羊、生猪、家禽,更为新鲜的是养起了野禽、藏香猪、珍禽等。农民马国栋就是其中最先尝到甜头的受益者之一,他的企业饲养的珍珠鸡、贵妃鸡、野鸡、乌鸡等特禽,这几年打开销路后,供不应求,特禽蛋一斤卖到30-40元。而且通过实施特种禽类养殖项目,带动湟中县博众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湟源县文林养殖专业合作社、城北区大堡子镇吴仲村等共150多户农民进行特种养殖、禽标本和禽蛋工艺品制作,使农户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农牧业示范区,提升设施农业发展水平,加快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西宁与全省发展的脚步合拍,以草促牧,农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步伐愈加铿锵。
2014年全市新扩建各类规模养殖基地58个,扶持40个重点养殖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良种引进,建设畜棚4675栋;完成人工饲草种植45万亩,有效缓解了草畜矛盾,推动了全市“草畜联动”和“牛羊倍增计划”,带动了全市饲草加工、牛羊养殖、牛羊肉加工、奶制品加工等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推动了西宁市农区现代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
通过优质牧草“订单种植”、“特色种植”、“区域集中发展”,牧草种、收、储、加等环节初步实现规模化发展,“高效、集约、持续”的优质饲草生产基地建设走在全省农区前列,使全市农区畜牧业逐步向着“畜禽良种化、经营产业化、生产标准化、饲养生态化、设施现代化”的现代化方向稳步迈进。
西宁作为我省省会中心城市,地理位置独特,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全省各州市不少百姓来此安家落户的目光。由此,农产品质量监管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往大里看,西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全省农产品质量。
以“本地产”为通行证的西宁特色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畜棚,源源不断地向着西宁人的餐桌输送而去,许多西宁人不禁心存疑问——安全吗?
近年来,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作为一柄高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成为西宁市农口部门监管的重头工作,他们不断修订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加强生产记录、技术规程、用药间隔期等关键环节的管理。建立“农药台账、生产记录、检测记录、销售台账”等档案资料,上市产品必须进行检测,确保上市产品检测合格率达100%。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湟中、湟源、大通三县共监管蔬菜样品1751份,合格率为100%。
在市场销售中,农畜产品如果没有质量安全检测合格证和产地证明就不能销售,所有农畜水产品都会经过市级抽检,每个季度实行不合格产品通报制。对种养生产基地,连续发现2次不合格产品,将列入“黑名单”,限期停产整改,取消或停止所有国家项目、资金支持,按有关规定进行惩处。开展屠宰场畜产品“瘦肉精”等违禁药品添加剂监测,严格做到屠宰生猪、牛羊每批次抽样检测筛查,让城乡居民在餐桌上吃到放心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