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天峻县:“十二五”期间国家投资5556万元优化生态环境

18.04.2016  20:35

  青海新闻网讯 (本网记者 朵海平 报道)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在今年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时习总书记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这样强调。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三江源”、“江河源头”、“中华水塔”。青海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全国的意义至关重要。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点生态工程稳步推进,单位GDP和工业增加值能耗实现“双下降”,西宁市空气优良率达到77.6%,生态文明建设迈向了新阶段,“十二五”时期达到了最好水平。

  4月7日,本网记者走进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实地采访天峻县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在进入天峻县的关角隧道一片沙地上已布上绿色的网膜,“那是我们为了防止土地继续沙漠化而拉设的绿色浸塑框架高标准网围栏,对于防沙有很好的作用。”天峻县林业站站长杨海港告诉记者。

  “天峻的很多地方都囊括在青海湖自然保护区和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里,所以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好在省上到国家都十分重视生态保护,因此我们开展工作有很大动力,并得到了很大的支持。”杨海港说。

  天峻县是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十二五”期间,国家投资多达5556.14万元进行该县的生态环境保护,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其中国家重点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保护面积79.18万亩,是十二五规划目标的110%;完成种苗基地建设68亩,累计完成森林有害生物防治面积13.84万亩,完成维修公益林管护站(点)6处。“国家重点公益林工程的实施,不仅保护了有限的森林资源,而且解决了当地群众的就业,增加了群众收入。”杨海港说。

  与此同时天峻县完成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湿地保护季节性封育面积69530.30公顷,生态林建设1000公顷,沙漠化土地治理1500公顷,共完成国家投资1932万元。完成祁连山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湿地保护面积15666.6公顷,沙漠化土地治理封育总面积766.7公顷,森林防火设施设备购置,共完成国家投资600万元。完成天峻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补助资金项目,共完成植被修复总面积565.55亩,埋设湿地界桩1572块、钢架结构宣传牌26块、砖混结构宣传牌2座,砖混结构警示牌12块,拉设绿色浸塑框架高标准网围栏8000米,修建管护站两处,共完成国家投资1075万元。

  “通过这些保护措施的实施,天峻县林草植被逐步保护和恢复,土地退化的趋势也得到一定的遏制,青海湖流域内湿地、草原、森林、野生动物构成的高寒生态系统趋于稳定,野生动物栖息、生存、繁衍地的环境在不断改善,恢复和发展了珍稀物种资源,实现了生态功能的恢复。”杨海港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