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连亏三年以上将面临“出清”(在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

12.12.2015  14:18

  11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表示,中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国家队”,将加快提质增效,在明后年遏制住效益下滑势头,实现效益稳步增长,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海外资产盈利水平有所提升,僵尸企业处理取得明显成效。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贺化在会上表示,我国将改革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力争到2020年形成国际竞争知识产权新优势,为建成知识产权强国奠定基础。

  向七个方面要效益,2017年末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要明显下降

  据了解,从2003年到2011年,中央企业经历了快速发展、高速增长的黄金期,总资产、营业收入、利润和税收年均分别增长15.2%、17.4%、14.7%和17.8%。进入2012年以后,国内外更加严峻的经济形势给央企稳增长、增效益带来巨大挑战。

  张喜武介绍说,要提质增效,国资委将推动中央企业向七个方面要效益。

  一是有效完善供给结构,向做好增量要效益。“所谓增量是要瞄准产品有市场、产业符合国家政策、投资有效益、科技含量高、市场有竞争力的增量。”张喜武解释说,这具体包括代表中国名片的高铁、特高压、核电,还有航天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方面的大工程和大项目。

  二是加快资源优化配置,向盘活存量要效益。目前中央企业107户、3.9万个企业所有的存量都要盘活,包括推动集团层面和产业链层面的兼并重组,加快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生产力,发挥产业内和产业链中的协同效益,提质增效。

  三是逐步退出低效领域,向主动减量要效益。对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企业要实行关停并转或者是剥离重组,对持续亏损3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到2017年末实现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额明显下降。

  四是大力推动“双创”工作,向创新驱动要效益。

  五是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向开拓市场要效益。

  六是大力推进降本增效,向管理提升要效益。这是企业生存发展永恒的主题。

  七是细化实化改革措施,向深化改革要效益。

  张喜武表示,央企提质增效将重视供给侧结构调整,即通过化解产能过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规模经济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来予以落实。其中有效化解产能过剩,将用新兴产业替代或用技术改造和创新提升传统的产业水平。对已经严重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阻碍经济结构调整的企业逐步予以关闭,或者是兼并重组,避免供给侧调整带来负面冲击、负面影响。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主要通过技术创新,以及生产要素重新组合,实现配置效率提高。

  明年将全面展开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等10项改革试点

  自今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来,目前已经有9个配套文件出台,还将有10个配套文件陆续发布。同时,国资委还将在央企开展10项改革试点,明年将全面展开。

  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介绍说,10项改革试点分别有:一是落实董事会职权的试点。二是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的试点。三是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试点。四是企业薪酬分配差异化改革的试点。五是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试点。六是中央企业兼并重组的试点。七是部分重要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八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九是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工作试点。十是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试点。

  央企重组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已有多家企业实施重组。张喜武透露,年初央企是112家,现在是107家,彭华岗强调,此轮重组不会“拉郎配”,实现“1+1>2”是基本要求。

  对于长期亏损的国企,张喜武说,僵尸企业是中央企业提质增效的一个大障碍,也是企业的最大出血点,所以中央和国务院下决心处理僵尸企业,并将其提到议事日程。张喜武解释,所谓“僵尸企业”,一般是指丧失自我修复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必须依赖非市场因素生存的企业,表现为已停产或者是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主要靠政府补贴、银行续贷等方式维持生产经营,甚至已经维持不下去的企业。他认为,解决僵尸企业必须解决好钱从哪儿来和人往哪儿去两个大问题。

  国资委总会计师沈莹表示,中央企业中亏损企业的情况有多种因素,有的是受行业周期影响,还有一些是政策性亏损,也有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以及技术跟不上市场形势、内部管理有问题等。在治理过程中,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分类施策。一是加强管理提升一批,通过管理提升提高运行效率,拓展盈利空间。二是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一批,使技术通过加强创新,推动产业的转型来使得企业能够走入正常的发展轨道。三是通过兼并重组一批,如果靠自己的能力难以渡过难关,将通过与其他的企业合作重组、协同,形成新的活力。四是对于确实没有扭亏希望的企业,要关闭退出。

  每年海外获得专利数不到美国、日本的10%,我国加快知识产权制度改革

  据介绍,2014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92.8万件,连续4年稳居世界首位;商标注册量2014年累计达839万件,保持世界第一。我国已是世界知识产权大国,但知识产权大而不强、多而不优、核心专利少、品牌价值小、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增加值偏低。每年海外获得专利数(1万余件)不到美国、日本的10%,知识产权贸易逆差逐年增加。加快实现从知识产权大国到强国的转变,迫切需要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

  贺化介绍说,由知识产权局组织起草的改革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的措施文件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一是推进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授权地方开展知识产权改革试验,建立知识产权评议制度。二是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大侵权行为惩治力度,提高侵权法定赔偿上限,针对情节严重的恶意侵权行为实施惩罚性赔偿。故意侵犯知识产权将纳入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记录。加强新业态和新领域创新成果保护,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三是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完善审查注册机制,实现在线登记、电子申请与无纸化审批。四是加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和风险防控。五是提升知识产权对外合作水平。

  
 《人民日报》( 2015年12月12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