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长易纲:人民币汇率会保持合理均衡水平

07.03.2016  12:39

  全国政协委员许家印、易纲、厉以宁、陈锡文、常振明(从左至右)在记者会上回答提问摄影/本报记者魏彤

  昨天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举行首场记者会,主题是“政协委员谈适应引领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国政协委员厉以宁、陈锡文、易纲、常振明、许家印就“十三五”经济发展问题回答记者的提问。值得一提的是,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曾被俞正声亲自“点将”扶贫,这次也到会谈扶贫问题。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央行探索“利率走廊”机制

  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不少人关心如何健全央行的利率调整和传导机制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对此回应称,当前利率市场化的重点是要健全利率传导机制和中央银行调控市场利率的有效性。

  易纲透露,当前中央银行运用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和存贷款的便利,来引导短期市场的利率,探索构建一个“利率走廊”机制。据易纲解释,所谓“利率走廊”机制,就是中央银行提供一个存款和贷款的便利,主要是给商业银行提供这样的便利,中央银行定存款和贷款的利率区间,通过这样一个利率区间调控和引导利率。中国现在的机制必须要兼顾货币的数量目标和价格目标,因此还不能够完全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利率走廊”。

  此外,易纲回应,要逐步做好央行控制短期利率向中长期传导的机制,该机制需要市场的建设,也需要金融机构的定价能力,央行再贷款利率、中期借贷便利的利率等也可以引导中长期利率的形成。

  “还要完善利率市场风险定价的机制。”易纲说,国债收益率曲线是无风险收益率曲线,在国债收益率曲线之上,各种信用债等其他债的风险定价要做好,这样就能够健全中国利率收益率曲线的体系,以及各类风险溢价都能够充分反映。

   关键词: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下降在预期之内

  面对外汇储备下降的情况,易纲称,外汇储备中不排除有额外的资本流入。他表示,这些资本流入如果择机掉头,也并不奇怪,“随着现在的经济周期有一些外汇储备的下降,是在我的预期之内的事”。

   外汇储备下降原因是“藏汇于民”

  在易纲看来,外汇储备下降的原因是“藏汇于民”。

  易纲称,“藏汇于民”是央行持有的官方外汇储备,通过市场购汇的渠道转变为民间持有。他解释道,过去一两年中国企业和家庭由于预期的变化,需要增持一部分美元资产,偿还一部分美元债务,做资产负债表的优化,“比如去年企业和居民在境内银行的存款,在2014年增加了一千亿美元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几百亿美元,银行金融机构也为了市场需求,增持一部分外汇头寸,去年银行增持的外汇头寸大数也是一千亿。同时,企业还了一部分外债。去年外币外债,美元借的外债大数减少一千亿,这些都需要在市场上购汇,反映出来就是官方外汇储备有所减少”。

   外汇储备保持合理适度水平

  易纲透露,去年企业和个人跨境外汇净支付了2400多亿美元,包括直接投资、对外证券投资、境外旅游、境外消费、留学支出等。

  他表示,有一部分外汇储备的下降是美元升值造成的,中国的外汇储备非常分散,包括美元、非美元等,去年美元指数升值9%,美元升值以后,一些非美元资产折算成美元就有减少,其实不是外汇流出,是由于汇率和资产价格变化引起的。

  易纲称,上述这些数字有些是存量、有些是流量,不能完全简单相加。总体来看,外汇储备下降数的大部分都可以用“藏汇于民”来解释。

  易纲强调,企业和个人优化资产负债表的调整是有限度的。因此,中国的外汇储备会保持合理适度的水平。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

   不存在持续贬值基础

  回答“央行动用外汇储备维稳人民币汇率”时,易纲坦言,人民币汇率会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人民币汇率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

  他进一步解释,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态势没有改变,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还在稳步提高。此外,外汇储备充裕,易纲表示,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的预期会回归到人民币保持基本稳定的基本面。

  在记者会现场,有记者直言,外国投资者很关心中国外汇储备的情况,比较关心外汇储备的资产组合,以及是否有一些流动性没有那么好的资产,包括在官方外汇储备数据里。

  易纲回应,中国的外汇储备的构成是充分分散化的,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一些资产,按照一个优化比例、分散化地配置,是按照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的原则来管理。

  关于是否有一些不流动的资产也计算在3.3万亿的外汇储备中的问题,易纲强调,不符合流动性标准的资产全部扣除在官方外汇储备外,流动性的标准是严格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标准划分的,“外汇储备会按照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的原则,继续把储备经营好”。

   解读

   供给侧改革

   “与其养亏损企业不如养职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大亮点,而这场记者发布会的第一个问题,便与此相关。

  面对记者提出的“供给侧改革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点”的问题,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当前中国强调从供给侧方面发力,进行结构性改革,是因为形势摆在这里,他表示,“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经济发展得更好。”

  厉以宁坦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两大困难,调结构和补短板。

  他进一步解释称,调整结构,就要关停一些企业,会遇到职工下岗的问题,同时他透露,中央现在的政策是包下来,“与其养亏损的企业,不如养职工”,职工生活有着落,经过培训可以重新到工作岗位。

  第二个困难则在于补短板,厉以宁表示,补短板必须创新,在结构上做一些调整。

   新型城镇化

   “是继续扩大内需的重要方面”

  城镇化已经搞了这么些年了,现在为什么提出“新型城镇化”?

  厉以宁表示,中国正在进行户籍制度改革,让更多农民工和他们的家属能融入城市社会。此外,各地进行棚户区的改造,兴建廉租房、廉价房,这些是为让农民进城以后安家,他的小孩可以进城上学,他的配偶也可以进城避免两地分居,老人进城也有医疗卫生设施,都是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中国继续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

  他进一步解释道,在浙江一些地方,农民土地确权后农民更安心了,承包土地有承包经营权,宅基地有使用权,宅基地上自己盖的房子有房产权,农民有财产权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因为它扩大了消费。

  厉以宁总结说,民生的改善,中国内需的扩大,都和正在深化的改革是有关系的。

   粮食生产

   “多和少两种现象同时存在”

  面对“粮食是多了还是少了”的问题,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称,目前“多了和少了两种现象同时存在”。

  他解释称,“过去连续12年粮食增产,从2003年粮食总产量8614亿斤增加到2015年粮食总产量12429亿斤,年度产量在12年时间中提高3815亿斤,但同时,去年粮食总需求为12800亿斤以上,尚不能得到满足。”

  陈锡文直陈粮食生产的问题要进行“供给侧改革”。他指出,中国粮食生产中,品种矛盾比总量矛盾更突出,粮食生产成本高价格贵,在国际市场没有竞争力。因此,要努力追求粮食总供求的平衡,进一步加强农业,提高和稳定粮食产能,同时,加强粮食品种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创新和改革,科技创新能够推出更优良的品种,降低它的生产成本、提高它的效率。

   转基因食品安全

   “在确保安全基础上慎重推广”

  针对记者提出的转基因农产品问题,陈锡文表示,农业转基因育种技术是一个新生事物,公众存在疑问很正常,“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的研发和监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慎重推广”是目前指导农业转基因技术继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方向。

  他表示,转基因是新生事物,需要经过严格科学评审和监测,任何进行商品化生产和进入市场的转基因农产品都要经过严格的科学检测,确保安全才可上市,中国政府现在批准可以自己进行商业性生产和上市的农产品转基因技术只有两项:棉花和木瓜。

  陈锡文建议要保证给消费者充分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国家规定任何转基因农产品上市或者用转基因农产品作为加工原料的食品上市必须标识含有转基因农产品在内。

  本版文/本报记者孟亚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