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农村路让大山深处换了新天地
山大、沟深,少人烟、多荒地,要不是一条新建的农村公路蜿蜒盘旋而上,这些零星散落在山沟里的人家恐怕真要被外界遗忘了。
“原来都是土路,雨雪天气根本出不了门,种点粮食也运不出去。现在出门就是水泥路,坐上客运班车半个多小时就能到县城。”住在大山沟里的蒲台乡圈窝村村民尹文善告诉记者,农村公路带来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
这条农村公路,就是海东市乐都区的汤官营至车路公路,今年4月建成通车,建设总里程约35公里,途经蒲台乡圈窝村等3个乡镇、 11个行政村,是交通部六盘山区(青海片区)交通扶贫攻坚的示范试点项目,建成后受益群众达到1.2万人。
圈窝村自然环境恶劣,种地基本靠天吃饭。尹文善原先一直外出打工,看到依靠地处汤车路沿线的便利优势,他和几个村民合资成立了国芳养殖专业合作社,今年饲养肉羊360只,预计年收入能达28万元。
2017年12月21日,凛冬虽至,阳光普照。记者随同乐都区交通局局长沈晓栋又一次走进大山深处的圈窝村。正午时分,万民种植养殖合作社的鸡舍内热闹非凡,上千只鸡三五成群,吃的吃,转的转,一片鸡声喧哗。 “我们刚刚卖掉了2000只,每只150元,今年人均能分红540元。明年合作社准备把周边的荒坡利用起来,扩大养殖规模。”村委书记李宏成还说,现在,村里的22户贫困户不光入了养鸡、养羊合作社,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而且还出了2个养猪大户。
沈晓栋告诉记者,六盘山片区交通扶贫攻坚示范项目总投资5.79亿元,其中交通部专项补助4.3亿元。 2015年至今,通过项目实施,全区141个贫困村、 8934户3万多名贫困群众的出行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成本和农副产品、建筑材料等运输费用明显降低。
“原来需要3个多小时把鲜奶送到加工厂,现在只需要1个半小时。减少了运输成本,也缩短生鲜乳的运输时间。”总部设在乐都区的青海天露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奶牛分公司总经理牛晗辉说,道路优化前,只能通行12吨左右的卡车,现在30吨的车都没问题,明显提升了企业效益。
乐都大蒜远近闻名。记者在青海恩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工人们正在包装富硒大蒜。该公司以“公司+农户”的方式,给贫困户发放种子并指导农户发展富硒农产品种植。富硒大蒜的地头收购价格由2013年的每斤2元上涨到2016年的每斤4元,价格翻了一倍。
一条农村路,或沥青,或水泥,从普通的农家、村落,一直连通到乡镇、县城,乃至更大的城市。农民兄弟就是靠着这条路,把鲜活的农产品运进城,将生活必需品带回家。
作为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乐都区,近年来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己任,从六盘山交通扶贫攻坚示范试点项目入手,坚持规划引领,完善工作机制,“实”字当头狠抓项目建设,目前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662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54.5公里, 19个乡镇通四级及以上的等级公路, 354个行政村公路通畅率达100% ;初步形成以京藏高速、 109国道为骨架,县、乡、村公路为脉络,内畅外联、四通八达的“一纵五横,十一出口”路网体系。
“我们在全省农村公路建设中首例试点采用了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代管模式。通过公开招标选择技术水平先进、管理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服务单位进行专业化管理,确保了六盘山脱贫攻坚交通示范试点项目的顺利推进。随着示范试点项目接近尾声,贫困地区出行条件明显改善,南北两山地区互通不畅问题基本解决。”沈晓栋说。(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