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代表委员风采·庞晓丽:“事业之本莫若树人”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可以说是咱们青海中小学基础教师的代言人。”
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第10个年头,走进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注视着神圣的国徽,住青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优秀教师庞晓丽一如既往地为教育的“命题”奔走呼吁。若有人问起原因,庞晓丽会说:从教40余年,我太理解教师的辛苦。
“师道的根本在于尊严。”去年12月25日,庞晓丽委员受邀赴玉树藏族自治州,为当地的31名中小学校长做培训。“校长是公共服务的执行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校园文化的奠基者、教育教学改革的引领者、师生生命的点亮者、社会和谐稳定的促进者。”校长们听得很认真,不停地做笔记。
一天午饭时,脸色黝黑的囊谦县教育局副局长尕玛毛兰,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对庞晓丽说:“您在课堂上讲的校长们的角色定位还不够全面。我们这里的校长,还是学生的‘爸爸妈妈’、炊事员、理发员、医生、保姆,是孩子们的亲人。”
在当地,庞晓丽结识了30岁出头的年轻校长金巴扎西,得知他8年前大学毕业后,就来到离囊谦县城200公里的尕羊乡麦永联村寄宿制小学。扎西校长刚来时没有房子,在帐篷里一住就是6年。前年,县政府在这里盖了一个1000平方米的四合院,师生才有了像样的住处。
4300米以上的海拔,年均气温零摄氏度以下,最冷时气温达零下30摄氏度,牛粪燃得快,熄得也快,大雪一下四五天,取暖和出行都很困难。“在那里,最难承受的是海拔太高、温度太低、氧气太少,高原反应导致老师们胸闷气短,头晕目眩,吃不下,睡不着。老师们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还要负责孩子们人身安全、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不通网络没有信号,不能用手机和电脑,他们仿佛与外面的世界隔绝了。”
庞晓丽回忆着,言语间不时停顿……
眼前的一切,一次又一次震撼着庞晓丽的心。“金巴扎西校长和他的老师们,凭借无比强大的精神支柱和顽强的毅力,在呼吸困难的生命禁区,守护着几十个孩子稚嫩的生命。面对这些行进在教育路上、为实现教育的梦想而默默无闻、坚持守望的西部校长们时,我讲的那些理论是多么苍白无力。”
说到这里,庞晓丽眼含热泪。
其实,庞晓丽手中这份建议提高基层教师教龄补贴的提案并非始于偶然。采访中记者获知,时至今日,我国教师教龄补贴仍然沿用着80年代的补贴标准,教龄根据年限的不同每月补贴3元、5元、7元、10元。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已经实施了30余年的教龄津贴标准,已经跟当前的经济社会、工资待遇完全不相匹配。对此,庞晓丽一刻也没闲着,2015年和2016年,庞晓丽深入果洛、玉树、黄南藏族自治州多家中小学了解情况。调研期间,一名基层寄宿制小学的校长曾对庞晓丽语重心长地说,只要孩子们今天平平安安,我就能长舒一口气。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是访谈间,庞晓丽发出的感慨:“位卑未敢忘忧国,站在这里,能够将社情民意反映给国家,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助力,这是我的光荣、我的使命、我的自豪。”(张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