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来孔雀舞翩跹——青海青年创业园发展纪实

16.07.2014  14:49
核心提示:   已经白天黑夜连轴转了好几天的白佶斌又熬夜了。这个还不习惯别人叫他老总的九零后盯着“站”在办公室地上的无人机,脑子里飞快地筛选着各种可行方案。他的对面,公司另外两个合伙人

   已经白天黑夜连轴转了好几天的白佶斌又熬夜了。这个还不习惯别人叫他老总的九零后盯着“站”在办公室地上的无人机,脑子里飞快地筛选着各种可行方案。他的对面,公司另外两个合伙人王钊和侯永镇也半蹲在地上,满脸疲惫,声音沙哑,手底下还不停地捣鼓着。这是6月的一天晚上,在青海青年创业园办公大楼里,青海风歌农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三个年轻人忙着组装调试他们自己研发设计的无人多旋翼飞行器,以期尽快完成一个大订单……

  2009年6月,共青团青海省委按照关于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要求创立了青海青年创业园。经过五年时间的发展运营,目前,青海青年创业园已成为青海省内规模最大、配套最为完善、孵化服务功能最全面的青年创业企业孵化基地。截至2014年,园内累计孵化企业124家,年实现产值2亿余元,园外孵化企业524家,全省各地建立54个青年创业就业工作站,一批较早进入园区创业的民营科技企业,已经发展成熟并开始进入产业化发展。

  “那时候,为了创业已经把工作给辞了,为了筹集资金又把房子卖了。退路是想都不敢想的,往前走又不知怎么走下去。”就在苏振涛几乎绝望的时候,大通团县委的干部建议他去青海青年创业园看看。虽然已经是两年前的事情了,当说起个人创业之初的艰苦经历时,苏振涛还是一而再的停顿下来,努力让眼眶中泪水褪回去。

  苏振涛直接找到了创业园负责人,对方很干脆,两个来回就把事情定了下来,青海瑞贝现代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被列为创业园园外孵化企业。很快,公司通过了全省规模化养殖场认定,还挂上了“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的牌子,苏振涛本人也得到参加农业部、中组部培训班的机会。

  “进了团省委办的创业园,就感觉自己像找到了家一样。我们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组织、有依靠了。”同样的感觉也可以从青海鸿源水务公司法人代表熊生伟的言谈中找到。进创业园之前,很多单位不信任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嫌弃他连个资质都没有,设计方案也经常被人批驳的一无是处,但从2009年起作为第一批扶持企业进入青海青年创业园后,熊生伟的境遇很快就发生了改变。

  “感觉自己的腰板一下子硬梆了。出去谈业务,说我们是创业园的公司,人家就觉得我们是正规的公司,很重视。施工资质也很快就申请上了。”

  在青海青年创业园一楼绝佳的位置上,有一个“希望之星办公室”,十四张免费的办公桌,代表着十四个被称为“小不点”的公司。在这个办公室里,只要你有创业的梦想,哪怕只是想开个网店,就可以免费得到一台电脑来办公。如果公司发展起来了,还可以“高升”到楼上单独的办公室去继续扩大业务。 而就是这样一张电脑桌,成就了不少年轻人的创业梦。普众非遗文化的嘉登旦巴、欧宝特电子公司的唐振华、雨林园林公司的王有岩等等,这些白手起家的创业青年们,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借助青海青年创业园这个平台,在各自的行业中迈开了坚实的第一步。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孵化一个企业、培养一个企业家,是一项系统的、浩瀚复杂的工程,绝不是简单的提供场地、讲解政策、解决资金就可以搞定的,而需要建立一整套服务体系和保障机制,更需要从培养创业能力、树立正确的创业理念、紧跟时代发展转变创业思路等方面练好扎实的“内功”。在这方面,青海青年创业园的导师团计划等服务措施让创业青年们受益匪浅。

  雨林园林公司的王有岩被冠之以青海青年创业园第一批孵化成功企业家的名号,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是一个整天说不上三句话的内向青年。改变源于进入创业园后遇到导师关景武,他是当时的青海红人创投集团的董事长。2009年8月,正在办公室电脑上打游戏的王有岩被关景武抓了“现行”,生气的导师命令他弄懂公司“CEO”的定义,然后去找他。王有岩照做了。关景武又布置给他一个作业:把自己认识的所有领导列个名单,按职务高低逐一去敲对方办公室的门。王有岩还是照做了。于是,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自己说话利索了,也敢在众人面前发号施令了。

  “性格变得开朗很多,跟客户交流的能力一下子提高。后来我还根据导师的建议调整了创业思路和方向,公司很快发展起来,到现在资产超过百万了!”对此,白佶斌也是深有感触。自去年11月进入创业园后,他很快成了青海青年创业园孵化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向东经常“批评”的对象。结果是,白佶斌比同龄人更努力,入园不到两个月,风歌公司的多旋翼无人喷施系统一举拿下第三届青海青年创业设计大赛冠军。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青海在许多传统产业上并无竞争优势,这一点也直接影响到青年创业的导向,针对这个现状,青年创业园在政策引导、资金倾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已经成为青年创业者的共识,立足省情,发展特色,已成为省内青年创业的主要导向。吉美才让出身藏医世家,又在沈阳药科大学接受过系统的医学教育,然而苦于资金短缺,自主创业的理想始终无法实现。2009年7月,利用青年创业园为他申请的20万元小额贷款,吉美才让在海北州创办了夏格尔生物医药公司,目前公司每年盈利都在百万元以上。

  来自湟源县的藏族姑娘李钰玲靠着青年创业园提供的启动资金,在家乡开办了自己的玉店。短短几年,李钰玲东去北京,南下深圳,将自己的产品推销到了全国20多个省区。 2013年11月12日,青海青年创业园二期投入运行,一批创新型企业入驻并孵化,其中,无人机研发设计、动漫制作、青海旅游手绘地图等产业填补了青海省高新科技企业的空白。

  据不完全统计,青海青年创业园园外园内孵化企业已为社会提供数千个就业岗位。据省人社厅人力资源市场处处长郭广霞介绍,2014年,我省省属应届毕业生将达到1.41万人,加上省外高校毕业生返青4000人,往届沉淀2700人,全省有近2.1万名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

  “创业是就业之源,因为创业不仅仅能够实现自我就业,而且还具有倍增效应,一个人创业可以带动若干个人就业。今后青海青年创业园应该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在创业带动就业方面做大文章。”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丁忠兵说。据了解,今后,青海青年创业园将以建设一流园区为目标,在拓展发展空间、招商引企和培育产业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成为高科技人才、项目、企业汇聚的专业孵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