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宣传《青海省公民道德规范读本》座谈会发言摘登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工作。中共中央于2013年12月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据此,省文明办颁布了《青海省公民道德基本规范(试行)》,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近期,省文明办又编辑出版了《青海省公民道德规范读本》,并围绕《读本》召开了座谈会。来自省垣各界的专家、教授、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以“深入学习《青海省公民道德规范读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进行了座谈交流,大家从不同角度,结合各自工作学习实际,畅谈了认识和感受,并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意见。本报就座谈会发言摘要刊发,以飨读者。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省总工会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吕 华
从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4月28日在同全国劳模代表座谈时强调中,我深深感触到在职工中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公民道德规范教育,是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关系到全民共同思想基础的切实巩固,关系到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工会工作息息相关。那么究竟如何去行动,我想谈一下自己的一点粗浅的认识。
首先,我们要努力成为终身学习的模范。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认真学习做好本职工作所必需的一切知识和业务技能,用工作实践丰富人生经历。其次,我们要努力成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立足本职岗位,做到对上负责、对下负责、对己负责。第三,要努力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在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第四,要努力成为遵纪守法、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模范。抵御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抵制歪风邪气,勇于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作斗争,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第五,要努力成为创造一流工作业绩的模范。所有劳动者,都要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在“三区”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当前,工会工作要顺应时代要求、适应社会变化,引领全省职工发挥主力军作用,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范遵守青海省公民道德规范。
加强《读本》宣传学习教育新闻媒体责无旁贷
青海日报副总编辑李学敏
省文明办组织编写的《青海省公民道德规范读本》正式出版发行,为我省社会公众学习理解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提供了一本易学易用的通俗读物。加强《读本》的宣传学习教育,新闻媒体责无旁贷,我们应该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凝聚优势、创新理念,更加全面、深入地引导舆论、有所作为。
一、媒体人要树立三个意识。新闻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只有做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始终如一地传递好“真善美”的时代强音。要树立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创新意识,巩固和扩大主流媒体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二、主流媒体要彰显价值追求。党报在党的新闻事业格局中,发挥着党、政府、人民“耳目”、“喉舌”的作用。要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一切以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为重,对新闻事业、对人民群众有真感情。媒体责任担当与传播主流价值观之间,存在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媒体只有正确履行责任、真正有所担当,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舆论导向,为公民道德建设做好宣传报道;另一方面,要在杂音、噪音干扰的现实中唱响主旋律,需要媒体练好内功、持续创新、不断发展,在体现价值、实现追求中更好地履行责任担当。
三、构筑学习宣传强大声势。让《读本》成为全省人民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追求,任重道远。如何让全省人民学习掌握《读本》内容,使践行《读本》要求成为自觉行动,把公民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学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等,都需要我们深入探索。为此,要唱响主流声音,加强报道策划,树立全媒体意识,以创新宣传方式实现有效传播,构筑学习宣传《读本》的强大声势。
引领团员青年争当学习践行《读本》的楷模
团省委副书记韩海宏
《青海省公民道德规范读本》的出版发行,对于进一步引导和动员全省广大团员青年认真践行公民道德规范,大力营造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的良好氛围,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青年思想道德建设,激发全省团员青年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认真学习读本核心内容,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理解。《读本》所涵盖和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属于共青团工作的职责范围,引导广大青年争当学习践行《读本》的楷模,是共青团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团员青年在实践中牢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各级团组织将按照公民道德规范要求,紧密结合中心工作和青年思想实际,广泛深入地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团员青年明荣辱之分,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在团员青年中蔚然成风,成为广大团员青年的道德追求和生活方式。
三、各级团干部带头树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观念,为团员青年做出表率。各级团干部将深入学习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切实掌握公民道德规范的丰富内涵,努力把握基本要求。加大工作力度,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青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切实让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广大青年中入脑入心。高标准、严要求,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用自己的模范言行为广大团员青年作出表率。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处处长张贵邦
目前我省有36万党员,分布在各行各业和各族人民群众中,组织好广大党员学好《读本》,对引领全省各族人民群众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激发全社会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提高认识,把学习《读本》作为提高自我修养和自身能力的方式。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形象,通过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来影响身边的人,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任务中。
二、学用结合,把深入学习《读本》纳入到日常工作和学习中。《读本》把个体在社会中的每个行业、每个角色、每个方面以及成长的每个阶段的“德”进行了梳理,并精心归纳,使整本书通俗易懂又不枯燥。所以在广大党员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将学习与工作的方方面面相结合。
三、精心组织,把学习贯彻《读本》不断引向深入。深入学习贯彻《读本》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统筹安排,突出学习重点,将《读本》纳入到党员干部的必读书目中,纳入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读书目中,锤炼党性,提高素质,自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学教结合,大力开展党员培训工作。组织党员学习时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通读文件与专题研讨相结合、学习理论与研究工作相结合,做到全面学、系统学、深入学。
五、多措并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的作用。利用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这个平台,拍摄、征集和购买一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电教片,并译制成多种语言上传至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和青海党建网,供广大党员观看学习。
有效提升我省公民的整体道德素质
省委宣传部宣传处副处长王青娟
《青海省公民道德规范读本》的出版发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推进我省公民道德建设特别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读本》出版发行是推动我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读本》从公民道德建设入手,面向我省广大干部群众,紧紧抓住并着力回答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我省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价值准则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读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必将最大限度凝聚人们的价值共识。《读本》把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涵盖了我省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针对不同人群、职业提出了不同要求,根据青海地域传统文化和群众生活的特点,贴近青海实际,突出了当前我省公民道德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很强。
第三,《读本》的出版发行是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省干部群众中感召力影响力的需要。《读本》坚持推进道德建设生活化,力争把公民道德建设渗透到群众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变为干部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为我省全体公民提供一个学习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通俗读物,这必将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入群众、走进生活、走近实际,有效地提升我省公民的整体道德素质。
深入推进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
省委教育工委高校思想政治处处长郭千里
《青海省公民道德规范读本》正式出版发行,为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扎实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拓展了新的渠道。《青海省公民道德规范》的表述极具概括性和针对性,《读本》通俗易懂的解读,对引导青少年学生深入践行公民道德规范,将发挥重要作用,要把学习《读本》作为加强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是要把《读本》作为在全体青少年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教材,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开展分类教学,把公民道德规范有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重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把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贯穿到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
二是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公民道德规范的内容有机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针对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发挥学校各类宣传媒体的作用,精心设计为学生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公民道德规范的感染教育。
三是广泛开展学雷锋、学习道德模范等道德实践活动,开展创新创造、爱心公益、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理解,培育和践行公民道德规范。
四是要高度重视师德建设。教师的道德示范在学生的道德养成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切实发挥教师道德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选树表彰教书育人的师德楷模,严格师德考评,引导广大教师做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以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教育影响学生,真正把学校建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高地。
注重“三个结合”抓好有效落实
省委党校哲学和社会学部主任吴玉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社会所有价值目标中处于主导地位,具有强大的指导和引导作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应在根本上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落实途径。在具体建设实践中,应注重从三个结合上做好相关工作。
一、抓好领导干部的带头践行与普通公民的日常履行相结合。领导干部对社会文明风尚、公民道德规范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的。首先,注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标杆作用。各级领导干部既需要在平常之时坚守职业、家庭、公共等各项道德伦理规范,又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弘扬善举,带头履行公民责任,必然能在普通民众中起到带动作用,产生示范效果。其次,做好普通民众履行公民道德的建设工作。从正面的意义上对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做出明确的要求,对一些不文明的言语行为,还应采取有效而又恰当的惩戒措施。
二、加大舆论的广泛宣传与日常生活的点滴要求相结合。媒体要充分宣传公民道德建设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反映新时期道德要求的新事物、新典型。还要积极开展舆论监督,有力地批评背离社会主义道德的错误言行和丑恶现象,形成具有正面效应的舆论导向。要学会抓住网络媒体的舆论导向,促使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稳定的道德文化修养。
三、促进内在的自觉自律与外在的约束机制相结合。公民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践行同样需要把自律的内在约束和他律的外在约束结合起来。道德自律具体是指人们行为的约束力和驱动力依靠理性、信念和道德良心,依靠内心自觉,而不靠外力强制。道德他律是一种依靠外部力量使人接受一定的道德观念和履行一定的道德规范。
不断激发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正能量
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和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高永宏
奋力打造“三区”,是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各族人民面临的战略任务之一。实现“三区”建设目标,完成“三区”建设任务,必须要凝聚起全省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以道德建设助推新青海建设,不断激发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正能量。而《读本》的出版发行适逢其时,必将成为“三区”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读本》为建设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发挥了凝聚共识、推动发展的道德示范效应。打造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不仅要有科学合理的战略思维和顶层设计、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还要有万众一心、团结拼搏的强大精神力量,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公民道德规范就能够提供这样的精神支撑。《读本》所概括的公民道德规范及其科学阐释,处处渗透着促进科学发展、全力打造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的正能量,为凝聚共识、推动发展起到了示范效应。
二、《读本》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提供了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念及其行为准则。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区,物质的力量固然重要,但精神的力量也不可忽视,其中,人的素质特别是思想观念往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读本》既有对历史长河的回顾,也有对现实状态的描述,更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从小处入手,从大处着眼,全面深入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道德规范和基本要求。
三、《读本》为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营造了平等团结、和睦相处、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道德文化氛围。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精神层面,挖掘、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总结、提炼、概括先进时代精神,是道德建设领域不容回避的一项重要任务。《读本》从不同层面归纳概括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道德准则,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建设营造了平等团结、和睦相处、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道德文化氛围。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读之作
省委讲师团团长郭云甫
《青海省公民道德规范读本》有四个突出特点:一是编写时机把握得好。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中办《意见》和我省《实施意见》的有力贯彻,为我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提供了“及时雨”、指路牌和方向标。二是富有理论色彩。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公民道德规范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基本要求、主要内容等,从理论层面阐释得全面、准确、形象、生动、深入、透彻,读后不感到枯燥,可亲可近,有助于全面把握公民道德规范的总体内容。三是实际操作性强。既有宏观,又有微观,大到紧密结合历史、国情、民族、宗教、法律、法规、民生、生态,小到紧密结合日常生活、工作学习、说话做事,实实在在地解读,清清楚楚地说理,有助于每一个社会成员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完善人格,更好地工作、生活和学习。四是编辑科学合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规范进行了进一步挖掘和诠释、细化和延伸,特别对不同的社会公众应具有的基本道德素养阐释得十分到位;既统筹兼顾、又突出重点,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自成体例,脉络清晰,语言流畅,文情并茂,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系统性。下一步,省委讲师团将以正在深入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把《读本》的学习宣传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宣讲力度,纳入到经常性宣讲中,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全省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激发全社会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发挥好自身作用。
实现伟大“中国梦”离不开“社氏家训”
《青海省公民道德规范读本》编辑蒲永彪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亿万人民群众精神抖擞正为着实现伟大“中国梦”而进行着坚苦卓绝的奋斗。也无需讳言,一部分人道德和道德感缺失,不断发生的无德行为正侵蚀损毁着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社会和我们伟大的事业。
由此想到“家训”。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在我看来,家训实际上就是一种做人做事的道德规范。由于中国古代政治、家治特别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修养递进关系,所以家训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十分独特的地位。像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在许多方面生动反映和记录了我国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以现代视角重新审视传统家训文化,虽然博大精深,涵盖励志、勉学、修身、处世、治家、为政、慈孝、婚恋、养生等方方面面,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传统家训文化仍然缺失一些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国家所倡导的理念,比如民族团结,比如民主科学,比如法治理念等等。同时,传统家训仅仅围绕“家”而“训”,还缺失公民、国家、民族和社会主义的维度。从培育现代中国人(公民)、实现伟大“中国梦”新的方向看,我们这个时代、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确实需要一部比较完整的科学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道德规范。可以形象地将这样的一部道德规范命名为“社氏家训”——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这样的一部道德规范应该既和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传,又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应当是当代中国人生活生存的道德规范经典。《青海省公民道德基本规范(试行)》以及《读本》基本做到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