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超额完成三江源二期工程年度目标任务 2018年完成投资9.2亿元
从省生态保护和建设办公室近日提供的一项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省共完成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项目投资9.2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先后实施了黑土滩治理、林木种苗基地建设、人工造林、草原有害生物防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等十余项项目。
为加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加快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2005年以来,先后启动实施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和《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通过退牧还草、禁牧封育、草畜平衡管理、黑土滩治理、草原有害生物防控等措施,三江源地区草原植被盖度不断提高,实际载畜量、退化草地面积持续减少,各类草地草层厚度、覆盖度和产草量呈上升趋势,草原鼠害危害面积大幅下降,大多数地区草原鼠害由重度危害转为中度或轻度危害,草畜矛盾趋缓,草原生态退化趋势得到遏制,严重退化草地生态恢复明显。通过实施封山(沙)育林、人工造林、现有林管护和中幼林抚育等措施,促进三江源地区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各树种郁闭度呈正增长趋势,工程区灌木林平均盖度增加,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逐渐释放。
与此同时,通过实施生态监测和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工程,运用通讯传输和信息化技术,实现了三江源地区环境、生态、资源等各类数据的高密度、多要素、全天候、全自动采集,形成了以“3S”技术为支撑、遥感监测与地面监测相结合的三江源综合试验区区域生态监测体系和监测技术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了“天空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体系和数据集成共享机制。
此外,还通过实施生态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能源建设、技能培训以及退牧还草、退化草地治理等生态保护工程,三江源地区生态优势正逐步转化为发展优势,通过设立草原生态公益管护岗位,拓宽了农牧民就业渠道,促进当地农牧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增收,农牧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