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沃起死回生进入中国 欲借SUV车叩开中国市场大门

20.03.2016  02:29

  “在德国还有51.8%的人认识这个汽车品牌,全球15个国家拥有它的俱乐部,现世收藏1004辆珍品老爷车。”宝沃中国(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陈威旭用几个数字阐述了这个仅比宝马晚三年诞生、消失半个多世纪的豪华车品牌——宝沃汽车。

  从2015年3月份在日内瓦车展上宣布复兴,到去年9月份首款车BX7亮相,再到今年量产车将于北京车展上市,宝沃在摊上“大款”北汽福田后,“起死回生“速度之快令人叹为观止。试问,产品规划和品牌营销启动都是在北汽福田2014年收购宝沃品牌那一刻之后吗?

  显然不是,宝沃(中国)公关及数字营销部执行总监果铁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宝沃能够这么快在中国落地,原因在于规划较早,其实该项目已经运作了七八年,2011年宝沃就确定了到2022年的产品规划。

  陈威旭向记者表示,到2022年,宝沃每年都将推出两款新车,共14款新车实现谱系全面布局。根据德国宝沃此前发布的计划,到2020年中期销售要达到全球50万辆的年销量,预计三分之二将来自中国。也就是说,2020年中国销量要不低于33万辆。

  仅凭过往年销量突破100万台、仅次于当时的大众和欧宝、占据着德国60%以上的出口份额、与保时捷并称为“赛道双雄”等历史业绩,宝沃能在中国市场杀出重围吗?

  德国宝沃汽车集团管理委员会主席、全球CEO华立新用“B-G-W全球战略”和“资源链合,互联共享”的全新商业模式来论证宝沃会成功。而陈威旭以中国人对德国造豪车的热爱、产品升级需要,及中国高速增长的SUV市场环境背书,认为宝沃的产品策略是切实可行的。

  思略特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彭波认为,五年内中国品牌格局差不多定下来,宝沃的机会是要在五年内冲到50万辆规模,关键要有爆款的设计和品质。

   宝沃曾为德系四强

   在鼎盛时走向破产

  在3月9日宝沃(中国)品牌及设计沟通会现场,陈威旭用116页PPT展示了宝沃进军中国的信心和发展前景。《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陈威旭PPT超过四分之一的篇幅都在讲述这个亟待复兴的德国品牌过去的历史。

  从1919年,世界汽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天才汽车狂人卡尔·宝沃在德国不来梅创建Borgward (宝沃汽车),到1950年宝沃汽车银箭赛道称王,争雄保时捷。随着宝沃一款款与奔驰、宝马齐名的经典产品诞生,1961年宝沃第100万辆车下线,领先同期豪华品牌梅赛德斯·奔驰与宝马,率先进入百万俱乐部。

  历经半个世纪的征程,宝沃成为德国第三大汽车制造商,与大众、欧宝、梅赛德斯·奔驰并称德系四强,占据着德国60%以上的出口份额,却非常离奇的于1963年破产。

  至于破产的原因,陈威旭并没有多说,但是他提到,宝沃的高管团队大多被奔驰、宝马、欧宝、大众公司引入,领先时代的技术成就奠定了德国汽车工业高速发展基石。

  今时再现的宝沃虽今非昔比,但仍吸引来自全球12个国家2300多名的工程技术人员,和16个汽车品牌的精英。华立新之前是“中国通”戴姆勒大中华区CEO,陈威旭之前是上汽通用凯迪拉克市场营销部部长。

   宝沃产品规划

   先于北汽福田收购

  今天的宝沃要做怎样一个品牌呢?它又靠什么来复兴呢?说起宝沃,不得不提它的“金主”北汽福田,早在2006年前后,北汽福田就开始委托相关机构在全球寻找汽车厂商,希望通过项目收购达成其发展乘用车的意愿,直到2014年与宝沃汽车达成合作。

  “宝沃能够这么快在中国落地,其实该项目已经运作了七八年,”果铁夫告诉记者,2011年宝沃就开始进行产品规划和研发。

  去年12月11日,北汽福田发布公告,福田汽车将独家以部分土地、厂房、设备等出资30亿元人民币在北京密云云西经济开发区投资设立北京福田多功能汽车有限公司(新设公司名称以工商登记为准)。

  今年2月26日,总投资超过47亿元的北汽福田宝沃项目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批复。一切准备就绪,宝沃未来将重点打造智能化生产体系以及物联网化的生产设施。“这将为实时响应市场变化以及客户个性化需求提供最大可能性”,陈威旭表示,“我们在北京的新工厂已准备就绪,这一基于工业4.0智能制造模式的智能工厂搭建了全球领先的平台化和模块化生产体系。一期产能最高每年16万台,二期产能最高每年36万台。”

  在品牌背书与品牌定位上,华立新阐述了宝沃“B-G-W全球战略”和“资源链合,互联共享”的全新商业模式。所谓“B-G-W战略”,是“宝沃品牌”“德国智造”“全球布局”的三点融合;“资源链合,互联共享”将以“产业链+”和“消费链+”为驱动原点,以大数据为工具,以资源链合为手段,实现人、车、生活的无缝融合,“我们的目标是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德国中高端汽车产品及互联化移动生活解决方案”。

   宝沃首发SUV能否抓住中国机会?

  根据德国宝沃此前发布的计划,到2020年中期销售要达到全球50万辆的年销量,预计三分之二将来自中国。完成如此的销量计划关键还在产品,从宝沃首款产品BX7可一窥究竟。定位于“德国宽体智联SUV”的BX7迎合了中国市场的需求,“宽体”依仗了1911mm的宽度,而“智联”靠的则是宝沃宝沃B-Link全知觉交互系统,该系统通过4G LTE网络连接实现包括系统、地图和APP在内的自动升级。

  “豪华车需求增加,预计到2017年高端价位的乘用车比重占到26%,其中SUV车型占乘用车总比重将由现在的30%提升至2020年的38%,”陈威旭表示。

  彭波认为,宝沃进入中国时间太晚,要想闯出一片天地,必须要有爆款的设计和品质,“给宝沃的时间只有五年,五年内自主品牌格局就差不多定下来”。

  有人质疑,已经消失半个多世纪的宝沃在传统造车技术方面还留有多少家底呢?即使宝沃“B-G-W全球战略”和“资源链合,互联共享”的模式也并不能消除消费者的疑虑。彭波认为,宝沃在吸引人才方面现在有个重要机会,就是国企限薪后,有大批骨干流失,宝沃挖些好人才,说不定产品研发可以提速提质。本报记者 王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