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作业”戳中爸妈们的痛点
这两天你的微信朋友圈被“家长作业”刷屏了吗?近日,一则浙江叫停“家长作业”的消息触动了家长们的心。微博上、朋友圈里种种吐槽声不断。为此,都市报官方微博1月12日发起“青海也存在家长作业现象,你怎么看?”的话题,引发网友热议。家长们共鸣:天天都得陪孩子做各种作业,真心太累。
家长被孩子作业绑架
网友你是我的依靠说:“每天下班回家特别忙,吃完饭,就赶紧陪孩子做作业,孩子做不完我也没法休息,精力都耗费在孩子的作业上,压力实在太大。”网友提拉米苏也吐槽:“到底该谁陪孩子做作业,已经成了我和丈夫每天争论不休的话题,被孩子的作业绑得死死的,都无法干自己的事。”
记者发现,针对“‘家长作业’,你怎么看?”的话题,大多数网友认为:“家长作业”应该叫停,长期和孩子一起做作业,孩子会有依赖性,会影响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部分家长认为“家长作业”有其一定的好处,“家长作业”能增加家长与孩子间的交流互动,能锻炼家长,也能锻炼孩子。
奇葩“家长作业”伤不起
提起“家长作业”,家住省城德令哈路的市民马女士很是头疼。她的孩子现在才上幼儿园中班,可老师每天都会发信息布置作业让孩子做。有些作业单靠孩子一个人根本完成不了,比如手工制作、查资料等,只能家长帮忙。
此外,有些五花八门的作业,让家长更是伤不起。制作手抄报、参与投票、亲子互动游戏……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作业,爸妈们犯了难。市民尤女士称,孩子今年上一年级,每天除了监督孩子做作业之外,还得检查、听写、签名,有的作业难度太大,家长只能硬着头皮动用各种办法解决。老师布置一些亲子互动作业的出发点固然是好的,但是也要考虑下家长的感受啊!
布置“家长作业”要合理
“家长作业”怎么布置合适?西宁市国际村小学教二年级的赵老师表示,要考虑布置作业的目的是啥,如果对孩子的发展没任何作用,而只是给家长做,那就没必要。这样的作业对家长而言只会成为一种负担。时间长了,学生也会产生依赖心理,家长在孩子作业中应该起到督促、支持与鼓励的作用,而不是让孩子在做作业过程中养成对家长的依赖。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家长作业”都应该彻底取缔,只是不要过于频繁。赵老师说,比如智力游戏,文图并茂更易于孩子们接受,大人可以带动孩子激发学习兴趣,开拓思维,一学期顶多搞一两次就可以了。还有让低年级孩子给家长讲故事,这样的作业并没什么不妥,可以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但也不宜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