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古骨龙城
公元1115年(北宋政和五年),宋王朝与西夏发生交战,这次战争的结果是北宋占领了西夏的古骨龙城。第二年,古骨龙城改名为震武城、震武军城。此后数年,宋夏之间战争不断,靖康末年,震武城又回到了西夏的手中。
多年来,关于古骨龙城的具体位置,史学家们众说纷纭。有专家认为,古骨龙城就是位于我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境内的克图古城。
张生寅,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研究员。多年来,为了考证古骨龙城的具体位置,他曾数次考察克图古城。
门源县地处冷龙岭和达坂山对峙的峡谷中,这里南接河湟谷地,北连河西走廊,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兵家必争之地。
在门源县境内,分布着很多大小不等的古城,克图古城的规模不算最大,它位于东川镇,距离门源县城大约30公里。
古城如今只留下一些残垣断壁,有村民居住在古城内。古城的部分墙体,被村民利用成了庄廓院的院墙。
天禧通宝成断代依据
关于古骨龙城,史书中的记载很少,仅在《宋书·地理志》和《宋书·夏国传》中有零星记述。
《宋史·地理志》记载,震武军城大致在湟州以北的地带,就地理位置而言,克图古城符合这一条件。
史书还记载,震武军城附近有好几座古城和古堡,门源县境内的门源古城、沙金城和18公里古三角城与克图古城都相距不远,经考证,这几座古城形制相同,有可能是同时期的。
多年前,在考察克图古城的时候,专家还曾收集到一枚出土于克图古城的“天禧通宝”。在我国历史上,仅有宋真宗赵恒和辽末耶律直鲁古使用过“天禧”的年号,其中辽国的势力并没有到达过门源。据说,还有人曾在克图古城中发现过瓷瓶和瓷碗等宋代文物,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文物都已遗失。
在门源,很多老百姓口耳相传,都称克图古城为震武城。据此,我省很多专家认为克图古城就是宋代的震武军城。
古骨龙城的另一说
学术界也有人认为,古骨龙城是位于甘肃省永登县的连城古城。张生寅也曾到过连城古城考证。
连城古城依山傍水,北靠享堂山,截断大通河谷东岸原本险要的北上瓶颈山路,西南濒临大通河。古城分为山城和川城两部分,总面积约十八万平方米,城墙多已毁损,如今只有川城部分城墙保存较好。
张生寅认为,就地理方位而言,连城古城也符合《宋史·地理志》中关于震武军古城的记载。
据史书记载,震武军城临大通河而建,对面还有一座古城与它遥遥相望。在连城古城隔大通河的对面就有一座古城遗址。这一条件,克图古城却不太符合。
“克图古城隔河相对的是峻峭的照壁山,照壁山附近目前并没有发现其他古城遗址。”张生寅说。
关于连城古城的身份,当地也有文物佐证。1989年,有学者曾在连城古城附近的石壁上发现了一处摩崖石刻,摩崖石刻的内容是北宋宣和年间,陕西路提点刑狱公事郭传师,巡按震武军返回时所凿刻的五言诗。这块摩崖的发现,证明震武军城的位置应该离这里不远。
在摩崖不远处,人们还曾发现有大型“乱人坑”,坑内遗骸全是成年男性,部分遗骸的颅骨上有明显锐器伤痕,坑内出土了许多铁箭簇和宋代钱币,有专家考证,这里很有可能就是一处宋代的战场遗迹。
张生寅认为,克图古城是连城古城的说法更为可信。
张生寅说,北宋的势力范围拓展到了河湟地区后,受到了吐蕃和西夏军队的抵抗。当时,宋军曾两次占领河湟地区,但很快就被逼退。而且,就两座古城的地理方位看,震武军城在连城古城更符合当时宋夏两国的交战形势。
“克图古城在湟州西北约170公里处,既远离宋夏的交界之地,又与宋军进击西夏的军事战略不符合。”张生寅说。
在古代,交通条件也是行军作战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史书记载,公元1115年,由刘法带领的军队有15万人,之后占领了古龙骨城。
“如今,从民和到门源,有民门公路畅通。但是在当时,大通河谷中既无公路,又有水流湍急、峭壁峙立,实在不具备15万大军和补给通行的条件。反观连城古城,就容易许多。”张生寅说。
城为唐代遗物?
如果克图古城不是震武军城,那么它又有着怎样的身世?为了得出答案,张生寅做了许多考证,他认为,克图古城并不是宋城,而是唐城。《青海古城考辨》记载,克图古城以及它周边的门源古城、沙金城、18公里古三角城应属同一时期的建筑。
张生寅说,从几座古城的分布来看,四座古城自东南至西北沿浩门河河谷排列,大多位于河谷交叉处,他们互相呼应,互为屏障,很像一道绵延于浩门河河谷的军事防御线,很明显是大规模军事战争的产物。
翻查历史典籍,在门源地区发生的大规模战争是隋朝与吐谷浑之间的战争和唐代与吐蕃的战争。
“隋朝在门源筑城的可能性很小,《隋书》对隋炀帝西征吐谷浑的记载非常详尽,却没有一个字提到过曾在门源筑城。后来,隋炀帝设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有两郡在青海,但都不在门源境内。吐谷浑虽在一段时期内统治过门源地区,但门源并不是他们的统治中心,所以在门源修筑城池的可能性也很小。”张生寅说。张生寅认为,克图古城的修建年代最有可能是在唐朝开元和天宝年间。
门源是扼守河西走廊的重要关口,因此唐开元和天宝年间,唐蕃双方在门源地区展开了长达二十年的激烈角逐,筑城建堡非常有必要。
从克图古城的筑城特点也能看出一些端倪。张生寅介绍,在我省和甘肃等地区有许多已经考证确认的唐代古城,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筑城时,在墙壁中加入了穿木(也叫栣木),以便让城墙更加坚固,随着历史的演进,穿木逐渐腐朽,成为了一个个圆形的穿木孔。在克图古城的残墙上,一个个穿木孔清晰可见。
唐以后,克图古城渐渐失去了军事价值,但仍被使用。特别是到了北宋时期,因为西夏对河西走廊严格的管控,阻碍了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的畅通,因此很多往来于北宋和西域的商人及使者都选择绕道丝绸之路青海道。
张生寅说:“克图古城正好位于丝绸之路青海道支线西平张掖道上,往来商旅络绎不绝。克图古城中的‘天禧通宝’很有可能是途经此地的使者或是商旅遗留下来的。”
至于克图古城到底是唐朝修建的哪座古城,因为史料不足,一时还难以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