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湖育鱼:保护复合生态共生体系中的纽带
迷人的青海湖,直视湟鱼洄游奇观!
6月23日,央视直播的《湟鱼洄游季探秘青海湖》第二季新闻报道播出后,把关注高原珍稀物种和青海湖复合共生体系的生态影像,如涟漪般传播开来,不禁令三十多年来为之付出努力的青海人感慨满怀!
一个梦幻般的青海湖,揭去面纱露出真容,意味着跨越过一段漫长的时空纵轴,青海人有足够的底气来向全国人民晒晒我们在生态保护上所取得的一些成绩。如此,我们才葆有了青海湖鱼翔浅底、百鸟酬鸣的景象!如此,我们才没有让青海湖变作一湖死水,让鸟岛变作一座荒岛!刚察县宣传部部长杜东在直播现场感慨道。
青海湖典型而独特,孕育了丰富而珍贵的动植物资源,被誉为“天然的高原生物基因库”,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加入《水禽栖息地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的保护区之一、国际重要湿地之一。
相关研究表明,青海湖的生态系统是由高原湖泊水体、岛屿、河流和湿地构成的,表现为“水生生物—鱼类—鸟类—草原”复合生态共生体系。其中湖泊是鱼类栖息和繁衍的水体,湟鱼是纽带和食物链的主要环节,处于核心地位,是这个共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指导性物种。湟鱼资源量的衰减,会直接危害到鸟类的迁徙、繁衍和生长发育,影响到湖区候鸟的数量和组成结构。
青海湖流域涉及我省3州4县24个乡(镇)4个农(牧)场147个村,上世纪50至70年代,由于过度捕捞,青海湖湟鱼资源量急剧下降,导致复合生态共生系统食物链的断裂,对整个生态系统构成重大威胁。《大湖断裂》的生态悲剧,催醒了懵懂的环保意识,对于自然,所有幼稚的幻想都是悲剧。
为保护青海湖湟鱼资源,修复青海湖复合生态功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省政府先后5次实施封湖育鱼。其中最近的第五次,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实施零捕捞政策。
省渔政管理总站站长何晓林介绍道:“过去,打捞湟鱼成本低、利润高,受利益驱使,加之偷捕者法律意识淡薄,湟鱼偷捕屡禁不止。现在打击和处罚力度加大,偷捕者明显减少。”
近年来,在加大退耕还草力度的同时,青海省封湖育鱼,给湟鱼充分的休养生息,还加大了湟鱼人工孵化技术攻关、产卵场地的建设、人工增殖放流、渔政管理设施的投入,以及对青海湖水资源的监测力度,使青海湖裸鲤资源量逐步恢复。
据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最新监测,2014年底青海湖裸鲤资源量达到45000吨,增加近6000吨,12年间增加了17倍多,是近年来青海湖裸鲤资源量增长最快的一年,裸鲤资源得到有效恢复。更为可喜的是,青海湖鸟类种类也在增多,1989年有164种,1995年有189种,2014年已达220多种。
行走在环湖村落,“爱我青海,保护湟鱼”的横幅随处可见。牧民多杰做了5年的义务护鱼员,他说:“这是我的家园,青海湖就是一个大鱼缸!”在场的所有人沉默了。
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是青海湖渔业保护重要区域之一,拥有80%的湟鱼产卵河道。在沙柳河畔渔政管理站灯光昏暗的帐房中,站长拉加才仁告诉记者:“管理站1990年建立,主要任务有两个,保证泉吉湖和湖中的鱼不受任何形式的破坏,保证偷捕者在冰层上的人身安全。夜间有时蹲守,有时在路边堵截;白天入户走访,发放警民联系卡。”
“看到湟鱼资源量每年在增加,青海湖面在扩大,心里很是高兴。”拉加才仁告诉记者。
“以前靠捕鱼养家糊口、补贴家用,现在我们的观念转变了,不再去捕鱼,开始发展牛羊育肥和‘农家乐’了,日子过得比以前更红火了。”红山村村民王得发说。
在刚察县,像红山村这样的“捕鱼村”有四个,现在捕鱼行为已基本杜绝。可喜的变化是,公安机关上湖进行清网行动时,当地群众还自发组织来配合。
青海省裸鲤救护中心主任史建全介绍,从2002年到现在,青海省渔业部门连续14年开展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活动。裸鲤救护中心每年培育的人工育苗达700万尾,截至目前,放流鱼苗数量达8350万尾,人工增殖放流对青海湖裸鲤资源增加的贡献率超过20%。
“投资1000万元的青海湖裸鲤工厂化苗种培育车间将于今年年底建成。项目建成后,每年人工育苗达到1100万尾。”史建全说。
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介绍,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封湖育鱼、人工放流以及加大制止偷捕力度等措施的成效非常明显,青海湖裸鲤资源量已在逐年恢复。
根据封湖育鱼工作形势,每年都会开展湟鱼资源保护宣传月活动,针对不同群体,通过文字材料、图片材料、通告、横幅、万人签名、公益广告、短信、电视、报刊、网络等方式向全社会宣传保护青海湖湟鱼以及保护湟鱼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深入村庄、农牧户、餐饮店以及市场、学校、旅游景点、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等,刚察县政府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音相结合的方式发起集中的宣传攻势。
推进《渔业法》和《刑法》两法衔接,对涉嫌犯罪的渔业违法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增强震慑力,形成农牧渔政与公安、工商、环保、水利、交通等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形成整治取缔非法捕捞的强大合力。
通过多年来加强青海湖渔业资源保护和实施人工增殖放流双管齐下,裸鲤资源蕴藏量从2001年的2592吨增加到2014年的45000吨,13年中,湟鱼已经增加17.4倍,达到原始蕴藏量的14%,裸鲤群体数量得到逐步恢复。特别是自2002年开展裸鲤增殖放流以来,每年向青海湖投放鱼苗700万尾,现已累计向青海湖投放裸鲤鱼种8350万尾。
随着湟鱼数量的增多,也使青海湖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目前湖泊水位比2001年升高90厘米,湖泊面积增大250平方公里。鸟类数量也从2000年的164种、5万只增加至212种、30余万只。在青海湖畔形成了鱼鸟共生的和谐生态景象。
生态系统充满神秘与奇妙。
在青海湖湟鱼大规模洄游季节,候鸟集中繁殖的季节也开始了。候鸟蜂拥而至、伺机捕食。食物显得匮乏,鱼鸥开始冒险偷其它候鸟的蛋和刚孵出的鸟儿。
而青海湖里特有的湟鱼此时恰巧汇聚于此。艰辛洄游产卵的湟鱼,成了在青海湖繁衍的夏候鸟们共同的“主食”。
在鸬鹚岛,成千上万的鸬鹚喂养幼鸟。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岛保护站站长李英华说,在食物缺乏的情况下,鸬鹚会选择喂养身体相对强壮的幼鸟。
“有了湟鱼,才有生机勃勃的青海湖鸟岛。”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调研员何玉邦说,“青海湖是鱼鸟共生的生态系统,像普通鸬鹚、鱼鸥、棕头鸥的主要食物是湖中的湟鱼,湟鱼资源量的衰减,会直接影响这些鸟类的迁徙、繁衍和生长发育。而青海湖特有的草原生态和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较为简单和脆弱,稳定性差,一旦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将导致系统严重破坏且难以恢复。”
从2005年开始,青海湖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成为了我国的一项重点生态工作,2008年启动的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总投资15.67亿元,工程范围覆盖整个青海湖流域刚察、海晏、天峻、共和4个县25个乡镇,130个村(其中流域内60个村,跨流域70个村),总面积2.96万平方公里。
根据规划,将在环青海湖流域内实施天然草地退牧封育85.47万公顷,湿地保护27.66万公顷,重度沙化型退化草地治理9.15万公顷,黑土型退化草地植被恢复9.11万公顷,毒杂草灭治33.86万公顷,草原鼠虫害防治130.24万公顷,沙漠化土地治理3.94万公顷,生态林建设3.44万公顷。同时,对环青海湖流域的881户、4157人进行移民,减少各类畜牧量折合近100万只羊,整治布哈河等6条入湖河流200公里,并拆除了石乃亥水电站。
经过近10年的不懈努力,现在,青海湖及周边生态环境呈现持续良性循环的发展趋势,最新数据统计显示,青海湖及周边湿地总面积在2010年至2013年间,累计增长了141.10平方公里,青海湖湖水面积也由2004年的4190平方公里增加到2013年的4340平方公里。
而实施大面积退耕还草、退牧还草以来,环湖地区植被也有了明显恢复。最直观的感受来自生活在青海湖景区的牧民,他向记者详细描述了青海湖畔人工种植植物的过程:“树根是被包起来的,里面有土壤、营养液和其他肥料。当植物适应了这里的气候、土壤条件时,植物的根就会慢慢长出根须穿透包装,扎到土地里,这就表示植物种活了。”他说,别看路边的沙棘丛只有60多厘米高,但它们已经生长了10年。所有人共同的努力终于在抑制青海湖流域沙漠化蔓延方面收到了成效。
据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调查统计,前来青海湖歇脚的鸟类从上世纪60年代的69种已经增加到了今年的220多种。漫步湖畔,碧水蓝天,水鸟翱翔,鲜花盛开。
海子的梦想,湟鱼的洄游,人类同样在经历着一场洄游,今天,我们是观众,未来,自然是见证!(姚斌)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