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山下的沧海桑田

10.01.2019  09:33

  青海新闻网讯 冬日的将军山积玉堆琼、山巅横卧,山下的海峰村宁静祥和、美丽富饶,有“神奇天路”美誉的青藏铁路,穿过这个美丽小村后,便越过一望无垠的草原,向西而去。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初到现在发生的变化,要我说那只能用翻天覆地四个字来形容”。说起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变化,海晏县三角城镇海峰村村委会主任孙彦昌满脸欢喜。

  在孙彦昌的记忆里,改革开放初期,村民出行走的不是路,是“槽”。之所以说“槽”是因为这是牛马牲畜在草原上行走,踩踏出来的约30厘米宽的凹槽,这是那时候人们走的路。出行基本靠两条腿,从村里到县城大约10公里的脚程,到县城办事基本上一天时间就耽搁了,如果遇上雨雪天根本就出不了门。

  后来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凹槽”变成了土路,土路变成了砂路,砂路变成了现在的水泥硬化路和柏油公路,出行的交通工具也从两条腿变成了自行车、摩托车,又变成了现在的小轿车和城乡公交,进城像是去邻村一样方便。

  过去,由于物质匮乏,村里许多人家里只有一间土房,一间小屋几乎承担了厨房、客厅、卧室等所有功能。“海晏晚上的风很大,吹得木窗上糊的纸片直响,闹得人睡不踏实。改革开放后,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村民家开始盖瓦房,条件慢慢好起来了。”孙彦昌说,海峰村实施了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后,原来的土房、瓦房都变了模样,村庄规划合理,房屋一排排整整齐齐,家庭所需的功能房一应俱全,还加上了防震减震功能,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土暖”(小型家用锅炉)。

  说起改革开放前村里人医疗条件,孙彦昌向记者介绍起了“赤脚医生”。他说,这个称呼可能只有村里的老人才知道,那时候一般的疾病基本靠“赤脚医生”救治,除了大病、重病很少有人到县城上看病,加上医药费都是自费,看病就医就更困难了。现在不一样了,感冒发烧到村卫生室或者直接给村卫生室医生打电话上门诊治,一般性疾病去县医院,大病重病直接到省会西宁去治疗,而且有医疗保险、大病救助、临时救助等保障性措施,看病不再是难事了。

  下午五时,海峰村广场不远处,响起幼儿园下课铃声,广场上休闲健身的老人们朝着同一个方向,准备接小孙子放学。上小学初中的孩子都在县上,吃住不花一分钱。以前孩子上学,开学前几个月家长就得“搭凑”学费,学生去学校的时候必须把清油、面带好,到了学校大家统一吃饭,要是在冬天还得把自制的羊毛的“袖筒”带上,空旷的教室里30多个学生就围着一个小火炉,手冻得笔都拿不稳。

  那时候,忙忙碌碌一年,村里气氛最热闹的时候就属过年了,其他节日基本上不过。现在除了过年,还有端午节、中秋节等各种节日,过节除了有好吃好喝的不说,还有文艺、体育竞技等各类表演。每天傍晚,村里可就热闹了,文化广场上音乐响起,村里的妇女们兴高采烈跳起广场舞,等到天黑才悠然回家。

  听了孙彦昌的一番话后,海峰村委会的会计李德仓也打开了话匣子,“跟以前相比,现在的人就一个字——忙。以前,大家忙完地里的活,侍弄好家里的牛羊,都喜欢蹲在墙根子下拉家常。现在的人可不一样,有出去打工的,搞特色养殖的,开农家乐的,大家伙的时间都安排满了,忙着挣钱致富,腰包鼓起来了,精气神也和以前不一样了。”

  随着国家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海峰村摘掉了原来贫困村、后进村的帽子,实现了全村31户104人的脱贫任务,村集体经济“破零”,年收益达到了19.2万元。

  改革开放初期,海峰村出门打工的村民几乎为零,收入全靠牛羊,人均纯收入不到200元。到2018年初,该村出门打工的人数占全村人口的60%,收入来源有牛、羊、芦花鸡、生态猪等特色养殖和打工所得、生态补助等,人均纯收入达到了现在的7125.36元。

  村里的党员活动室宽敞明亮,干净整洁,过去在村支书家里煤油灯下或者田间地头开会的场景已成了记忆。随着普法的深入和村内监控设施的完善,村里的风气越来越好了,大家开始关注国家政策,重视子女教育,思想观念越来越先进了。

  改革开放40年,沧海桑田,将军山下这个美丽的村庄,脱去了她原来破旧的外衣和落后的风貌,踏上新的征程,海峰村村民也褪去了原来的“庄稼人”形象,开始以崭新的面貌和饱满的精神走向了新的生活、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