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敬老爱老 西宁这样做

04.10.2022  09:22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为老年人家庭安装卫生间无障碍器具;为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补贴;为60岁以上特困老年人和80岁以上社会老年人提供亟需的助餐、助浴、助医等服务;为阿尔茨海默症病人发放“黄手环”……点点细节,温暖人心。这是西宁市城西区文汇路街道文亭巷社区的“爱老日记”,里面有爱老新举措,也有爱老为老的新成果,这也是西宁市尊老敬老爱老的一个缩影,彰显了西宁市推进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成就,多样化的暖心服务让西宁老年人生活幸福极了。

   织密织牢老有所养“安全网”

  记者从西宁市老龄工作委员会获悉,目前,西宁市60岁以上老年人有35.42万人,65岁以上老年人有24.97万人,如何让这些老年人安度晚年?西宁有答案。

  西宁市加强了各项制度衔接配套,养老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年发放养老保险待遇113亿元,领取人数36.26万人,切实保障了参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着力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全民参保计划有效实施,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83.66万人,参保率巩固在95%以上;将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1.18万名老年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施分类施保,实现应保尽保;将困难老人、高龄老人作为养老服务的重点,由专业社会组织提供助洁、助医、助浴、助行等服务;对60岁以上老年人建立意外伤害保险政府补贴制度,2021年全市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362万元,赔付金额达368.58万元,切实提高了老年人及其家庭抗风险能力。

   老年人多样化服务“众口不难调”

  如何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如何提升老人防诈能力?如何保障老年人出行?如何智慧养老……西宁一系列的举措有温暖有亮点。

  截至目前,西宁市建成819个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幸福食堂和农村老年之家,形成了覆盖“15分钟”养老服务网络,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养老服务;积极推进幸福食堂建设,形成“五级助餐网络”,建立老年人用餐补贴,有效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投入资金1100万元为62个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购置康复理疗设备,并引入专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养照护一体服务;积极开展无障碍设施建设,公共建筑无障碍环境改造率达90%,主城区内过街天桥全面完成无障碍设施改造;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并重点针对失能、高龄老人开展上门诊疗服务;投资0.6亿元建成“12349”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建立大数据的统计分析决策机制,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志愿者服务、心理咨询及24小时紧急援助等服务。

   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未来可期

  构建老年友好型城市,不仅要让老年人“医食无忧”,更要深入关怀他们的精神世界,还可引导他们保持老骥伏枥的心态,发挥“夕阳能量”,创造社会价值。

  西宁市将围绕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建设,着力在宜居宜乐环境上下功夫,深入推进老年友好城市建设,建成5个国家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全力打造各族群众高品质生活标杆。

  目前,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一年可免费乘坐城市公交车240次;全市公园免费开放,收费性景点优惠对老年人开放;重点支持老年人居住比例高的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政府补助8250万元为56个老旧小区加装电梯310部;10家单位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18人获得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评选市级孝老爱亲类道德模范15人;投资0.58亿元建成全省首家综合性老年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专业、个性化的服务;组建30万人次的志愿服务队,为老年人开展志愿活动10万余次,每年开展为老服务活动500余场次;疫情期间,对1.1万名独居、空巢老人电话回访实现全覆盖,敬老爱老尊老的社会风气日益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