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庄折射海东农村大变迁
海东作为进入青藏高原的第一站,是河湟文明的发源地,是全省最大的农业区,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在这片土地上延续了数千年,农耕文化早已渗透到了每个河湟人的血脉中,农业生产也主导了国民经济数千年,全市各类农作物占到了全省的“半壁江山”。生活在海东的178万各族群众中,123.67万人是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1.9%,占全省农业人口的35.9%。可以说,海东每个地区、每个民族、每个个体身上都少不了那份独有的乡土气息,即便是每天生活工作在城市的人群,绝大多数人的内心深处总会潜藏着某个“小村庄”。
从砖瓦土房到高楼林立
在改革开放浩浩荡荡的40年里,小村庄的巨变往往最能凸显发展的伟大成就。海东市化隆县扎巴镇东拉卡村属于国家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距离最近的乡镇扎巴镇有20公里。从村子上空俯瞰,村民住房依山形上下错落而建,地形地貌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地洞地坑遍布全村。如今,村庄整体搬迁到了扎巴镇,村民住进了新型社区,漂亮的楼房里水、电、暖、宽带、硬化路齐备,卫生室、文化室、活动广场应有尽有,原有的土地还是自己使用,村民的心里乐开了花儿!”
东拉卡村不过是海东众多贫困小村庄的一个典范。在海东市,有不少村庄从没有通村公路到一条条“四好农村路”穿境而过,从一片片砖瓦土房到家家户户住上漂亮的楼房,从一座座简陋的旱厕到逐村用上卫生清洁的卫生厕所……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近五年来,海东农村群众的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经营模式日趋多元化、增收致富渠道不断增多,这不仅是因为海东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将“三农”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更归功于海东广大农民的辛勤劳动、努力付出。
从土特产到品牌集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海东有100多万人生活在乡村,其生产水平、生活质量、富裕程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较高的分量。40年来,海东历届党委政府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生产和经营体系。
如今,海东已成为全省最大的农畜产品供应基地和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粮食作物产量占全省的52%,油料和蔬菜产量均占全省的40%以上。海东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至9723元,较2011年增长45%,较全省高出261元,以马铃薯、油料两大优势作物和以紫皮大蒜、乐都长椒、循化线椒等为主的10个特色品牌种植面积占总播比重的85%以上,增幅惊人。数据背后,反映的是不仅是海东农民富裕程度的提高,更是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在不断攀升。
回望过去,1978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置青海省海东地区,1979年3月,中共海东地委和海东行政公署正式设立。2013年,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海东迎来了撤地设市的伟大转折,170万海东儿女从此踏上了拥抱新时代的伟大征程。
展望未来,这五年,是海东历史上变化最大的五年: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基地的地位更加稳固;兰西城市群节点城市的功能日益凸显;“高新轻优”的工业产业布局更加明晰;城乡社会治理体系逐步完善;河湟文化大市的形象呼之欲出;山青水秀岸绿的宜居宜业城乡生态环境正在形成……
从小村庄到农村改革
改革开放40年,是海东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40年,是海东各族人民分享改革开放成果最多的40年。
1978年,海东全区地区生产总值2.27亿元。2017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6亿元,是1978年的192倍;1978年,农民人均收入为163元。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723元,是40年前的60倍。
从二牛抬杠到广泛推广使用现代化农业机械,从大田种植小麦、油菜和马铃薯到全膜覆盖技术的广泛应用,从千家万户在自留地种蔬菜到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不断涌现,从塑料温棚“百里长廊”到“黄河彩篮”等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成,海东农业走过了艰难漫长的探索之路。改革未有穷期,改革一直在路上。正是这些小村庄的勇毅前行,让改革和创新的血液始终在海东大地上流淌,推动了今日海东农村大发展。
在过去的40年里,这些小村庄都是海东农村改革的引领者、探路者,用实实在在的奋斗和付出书写了伟大的改革“奇迹”。在海东这片辽阔的土地上,这样的小村庄有1587个,各有特色,也各有底蕴。可以期待,倘若每个小村庄都能找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改革路径、最适合村民需要的致富路子,海东农村的未来将会何等繁荣、何等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