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布龙:把为民情怀写进百姓心里
9月25日,在“学习尕布龙精神践行‘三严三实’”座谈会上,西宁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奎、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主任杨牧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人民医院护士卓玛、新华社青海分社记者庞书纬、尕布龙的外孙女达什姐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尕布龙的故事。
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
“第一次见到尕布龙时,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脚穿一双胶鞋,就像个乡干部一样,完全看不到一点高级干部的影子。”这是尕布龙生前的同事、西宁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奎对尕布龙的第一印象,张奎说:“他带领我们上山干活时,头戴一顶草帽,身着一件蓝色大褂,像个生产队长,动作娴熟,在他高大的身躯和严肃的外表下,散发着他这个年纪难得的激情。”
1993年,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位置上退休后,已经66岁的尕布龙自告奋勇,担任西宁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从此,为了青海的绿水青山,他把全部心思扑在南北两山的绿化上。他曾说过:“党把我从一个放羊娃培养成领导干部,党组织信任我,让我把两山绿化好,我就要一心为党的绿化事业服务,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
尕布龙是西宁南北山绿化成功经验的开创者,也是这一具有西宁特色绿化模式的奠基人。西宁南北山绿化工程实施初期,他既当指挥,又当民工,一边统筹规划、把握全局,亲自跑项目、筹措资金、实施项目,一边具体抓点搞绿化。他起早贪黑,亲力亲为,日夜劳作。很多民工得知他原来是一位副省长时,不可思议的同时,也被深深感动了。4年时间,他亲自带领完成造林1000亩,栽植各类树木43万余株,成活率达到85%以上,提前完成了绿化任务,彻底改变了人们“南北山不可绿化”的观念。
“他在山上种树十多年,却从来没拿过一分钱的报酬。”张奎说,尕布龙始终以一个人民公仆和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是“三严三实”最忠实的践行者。他深知南北山绿化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提出在造林过程中不冒进,不蛮干,统筹规划,遵循先易后难、分层推进、以点带面的造林方法。他总结的这些方法和措施得到了林业专家的认可,并形成了长效机制,在南北山绿化中普遍推广并一直沿用至今。
对身边的人严对自己更严
“小杨同志,当我的秘书是很辛苦的,你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主任杨牧飞曾担任尕布龙秘书,尕布龙和他的这句谈话,至今让他记忆犹新。
杨牧飞说,尕布龙对身边工作人员要求特别严格,从来没有利用职权为身边工作人员在职务晋升等方面打招呼,经常嘱咐我们一切都要服从组织安排,更是叮嘱我们说:“你们不能打着我的旗号办事,一切事情都要按照制度办。”
杨牧飞清晰地记得,1985年,玉树发生特大雪灾,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抗灾救灾工作有序进行。当时省政府抗灾指挥部设在海拔五千多米的唐古拉山兵站部,年近六十的尕布龙坚守在抗灾救灾一线。由于高寒缺氧、工作劳累,尕布龙患上了严重感冒,糖尿病也犯了,他一边打点滴,一边指挥救灾工作。大家劝他赶紧返回西宁治疗,都被他谢绝了,他说:“这个时候我不能走,等群众都脱险了我再回去。”坚持了8天,所有群众都脱险后,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西宁,由于治疗不及时,落下了肺气肿的病。
家是闻名全省的牧民店
“小时候,在我的家乡哈勒景草原上传唱着一首“花儿”小调:‘省城有个好乡亲,他就是副省长尕布龙,他家是我们农牧民的办事处,一天接待的人无数。’”在海晏县人民医院当护士的卓玛说,小时候就听父老乡亲无数次地讲过“牧民店”的故事。
卓玛一家曾受助于尕布龙,“当年,我的奶奶、妈妈生病,都是尕布龙爷爷亲自送到医院的,而且他一有空就会到医院探望。”卓玛说,“我奶奶曾说,她住院一个多星期,又在西宁休养了三个月,都是住在尕布龙爷爷家。他家里每天都有很多看病的牧民,黄南、海北、海南的都有,甚至还有玉树、果洛的牧民。”
1971年,尕布龙当选为省委常委、省畜牧厅厅长时,省政府办公厅给他腾出一套住宅楼,但他坚决不搬,仍然住在畜牧厅家属院80平方米的4间平房里。他说:“我在牧区近20年,会藏语和蒙古语,找我的牧民很多,我可以给来省城求医、办事的藏族、蒙古族牧民当翻译。如果搬进省政府大院,大门口有岗哨,牧民找我就不方便了。”
杨牧飞说,尕布龙把自己住的4间平房用土坯隔成了5间半,半间当卧室,其余5间共搭了11张床,并用自己的工资购置了被褥和羊毛毡,免费为来西宁治病、办事的农牧民群众提供服务,成为闻名全省的“牧民店”。直到1988年,省政府办公楼和住宅区分开管理,住宅区不设岗哨,尕布龙才搬进了省政府住宅楼,同时把他的“牧民店”也搬了进去。据初步统计,他亲自送到各医院就医的群众达7000多人,他的家就是旅馆,就是候诊室、观察室,他就是通过这些方式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体察民情的。
严以律己成为后辈秉承的家风
“在尕布龙先进事迹采访、报道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震撼,是灵魂深处的洗礼。”新华社青海分社记者庞书纬这样总结他采写尕布龙新闻报道的过程。
“尽管在此之前,尕布龙一心为公、不谋私利的党员本色在青海早已有口皆碑,但真正来到尕布龙的女儿召果力家中,眼前的一切还是出乎我们的意料,整个房子只有80多平方米,家具都是上世纪90年代的。更出乎我们意料的是,目前召果力的户口仍在老家海晏县哈勒景乡永丰村,全家重要经济来源,是年过花甲的她与朋友一起开的馍馍铺。”庞书纬说,尕布龙几十年严于律己的坚守,如今早已成为后辈秉承的家风。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尕布龙对家人严,还特别表现在面对晚辈求学、就业,坚持不开任何“口子”。1990年大外孙报考中专仅差2分,向外公求助时吃了闭门羹,最后复读一年考上了卫校。最疼爱的小外孙女达什姐莉大学毕业后,尕布龙不顾身边人劝阻,坚持让她回到哈勒景乡工作。
爷爷告诉她:不要忘本
“我爷爷去世将近四年,但四年来,无论我走到哪里都能听到人们对他老人家的赞扬,作为他的外孙女,有这样一位受人尊敬、爱戴的爷爷,我感到非常自豪。”
在达什姐莉的眼里,爷爷一生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他在西宁的房子是单位分的,去世后就交给了单位,自己没有买房。家里也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沙发、凳子、餐桌都是从单位便宜处理的旧办公用品。不管是在海晏县还是在西宁,爷爷自己吃饭基本上不炒菜,早饭是酥油炒面,午饭是洋芋白菜,晚上吃面,能吃上点鸡蛋算是很好了。但家里病人多时,饭菜就和平时不一样了,煮点羊肉,包些包子,让来看病的农牧民有回家的感觉。”达什姐莉说,印象中的爷爷家就是免费吃住的“牧民招待所”。
达什姐莉说,“以往爷爷对我们的要求过于苛刻,我们也曾埋怨过,但当我长大成人,走上工作岗位才发现,一个人把一件事情当成一种信仰坚持一辈子该是多难,我懂得他经常说的‘不要忘本’。”
如今达什姐莉从青海大学毕业后应爷爷的要求回到家乡哈勒景乡工作,经历几年历练,已经是三角城镇党委副书记,能用一口流利的蒙古语为乡亲服务。(魏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