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体育局】我省加快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10.03.2017  14:37

  我省的群众体育始终坚持国家战略,全民健身已成为我省群众中的热词。

  2016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去年,我省出台了《青海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和《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在省体育部门的集中培训、督导、督办下,我省市(州)、县(区)54个政府部门全部出台本区域新周期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绘就了省、市(州)、县(区)三级全民健身宏伟蓝图,并把全民健身工作列入了各级政府考核指标。

  同时,坚持政府主导,公益唱主角,群众当主体,省、市(州)、县(区)、乡(镇)、村(社区)五级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实现了县(区)全民健身中心、乡镇全民健身广场、行政村全民健身站、社区全民健身点、小区全民健身点、寺院全民健身路径的基本覆盖。省、市、县、乡四级体育社会组织已具雏形,体育社团组织成为广大群众科学健身、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力军,形成了天天有健身、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的新气象。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投入力度超过前十年的总和。全年配发全民健身设施1500套,建成国民体质监测点21个,为全省5万居民开出运动处方和健康档案。全省各级各类体育协会、健身活动站点和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同比增长56%、33%和17%。各类体育协会注册会员达10万人。全年各类体育活动达4万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196万,组织各类体育培训1万余人次。全民健身资金从无到有,全年共安排资金800万元,用于购买业务培训、群体竞赛和健身活动等服务。全民健身成为省政府民生十件实事之一,实现了政府工作报告、政府财政预算、政府考核指标的“三纳入”。

  2017年,站在新的起点,我省全民健身事业更加贴近群众,为群众送去更多福利。大力建设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让群众更有获得感。今年将完成总投资1.18亿元的农牧民健身工程,新建1448个行政村全民健身站、更新628个行政村健身设施,为330个社区健身点、60家寺院配备健身器械。继续积极争取国家总局项目资金,引导各级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实施惠民工程。加强对各地项目建设情况的督促和检查,确保工程100%完成。

  推进群众身边体育社会组织建设,让群众更有归属感。强力推进省级单项体育社团改革,激活社团活力,发展各级各类社团数量,壮大会员队伍,使体育社会组织成为全民健身工作的引领者、组织者、推动者。年内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达400个,会员达到12万人。

  支持群众举办身边的赛事活动,让群众更有成就感。利用“6·10”、8月8日全民健身日和传统节假日等重要节点,充分调动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举办一系列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推动全民健身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全年各类体育活动达4.5万次,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200万。

  提供群众身边的健身指导,让群众更有安全感。促进指导员经常而活跃地开展健身指导服务,不断提高指导员的志愿服务率。督导各地完成计划培训15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任务。组织实施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完成国民体质监测常态化工作。积极推进大型群众赛事、日常全民健身安全保障和指导服务,提高群众安全意识,让群众在体育锻炼中获得健康,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得到快乐。

  讲好群众身边的健身故事,让群众更有荣誉感。开展评优表彰活动,树立一批标杆,更加注重群众体育工作者的选才和培养,激发基层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者干事创业的热情,充分弘扬优秀体育工作者在顽强拼搏、积极进取、文明和谐方面的榜样力量,有效调动全省各级体育部门、体育社会组织和全民健身组织者、参与者的积极性。

  省体育局群体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的群众体育将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全民健身的政治、教育、凝聚、引领、阵地等五大功能,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为实现健康青海奠定基础。(朱西全)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