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施策促保护 三江源头展新绿——三江源保护一期工程取得显著成效

22.05.2015  12:22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是我国极其重要的生态屏障,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海要坚定地把坚持生态保护第一作为面向未来的战略抉择。 ——省委书记骆惠宁  

   要进一步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全力打好生态领域改革的“攻坚战”和“持久战”。要坚定不移地把生态保护第一作为立省之要,切实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奋力开辟青海生态文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境界。 ——省长郝鹏  

   三江源一期工程  

   成效显著  

  青海三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三条江河每年向下游供水400亿m3左右,被誉为“中华水塔”。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受到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三江源区生态系统发生了大面积持续退化,致使流域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源头产水量减少,草原鼠害猖獗,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明显下降。

  【解读一期亮点】

  一期工程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为重点工程区,范围包括6个片区、18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5.23万km2,占三江源地区总面积的42%。

  2005年,国务院批准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投资75亿元,开展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以下简称一期工程)。《规划》涉及青海省玉树、果洛、海南、黄南4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山乡,面积36.3万km2。一期工程于2005-2013年实施,历时9年,包括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撑项目三大类,共22个子项目,其中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退牧还草、退耕还林、退化草地治理、森林草原防火、草地鼠害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等。

   科学评估生态成效是  

   重要保证  

  有效监测工程区生态环境变化,全面科学地评估生态工程的生态成效,是《规划》科学实施与管理的重要保证。为了有效开展一期工程的生态成效监测和评估工作,青海省政府决定,由青海省环保厅与水利厅、农牧厅、林业厅、气象局等单位共同组成三江源生态监测工作组。

  在省政府的组织协调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为技术支撑单位,三江源生态监测工作组各成员单位参加,综合应用地面观测、遥感监测和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在构建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和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对一期工程生态成效开展了连续9年的科学监测与评估,共同完成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一期)生态成效综合评估工作。

   五方面  

   体现重要生态成效  

  三江源生态评估结论表明,经过青海省人民9年艰苦的生态建设,三江源区“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区生态状况好转,但生态建设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依然存在”。工程取得的主要生态成效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成效一

  草地面积增加荒漠化有逆转

  【成效展示】

  监测结果表明,生态工程实施以来,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面积增加,荒漠生态系统面积有所减少,荒漠生态系统逐步向草地生态系统转变,工程前30年荒漠面积扩大的趋势发生初步逆转。

  一期工程的实施使得三江源区生态系统宏观结构逐渐向良性方向发展。在工程实施前的1970年代末~2004年,三江源区草地总面积净减少1389.9km2,湿地与水体总面积净减少375.14km2,荒漠面积净增加674.38km2。在工程实施后的2005-2012年,三江源区草地面积净增加123.70km2,水体与湿地面积净增加279.85km2,荒漠生态系统的面积净减少492.61 km2。

  成效二

  遏制草地退化草畜矛盾减轻

  【成效展示】

  在产草量有所提高的同时,一期工程采取的减畜措施,使得草地超载率由工程前的超载129%降低到工程末的46%,草畜矛盾有所缓解,为退化草地的进一步恢复奠定了基础。

  据遥感和地面联合监测,自上世纪70年代到2004年期间,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发生不同程度退化的面积高达36%。工程实施后,在原退化草地中,未继续退化的草地面积和有所恢复的草地面积分别占原退化草地总面积的68.52%和31.02%,草地持续退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生态工程的一系列措施有效遏制了草地退化,加之工程期内降水量有所增加,三江源区草地植被多年平均覆盖度明显提高,与工程实施前(1998~2004年)相比,工程实施后(2005~2012年)各类草地的平均覆盖度增加了5.6%,草地产草量整体上提高了30.31%。

  成效三

  水源涵养提高总量增水质良

  【成效展示】

  工程实施前(1998~2004年)全区林草与湿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为384.88亿立方米/年,工程实施后(2005~2012年)为408.95亿立方米/年,增加了24.07亿立方米/年,增幅为6.25%。

  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的增加和降水量增加的影响,扭转了工程前江河源区向下游供给水资源总量持续下降的趋势。与工程实施前(1998~2004年)相比工程实施后(2005~2012年)长江源直门达水文站平均年径流量增加了39亿m3;黄河源吉迈水文站年径流量增加了17亿m3。三江源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绝大部分断面水质为I类和II类,个别断面水质的个别指标为III类。说明工程实施后江河源区水资源总量增加,水质保持优良,为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水资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成效四

  植被逐渐恢复土壤功能提高

  【成效展示】

  遥感监测表明,植被覆盖度提高的地区总面积占三江源全区总土地面积的79.18%,其中植被覆盖度轻微提高和明显提高的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43.67%和35.51%。

  生态工程实施后因植被盖度增加使得生态系统土壤保持能力有所增强。工程期内(2005-2012年)三江源区土壤保持量(无生态系统保护的潜在土壤水蚀量与现实土壤水蚀量之差)为7.23亿吨/年,比工程实施前(1998-2004年)的5.46亿吨/年,增加了1.77亿吨/年,增幅为32.5%。

  然而由于工程期内(2005-2012年)降雨增加导致了降雨侵蚀力的增加,多年平均土壤水蚀总量仍由工程前(1998-2004)的3.0亿吨增加到工程期内(2005-2012)的3.2亿吨,增加了0.2亿吨,但增幅仅为6.7%。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如果植被覆盖没有增加,在降雨侵蚀力增加的同等气候条件下,会出现1.97亿吨的侵蚀增量,增幅达66%。这说明生态工程取得了重要的土壤保持成效。

  成效五

  生态建设工程恢复状况好转

  【成效展示】

  生态状况变化指数表明,生态工程实施前的30年中,各保护区生态状况持续转差,而工程实施后18个保护区中有17个保护区的生态状况好转,并好于保护区外,尤其是星星海、扎陵-鄂陵湖、江西和通天河等保护区生态状况明显好转。

  一期生态工程主要在占全区面积42%的自然保护区内实施。监测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后,保护区内森林、草地和湿地等优良生态系统面积增加252.2平方公里,保护区外仅增加173 km2;保护区内荒漠等面积减少252.2平方公里,保护区外仅减少180.8平方公里。工程实施后,保护区退化草地明显好转的面积占其退化草地面积的7.30%,高于非保护区的5.05%。保护区的植被覆盖度比非保护区高6.19个百分点,保护区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比非保护区高58.86克碳/平方米。

   三江源区生态全面恢复  

   尚需时日  

  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区生态状况的好转明显,好转程度优于非工程区,生态工程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但是,作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区,要全面实现“整体恢复,全面好转,生态健康,功能稳定”的生态保护与建设长远目标,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依然存在。

  综上所述,三江源一期生态工程取得了“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所提升,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区生态状况好转”的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目前工程实施范围仅占三江源区总面积的42%,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有待全面铺开;工程实施后,草地面积有所增加,但草地增加的面积仅占工程前草地减少面积的8.9%;退化草地明显好转的面积仅占原有退化草地面积6.17%,且仅是长势好转,群落结构尚未明显好转;退化草地退化状况不变的面积占原有退化草地面积的68.52%;与1980年代同类型健康草地覆盖度相比,仍有约35%草地需要进一步恢复;湿地面积和黄河年径流量尚未恢复到1970年代的水平。

  为了巩固一期生态工程成效和深入开展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国务院于2013年12月通过《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将治理范围从15.23万平方公里扩大至39.5万平方公里,以保护和恢复植被为核心,通过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与生态工程建设的有机结合,实现三江源区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的长远目标。青海省和中国科学院将在已有监测评估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科技合作,完善生态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加强能力建设,实现对二期工程的有效监测评估,以及对生态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的预警预报,为生态规划长远目标的实现提供可靠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