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原 儿 女 展 雄 姿 团 结 进 步 谱 华 章
青海省在祖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因境内有中国最美的湖泊——青海湖而得名。总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十三分之一,面积排在新疆、西藏、内蒙古之后,列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第4位,毗邻新疆、甘肃、四川、西藏。全省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青海是我国幅员面积最大的省;是人口密度最小的省;是海拔最高的省;是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省。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美青海正是这样一块大美的土地,这里地大物博、山川壮美、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多姿多彩,仿佛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朴拙中透出灵光宝气,平静中显出神奇风采。青海是历史上著名的丝路南线青海道,素有“天河锁钥”、“海藏咽喉”、“西域之冲”和“玉塞咽喉”之美称,具有生态上、资源上、稳定上的重要战略地位。青海的美呈现出鲜明的原生态、多样性的独特魅力,李白的诗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正是青海山河的生动写照。
青海是山宗水源之地。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于青海,故被称为“江河源头”,又称“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青海山脉纵横,峰峦重叠。祁连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唐古拉山等山脉横亘境内,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柴达木盆地以“聚宝盆”著称于世。全省地貌复杂多样,湖泊众多,峡谷、盆地遍布。五分之四以上的地区为高原,东部多山,海拔较低;西部为高原和盆地,境内的山脉,有东西向、南北向两组,构成了青海的地貌骨架。
千百年来,在长期频繁的交往交流交融中,青海各民族间团结互助,相互依存,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一、青海民族基本情况
青海世居民族主要有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仅低于西藏和新疆,高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其中土族和撒拉族为青海所独有的少数民族。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全省现有常住人口5626722人,少数民族人口2643206人,占46.98%。其中:藏族1375062人,占总人口24.44%,占少数民族人口52.02%;回族834298人,占总人口14.83%,占少数民族人口31.56%,;土族204413人,占总人口3.63%,占少数民族人口7.73%;撒拉族107089人,占总人口1.90%,占少数民族人口4.05%;蒙古族99815人,占总人口1.77%,占少数民族人口3.78%;其它少数民族22529人,占总人口0.40%,占少数民族人口0.85%。
青海是全国民族区域自治面积比重最大的省,全省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8%,在其他非自治地方,也不是单一民族聚居,而是多民族杂居。区域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81.55%。5个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区均实行区域自治。全省现有 6个少数民族自治州 ,分别是: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和玉树藏族自治州。 7个少数民族自治县 ,分别是: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门源回族自治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28个民族乡 。
二、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青海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特别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三区”战略,把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工作摆到全局性、战略性和牵引性的地位,使之成为现阶段推动青海跨越发展、实现青海长治久安和提高党在民族地区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积极推进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不断推进民族宗教工作,为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民族团结是青海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从2003年起,青海省连续十多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在创建活动的实践中,我们紧紧抓住思想引导、依法治理、寺院管理、民生保障等关键环节,强化各项举措,集中精力解决突出问题,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由单一部门创建向党政军企共创共建转变,由农牧社区、机关单位创建向非公领域、窗口服务单位拓展延伸,实现各领域全覆盖、全社会共建共享的转变,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得到了新的提升。
全面贯彻落实《青海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实施纲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通过强基础、重覆盖、抓落实、求实效,着力推动创建工作取得实效。从建立健全思想教育引导的长效机制入手,坚持“管脑子与管肚子”同步共进,按照省委省政府“全覆盖、到人头”的要求,创新方式,分层施教,关注少数民族群众和宗教界人士热点焦点问题。以推荐、评选第二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和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为契机,进一步掀起创建活动的新高潮。制定完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创建标准和评选表彰奖励办法;做好创建工作经验总结和选树典型工作,培育挖掘一批先进典型,推广好经验、好办法,引领先进区建设深入推进;营造了学先进、争先进、赶先进的社会氛围。始终高举法律旗帜,坚持法制理念,维护法律权威,弘扬法制精神,通过加强法制教育、化解社会矛盾、集中整治重点地区等有效措施,解决依法治理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为青海的“三区”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青海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形成了各民族丰富而独特的传统体育文化。同时,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性、民族性传统体育文化的深厚积淀。
(一)藏族传统体育文化
在青海的世居少数民族中,藏族是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民族。藏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渊远流长、绚丽多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自古以来,藏族人民酷爱歌舞,载歌载舞,抒发他们对
劳动、生活以及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藏族古代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是与藏族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来自生产生活,而又服务于生产生活。凡有节庆、法会等群众性的活动场合,就有体育比赛,以增添喜庆色彩和欢乐气氛。
1、赛 马
赛马是藏族人民十分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集竞技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藏族男女老幼都会骑马,放牧、行旅、作战、打猎都离不开马,因此,马上体育运动就成为最主要的传统体育项目。历史上,马上体育活动主要有跑马、骑射、马球、套马等。跑马是比速度,骑射是比准确,马球是比配合,套马是比灵巧。这些马上活动,都需要人和马协调一致,互相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赛马在青海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深受藏族、蒙古族、土族等群众的喜爱。在青海藏族群众聚居的地区都有在民族传统节日或收获季节举办赛马会的传统。人们通过赛马,展现民族风采,传播民族文化,增进民族交流。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青海玉树赛马会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藏高原传统赛马分跑马和走马两种。跑马是赛马运动最普及的项目,青海高原上的跑马项目主要分为短距离速度赛和长距离耐力赛 ,这种比赛主要以快取胜,赛程从500米到10000米不等。走马比赛是以骑马为基本形式的竞走比赛,在比赛时,禁止马出现四蹄腾空的动作,马的四蹄必须是交替前行,这项运动要求马的重心平稳,形态优雅,形体结构合理、具有整体的美感。要求骑手有高超的骑术,能够驾驭好马,使其既走得快、稳、美,又不能跑起来。走马赛主要评判的是人与马的互动能力,马的行步、速度耐力和姿势均为评判内容,以不犯规并率先达到终点为优胜;在有些地方,参赛者的穿着、姿态和服饰也被纳入评判的项目中,有点类似西方国家的马术。
2、射 箭
射箭运动在青海高原历史悠久,民间射箭活动十分普及,深受青海藏族群众喜爱。几乎所有的民族传统节日,都会举行射箭比赛活动。特别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青海许多乡村都新建了标准的射箭场。在广大农牧区,几乎村村都有射箭队。青海省尖扎县在2007年7月被国家体委正式命名为“中国民族民俗射箭之乡”,首届全国“五彩神箭”射箭大赛在“中国民族民俗射箭之乡”尖扎县举行。目前,这一赛事已升格为国际级的赛事活动。2008年6月,青海省乐都县传统箭术(南山射箭)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在,射箭活动正逐步走向城市,射手不仅仅限于农牧民,社会各界人士都踊跃参与,它交流了民族感情,传承了高原文化艺术,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3、摔 跤
藏族式摔跤,藏语叫“北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规则也趋于完善,成为藏族人最主要的竞技项目之一。1982年“北嘎”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民运会上列为表演项目,现已列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比赛时,双方运动员双手抓好对方腰带(可一手在前,一手在后,或双手在对方背后握抱)。运动员仅靠腰臂之力提起对方将其旋转摔倒,禁用脚绊或蹬踹对方。运动员肩、背、腰、臀、髋、头、体侧,任何一个部位着地即为负。比赛按体重分为52公斤,62公斤,74公斤,87公斤,87公斤以上五个级别。
4、押 加
押加,又称藏式拔河,藏语称之为“押加”,俗称“拉巴牛”。既是一种比赛,又是一种表演,富有情趣,它是藏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广泛流传于青海高原藏族聚居区。在青海藏区押加比赛开展的很普及,一到节假日,各地都会举行押加比赛。平日农牧闲暇时,在牧场上、在田间,人们互相把两条背带或腰带连在一起,以游戏的形式练习和比赛。由于押加的基本技术、比赛规则和场地设备比较简单,男女老少都可参与,是一项比较容易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赛开始前参赛双方选手背向站立,各将绳的一端穿过两腿间从身前将环套挂上脖颈,四肢同时着地在边线外做好准备。比赛开始后,双方即模仿大象姿势,四肢着地,以腿腰肩颈的力量奋力向前拖动布带,押加带子中心点拉到某一方的限制线后视为获胜。
现在这项原本在藏族同胞中流行的运动项目已在青海土族、蒙古族、汉族等各族群众中流传开来,并已作为传统体育比赛项目,列入全国和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在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中,押加为表演项目,1999年在西藏自治区举行的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押加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正式竞赛项目,是全国民族运动会观众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
4、赛牦牛
赛牦牛是青藏高原物有的体育比赛项目。主要是赛跑、赛速度,实际是赛骑手的驾驭能力,牦牛表面温驯,但撒起野来,很难按指定的路线跑到终点,这就要看骑手能否驾驭牦牛。因此,传统上,各部落在选拔赛牦牛的骑手时特别慎重,赛牦牛奖往往也重于其他项目。
此外,藏族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主要还有负重、跳远、抛石、下棋等。藏族的这些传统体育项目,由于同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对培养勇敢精神、健身强体起到很好作用,因此,从古至今一直常盛不衰。
(二)回族传统体育文化
回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富有智慧、善于经商的民族,是青海5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青海回族通用汉语文,以青海方言为主,在民族内部和宗教生活中,也保留着一些阿拉伯、波斯等语的词汇。同时,还创造出许多以汉字组成、表述某种特殊含义的生活和宗教语汇,这部分词汇一般称经堂语。另外,青海回族与周围的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也交往甚广,这些少数民族语言中的不少词汇也逐渐融化在回族的语言中。
1、武 术
自古以来,青海回族对武术有着浓厚的兴趣。青海回族传统习练的武术种类较多,主要有八门派、查拳、翻子劈挂派、弹腿、心意门等,还有从内地传入的少林派。可以说,青海回族的武术,是回族武术与中国武术不断融合、不断取长补短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武术体系,包罗了所有的徒手拳和器械类。其中比较流行的武术有八门拳,青海流传的八门拳,是由内地传到兰州后传至青海的,现已遍及青海西宁、海东、海南地区。八门拳具有手法密集实用多变等特色,并有包括单拳类、捶拳类、掌拳类套路,长短器械套路和排子对打等丰富的内容。解放后武术运动得到发扬,西宁回族武术家苗玉龙曾以80高龄多次参加全国武术比赛,在民族形式运动会和全省运动会上,荣获表演优秀奖;并荣幸地受到毛主席、周总理、彭真、贺龙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据统计,青海穆斯林武术馆现有获取"中华武林百杰"荣誉称号者1名,获国际金质奖章者1名,获国家体育重大贡献奖者1名,国家级裁判2名,国家一级裁判6名,国家二级裁判3名,国家三级裁判2名,全国优秀教练员1名,国家级运动健将3名。
2、射 箭
民和、化隆等地回族多善于射箭,每年春季,回族射箭手同邻村的藏族射手一起进行射箭比赛。乐都南山和民和回族的射箭有悠久的传统。民和县西沟的7个自然村,每年村村都开展射箭活动,相互邀请,开展比赛。赛后还举行聚餐,以表达欢乐之情。由于射箭活动在部分地区的回族群众中广泛开展,因而也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射箭运动员。我省射箭队中50年代的优秀回族运动员韩友录现在担任教练后,又培养了一批新秀。回族射箭运动员杨玲,在1982年全国射箭优秀运动员对抗赛上,夺得女子双轮全国冠军,并打破了两项全国纪录,平了一项全国记录。
3、拔 腰
拔腰是青海回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比赛时,两人面对站立,相互将对方的腰从右侧扯住,右腿则插入对方的两腿中间,呈半蹲式,挺直腰,抬起头。发令后,双方同时憋气用力,将对方往起拔,先使对方的双脚离地者为胜。
4、蹬 棍
蹬棍是青海回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比赛时,两人对面坐平,两腿前伸,两脚相互蹬住,双臂前伸与腿平行,两手与对方同时握住一根短棍中部。发令后,双方同时用力,将对方臀部拉离地面者胜。这项运动也深受青海撒拉族、土族群众喜爱。
(三)土族传统体育文化
土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土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为青海省独有的少数民族。土族基本上是全民信仰藏传佛教,没有文字,有本民族的语言,是一个淳朴勤劳而又能歌善舞的民族。长期以来,勤劳、智慧、纯朴的土族人民与生活在这里的汉族、藏族、回族等民族一起,共同开发了这片肥沃、神奇的土地,为该地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勤劳、智慧的土族人民形成了爱国家、爱民族,自尊自强的民族精神。土族是一个热情好客、重礼节的民族,凡是前来拜访的客人都竭诚招待,十分热情。往往待之高茶贵饭,美酒佳酿。土族人常说:"客来了,福来了"。土族又是一个喜欢饮酒的民族。每当客人至家,主人先向客人敬酒三杯,叫做"吉祥如意三杯酒";客人起程时,主人在大门口向客人又敬三杯酒,叫做"上马三杯酒"。轮子秋是土族人民勇敢、智慧、勤劳的结晶和象征,也是土族男女老幼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活动。
土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体育文化。土族传统体育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主要有狩猎、轮子秋、赛马、射箭、举碾子、踢毽子、打梢、打毛蛋、抓石头、丢钱、抓羊、碰鸡蛋、蹬棍、拔腰、扳手腕、打秋千、拔河、棋类、解绷绷等。其中既有力量型的,也有智力型、技巧型和综合娱乐型的,许多项目老少咸宜,普及率很高。
其中,轮子秋是最著名和最受群众欢迎的传统体育活动,轮子秋,土族语叫“波日热”, 意思就是转圆圈。轮子秋主要流行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土族群众在长期的生活与娱乐过程中形成的一项颇具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每年秋冬季节碾完场,直至正月十五期间,土族男女老少都涌到打麦场上或者较为宽敞的场地上 ,等待着轮子秋被架起。轮子秋支起来以后,人们或站或坐在绳圈及踏板上,由他人推动秋千杆,将秋千转动起来。土族妇女在轮子秋边,跳起“安昭舞”,唱起“秋千歌”。土族男女在轮子秋上表演“鲲鹏展翅”、“金猴捞月”“寒鹊探梅”、“金鸡独立”、“猛虎下山”等高难度动作,观众与表演者经常进行互动,高潮迭起。
改革开放以来,土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许多人的生活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庆祝丰收的轮子秋活动,也从每年秋季仅仅举行一次,发展成为参与人数、次数与规模空前,并迅速进入当地农家花园和茶园的体育与文艺结合的重要民俗体育表演项目。
现在,轮子秋有了新的改进 ,从1979 年以后 , “轮子秋”已由过去简单的木板车轮及牛皮绳扎制而成的民间娱乐发展成为用金属制作轮轴和上下轮盘、装上滚珠轴承、制作精巧、饰以彩旗飘带、装饰鲜艳,使之更为结实和美观,轮子秋的表演者也由双人并置、发展到团体表演,使古老的轮子秋在现代的技术的改造下焕发了青春。
最早的轮子秋比赛为每两人一组,各站在秋千一端,以转速快、时间长、不头昏、眼不花者为获胜,现在,它更多的是注重技巧难度,比赛内容已大大丰富。
从二十世纪90年代起,这一活动便逐渐由民间走向正规体育场,在青海省内举行的各种大型运动会上,均有土族轮子秋表演助兴。在历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作为特色表演项目或比赛项目,均获表演类项目金奖。2008年年初,土族轮子秋被确定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表演项目,为此,互助县对轮子秋再次进行了改装。原来一字型的轮子改成了十字型,整体高度由原来的3.7米增加到6米,轮直径由2.8米增加到3.6米。互助县还聘请了东方歌舞团的导演对轮子秋表演进行重新创意、编排,特意增加了具有土族特色的舞蹈,并用现代器乐结合土族器乐,创作具有土族特质的音乐《彩虹家园》。表演不仅改变了演员个人的动作,还对以往只有圆形的队形,加入了花瓣形和奥运五环形,并将七彩鸟神话传说加到轮子秋表演当中,使轮子秋表演更具民族特色,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底蕴。
(四)撒拉族传统体育文化
撒拉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的民族,是我们伟大祖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撒拉族是青海独有的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循化县是我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是撒拉族的发祥地和主要聚居地。循化县是青海省旅游扶贫示范县,这里有闻名遐尔的骆驼泉、孟达天池、积石长峡、公伯风光等绚丽的自然风光以及多姿多彩的撒拉族风情。
近年来,历史学家对撒拉族的语言和体型、重要习俗、庭院布置、历史背景和迁徒路线以及中外史书关于撒拉族活动的记载,经过大量考证研究认为:撒拉族先民是西突厥乌古斯部的撒鲁尔人,元时从中亚东迁,定居到循化已近800年的历史了。经过长期的发展,从周围回、汉、 藏等民族中不断吸取新鲜血液,成为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撒拉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乌古斯语组。其语言词汇、除了相当数量的与同语族各亲属语言相近外,由于与汉、藏、回等民族长期交往,吸收了不少汉语借词,也有一些属宗教活动和日常用语的阿拉伯、波斯语借词,还有一些藏语借词。
皮筏子渡河是生活在黄河岸边的撒拉族人民的传统生存技艺,现在已发展成为当地深受各族群众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撒拉人通过制作了羊皮和牛皮筏子,作为重要水上交通、运输与生产、生活工具,不断拓展谋生之路,由此,产生了撒拉族最重要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皮筏子渡河。
皮筏子是撒拉族历史上的一种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撒拉语叫“苏吐鲁乎”,是一种用牛羊皮袋和圆木或钢筋组合而成的渡河工具。制作皮筏子时,撒拉族匠人先取下整张牛或羊皮,然后将之晾干,去毛后,拌和羊油或菜籽油经过反复揉搓变软,再刷上防腐的熟桐油,仅留一个吹气的小口,其余处全部扎紧。使用时对小口吹起、扎紧,放入黄河中,它就变成了筏子。
这种单个的羊皮袋子也可用作个人渡河工具,用于运载人员或货物,使用时,先安排渡河人钻入羊皮袋,货物也随放入其中,然后水手用口吹气吹入羊皮袋中,吹满气后,扎紧袋口,水手一只手将其抱于胸前,另一只手奋力划水,渡到对岸。此外,当地人还会将类似的十几个牛羊皮袋整齐排列,绑在纵横交错的木架上,连结成一个长方形的皮筏子。渡河时,可用羊皮鼓风袋将气吹足,扎紧口子,推入水中,水手跪伏于皮筏前,以木桨划水,皮筏便可逐水而行。这种皮筏子,不仅能载客,而且也能运货。
为了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循化县政府从2000年以来举办羊皮筏子漂流的比赛,村民们踊跃参加,甚至还有70多岁的撒拉族老人。每年夏季,循化都举办羊皮筏子比赛。
羊皮筏泅渡赛是胆略、毅力、机敏的较量,参赛选手在湍急的河水中搏击,他们随着波浪起伏跌宕,犹如一条游弋在水中的鱼。这种比赛充分显示了撒拉人不屈不挠精神,展现了羊皮筏子“在风口浪尖上搏击”的风采,展现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独具青海省地方特色的羊皮筏子,多次代表青海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表演项目,并屡获殊荣夺得金奖。同时,在历届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期间,羊皮筏子都是重要比赛和表演项目。
(五)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
蒙古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青海蒙古族几乎全民信仰藏传佛教,主要聚居于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乌兰、都兰、德令哈、格尔木。蒙古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青海蒙古族语言属卫拉特方言。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聚居的蒙古族,完全保留着传统的蒙古语言文字;一部分蒙古族基本操持蒙古语言,兼通藏汉语文。在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聚居的蒙古族因历史原因和环境影响已转用藏族语言文字近有200年的历史。该地区会讲蒙古语言的人寥寥无几,95%以上的蒙古人精通藏语。
1、搏 克
摔跤,蒙古语称为“搏克”是从12世纪开始蒙古族称之为“男子三项竞技项目”之一,也是选拔勇士的主要项目之一。清朝,蒙古族的摔跤已成为正式体育比赛项目。在进行正式摔跤比赛或举行摔跤表演时,摔跤手要穿上无领、短袖、袒胸露臂的竞技服;下衣是肥大的白色裤子,白裤子之外又套以绣有花纹的肥大套裤;脚穿蒙古式长统皮靴。摔跤时,摔跤手均带五彩绢帛编帛的项环,互相不能侵犯带项环的部位。摔跤者除互比力气外,也互比招数技艺。在比赛的全过程中,摔跤手都很注重礼貌,出场时全体摔跤手,在歌声中以雄鹰展翅之姿式,伸展双臂,跳跃出场,绕场一周,合掌致意。逐对出场比赛时,仍跳跃着进入赛场,稍整顿衣裤,在裁判的指挥下即开始力搏格斗。获胜者要把对手搀扶起来,然后两人伸展手臂,翩然飞跃归队。蒙古族摔跤运动中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深受广大蒙古人民的喜爱。
2、射 箭
古代蒙古族射箭分骑射与静射两种,其中骑射历史最久。比赛时,男女老少都可参加。弓箭之式样、重量、长度、拉力等皆无规定,射箭比赛的设置也比较简单,备一皮革制的靶子,宽1米长2米置于距离四、五十步远处,五、六人一组轮射,以能射穿者为最优胜。
3、赛 马
蒙古族马上运动主要有赛马、骑射、打马球、套马等,而赛马最受群众欢迎。赛马分奔马和走马两种,其中以奔马为主。赛奔马主要是比赛速度,赛程长,多为青少年参加;赛走马主要是比赛毅力和稳健迅速的对侧步伐,赛程短,多为中老年人参加。群众性的赛马活动,多在重大节庆活动如那大慕大会期间和庆丰收的秋季。青海蒙古族的赛奔马,一般不备鞍子,多不分组,一般以到达终点先后分名次。比赛结束,按传统仪式,对获得名次的马匹和骑手,在司仪的引导下入场,给马匹和骑手披红戴花,按名次对马命名,对骑手按名次给予奖励,随后由赞马老人边唱赞马词,边为获得优异成绩的骏马洒鲜奶,表示庆贺。
4、赛骆驼
赛骆驼是迁徙到青海省海西地区的蒙古族群众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他们与骆驼为伴,一直驯养着一大批优质双峰驼,在历史上骆驼主要是解决长途运载的最有效工具,截止到目前,赛骆驼项目一直为海西州所独有,成为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一大亮点,列为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赛骆驼的比赛中,选手们不分男女和老少,通常是在每年的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上隆重举行。比赛时,选手们穿着蒙古族的节日盛装,骑着骆驼,先是列队踏着整齐的步伐接受检阅,接着进行竞跑。赛程通常为500-2000米,先到为胜,赛骆驼为草原盛会增添了一道新的亮丽的风景。此项活动具有浓郁的牧区生活气息,深受群众的喜爱。
值得一提的是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为蒙古语音译,意为娱乐或联欢的意思,是草原上规模宏大的狂欢节。为使节日增添喜庆气氛,节日的时间多在气候宜人、牛羊肥壮的夏秋之交。节前,蒙古族群众准备好节日美食,身着节日盛装,相约参加盛会。活动项目主要有赛马、赛驼、射箭、摔跤和歌舞表演。
国运盛,则体育兴。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生产劳动、风土人情、宗教信仰、道德观念、节庆活动的综合反映,是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价值取向的形象化表现,历经沧桑巨变而代代流传,成为载录人类文明的“活化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特有魅力,展现了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的璀璨光芒。在现代科技文化发达的今天,人们依然对民族传统体育抱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致,显示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谱写了各民族团结和睦的美好景象,展现了民族传统体育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