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山东省对口资金援助海北州农牧业快速发展
自山东省对口援建海北州以来,海北州州委、州政府以及各级相关部门积极联络和协调,抓好推介落实,对口援建项目在海北州农牧业基础建设领域得以充分体现。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至2013年,山东省以资金投入、技术引进、先进管理经验的推广等形式,积极援助农牧业经济发展,先后援助资金高达14388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海北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科技试验示范园建设及海北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示范点建设、藏区游牧民定居工程、全州农机具集约化服务项目、门源县节能温室菜篮子项目、农牧业产业化建设项目、刚察县草产业建设和干部人才交流培训等八个方面。
海北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科技试验示范园项目援建3400万元,主要建设饲草料加工车间、综合办公楼、牛羊舍等;海北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示范点项目援建5580万元,重点完成了草原生态环境治理建设、优良畜种繁育、生产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等各项建设任务;藏区游牧民定居工程援建978.8万元,定居游牧民728户, 其中:2011年援建418户,单户补助1.6万元,2013年援建310户,单户补助1万元;援建800万元资金购置大中型拖拉机等106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4台,收割机17台,大中型播种机 19台,大中型机引耙18台,液压翻转犁18台;援建1300万元资金建设门源县节能温室菜篮子建设项目。在泉口镇黄田村、东川镇塔龙滩村建设100幢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援建1900万元资金建设刚察县草产业建设项目,新建生产车间,原料、半成品及成品库房,机修、配电室及锅炉房,办公服务等设施。购置青饲料加工生产线和加工生产设备;援建430万元资金建设海晏县农牧业产业化建设项目。金滩乡生态养殖小区。新建暖棚5幢,消毒池1个,羊圈16个;三角城西岔村农牧业产业化扶持项目新建暖棚20幢,消毒池1个,青储窖1个,兽医室1个;绿野养殖场育雏室、孵化室、防疫室、种蛋室、防疫室、饲料库房、办公室、消毒室等各1处。在此期间,两地人员互访104人次,其中海北州农牧系统共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赴山东考察学习82人次。
在山东省对口援建资金的拉动下,海北州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尤其是设施农牧业和特色农牧业扶持项目建设缩短了农牧业生产周期,减轻了自然资源压力,改善了项目区生态环境,加快了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更大程度地带动了农牧民群众从事科学生产、高效生产的积极性,农牧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良种良法推广引用,农牧业产业结构不断调优,有力推动了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和“菜篮子”工程建设,这些对口援建项目的顺利实施,有效改善了海北州农牧区基础设施条件,为全州农牧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进一步加快了全州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有效助推了海北农牧业经济再上新台阶。
一是海北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科技试验示范园项目,建成后将更好地发挥示范园的示范带动作用,加速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带动相关产业健康发展,建立起符合海北畜牧业发展的生产体系、市场体系、标准体系和品牌体系,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不仅能够起到高原畜牧业发展引领作用,推动海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且能通过园区互动、带动海北州乃至周边地区畜牧业转变升级。
二是海北州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示范点项目,项目的完成使项目区的水、电、路、通讯等硬件设施覆盖率较2010年的75%提高到100%,实现全区全覆盖的目标;畜棚利用率从2010年的55%提高到100%,白藏羊、良种牛繁活率分别提高了15%和10%,同时天然草场超载率较2010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牲畜及部分羔羊实现了集中管理、规模养殖,人畜实现了100%的安全用水,每个示范点从没有特色产业基地到目前新建至少1处以上的特色产业基地,使草场划区围栏、毒杂草灭治、鼠虫害防治等草原基本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的“双转变”。
三是藏区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项目,使728户牧户受益,牧民子女入学和群众看病就医等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为牧民进城从事二三产业创造了条件,促进了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推动了草场使用权的流转,为推进发展集约化草地生态畜牧业奠定了基础,牧区经济、社会面貌不断改变,大大加快了项目区城镇化进程。
四是建成占地750亩的100幢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使泉口镇黄田村、东川镇塔龙滩村938户4316人受益,具有明显的示范辐射带动效应,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今年已销售蔬菜26.5万斤,纯收入36万元。
五是全州农机具集约化服务项目,有力促进了海北州农机化服务水平,农牧业增产增收方式也得到进一步转变。截止目前,全州100%的行政村开展农牧业集约化经营,75%的牧户和55%的农户参与集约化经营,草场、耕地、牲畜集约率分别达到65%、61%和64%。全州农机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州拥有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50个,农机大户248户,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9%。
六是刚察县草产业建设项目,不仅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推行舍饲半舍饲养殖,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畜产品供给的重要物质保障,而且进一步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实现农牧耦合的重大举措。饲草料加工厂投入生产后,达到年产草颗粒3-5万吨,可供100万只羊单位,应急自然灾害、抗灾保畜7天以上,能有效提高环湖地区抗灾保畜和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能力,保障海北州生态畜牧业示范点建设的饲草料供给。对提高饲草料加工能力,扩大牲畜舍饲养殖水平,促进农牧民收入成效明显。
七是农牧业产业化建设项目,加大了海北州农牧业结构调整,特色农牧业发展给农牧民带来了增收,给农牧业提高效益带来了空间,给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带来了条件,特色农牧业发展同时也拉动了对第一产业的投入,促进了农牧业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农牧业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
八是干部人才交流培训。通过对刚察县100余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交流和培训,开拓了农牧口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眼界,增长了知识。干部交流是锻炼人才的有效形式,既是人才资源的交流,也是思想观念的交流;既是方法和经验的交流,也是思想作风的交流,也是培养锻炼人才的一种有效形式。
山东省为海北州农牧业发展给予了巨大支持和帮助,从加强地区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出发,通过资金援助、技术援助、人才援助等方式,给予海北州极大的帮助和支持,用无疆大爱开辟了山东和海北两地合作交流新的局面,两地情谊得到不断深化,各种形式的扶助已经成为促进海北州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股强大力量,海北州将紧抓对口支援工作这一机遇,学习好山东省的先进经验和优秀理念,发挥好海北州资源优势,推进合作、优势互补,全面落实对口支援各项任务,逐步把高原特色的农牧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