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城管微信群工作应对雾霾红警效率提高
雾霾红色预警前,通州城管北苑执法队督促建筑工地进行苫盖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通州城管微信群工作应对雾霾红警
创新微信群工作法 工作效率提高解决人手不足难题
上周六,北京再启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也是12月内第二次启动红色预警。对于通州城管分局北苑执法队的陈晓熠来说,这意味着他再一次“说话不算数”,没法陪五岁的儿子过周末了,因为红色预警期间,北京城管系统也启动最高级别执法,须出动100%执法力量,对施工扬尘、道路遗撒、露天焚烧、露天烧烤以及无照售煤等多项违法行为进行执法检查。
陈晓熠和妻子都是城管队员,这也意味着红色预警期间,将是这个家庭最忙碌的时候,已经无暇照顾孩子。北京青年报记者在此次红色预警期间,跟随通州城管分局北苑执法队记录了这些一线城管队员最真实的执法生活。
红色预警前一天跑三趟工地
“红色预警是12月22日早上7点开始,不能说我7点再去布置和检查,得把工作做在前面。”22日早上不到7点,北苑执法队副队长王贺龙早已到岗,安排夜班人员休息后,便开始在辖区内巡视。
走进北苑一处建筑工地,施工地面都已经铺上了厚厚的绿色苫布,北青报记者看到这里并没有工人在施工,整个工地静悄悄的。王贺龙用手指了指地面说:“这是昨天下午来督促时我一起帮着盖的,第一次红色预警时,这家工地想拖着不盖,我们碰了好几次软钉子。”
原来,第一次红色预警时,这家工地因为想赶工期就偷偷施工,虽然不搞大面积施工,但是也不完全停工,关起门来施工。王贺龙带着北苑城管队队员在红色预警实施前几次找到工地,都碰了软钉子,“笑呵呵地说马上盖,马上停工,等走了就偷偷摸摸再干,一来二去好几回。”
后来,王贺龙让队员用手机录下了对方施工的证据,并拍了照片,按照规定对这家施工单位处以2万元的处罚,施工方终于老实了,还主动更换了已经破旧的苫布。22日上午,有施工人员指着地面的苫布对北青报记者表示,“这是上次雾霾时更换的最好的苫布,您看这个孔多小,尘土肯定出不来。”
“21日一天,我们就把辖区内的工地和施工地点跑了至少三遍,确保停工和苫盖,可以说红色预警前我们就已经很忙了,不过这也都值得。”
日夜巡查辖区内未出现露天烧烤
本次红色预警期间,特别是12月22日,通州的上空虽然有些雾蒙蒙,但是还能看到太阳,这也给城管人员执法带来了一些难度。王贺龙说:“因为有的人不理解,觉得还没有到重污染怎么就让我们停工了?特别是12月21日,红色预警开始执行前一天,我们去通知的时候,那天天很蓝,我们就一家家耐心地解释。”
在北苑南路,有三处道路改造施工,工人一开始不理解,在红色预警前还问城管队员,天这么蓝为什么要停工?于是王贺龙就耐心地反复给施工负责人讲解,并马上致电管理施工队的部门,要求其在红色预警当天必须停工,否则将给予上限处罚。“对方听到后非常配合,马上就给施工人员打电话,和我们一起进行苫盖工作。”
而对于一些辖区内有可能出现露天烧烤的点位,北苑城管队的队员也是日夜巡查,这次红色预警期间,截至目前北苑分队辖区内未接到露天烧烤举报。王贺龙说:“一方面是巡查力度大,另一方面是现在通州行政区内禁止露天烧烤,近两年打击力度很大,原来的露天烧烤点位都已经进屋,并安装了净化设施。”
“作为一线执法人员,我感觉这次红色预警非常及时。”王贺龙坦言,因为遇到雾霾天城管队员就要奋战在一线,所以家人也十分关注空气质量。“不论从数据上,还是从直观感觉上,这次红色预警期间雾霾情况都没有上次红色预警时严重,所以说提前采取措施是很有效果的。”
创新微信群工作法效率提高一倍
北青报记者看到,王贺龙在巡查辖区内工地时,不时用手机对该工地苫盖情况进行拍照,并传到了一个叫“北苑人家”的微信群里。“这个微信群是在我们队长倡导下建立的,已经建了半年了,一开始实验了两个月效果很好,现在已经正式运用到了工作中,可以至少提高一倍工作效率。”
此时,在潞河医院路口,北苑分队队员陈晓熠和搭档薛磊正在蹲守,“这条路是我们辖区的主干道,如果有运渣土的大货车,走这条路的可能性最高。”陈晓熠在“北苑人家”微信群里的网名叫“小毛”,在蹲守一定时间后,他在路口用手机拍照后将图片传到群里。“我们发的图片,队里的内勤都会存起来并记录,这样工作起来效率更高,比如别的车组看到我们在这里蹲守,就会选择其他地点执法和蹲守。”
北青报记者看到,在“北苑人家”群里时不时会有执法人员上传照片,并汇报工作进展。“按照传统的工作方式,比如我们发现了一间店铺店外经营问题,我们在谈话后要赶回队里汇报,并做材料才能进行进一步工作,但现在只要发回照片和材料,队长第一时间就看到了,有问题也可以马上指导,一些手续方面的问题也由内勤来制作,我们就可以有更多时间在街面执法。”薛磊表示,通过北苑分队自创的微信工作法,至少将原有的工作效率提高一倍,“原来一般在外面执勤半天就得回来做卷,现在真是一整天都在街头了。”
“微信群”工作法解决人手不够难题
据了解,通州城管北苑执法分队包括队长在内,共有执法队员23人,这其中还包括4人夜班组和内勤人员,与整个北苑辖区比起来,这些人手显得捉襟见肘。“我们也是没办法,辖区大人手少,就自创了这种微信执法方式。”王贺龙介绍,最初分队是按照一人负责几个辖区来进行分配,队员每天能处理的执法数量有限,于是改为现在设置执法组专门对某一种或者几种违法行为进行治理,其他小组在巡视中如看到别的组负责的违法行为,也会拍照发到微信群,再由队长和内勤进行分配。
王贺龙说:“比如我看到某处有小广告了,就拍照发到群里,小广告组的队员自然会就赶来处理,同时小广告组成员看到某处为疑似违建,也会拍照发到群里,这样在街面上巡逻的人手就大大增加了。同时,各个小组的人员在处理自己熟悉的违法违规行为时,也更有经验更有效率,这也是北苑辖区环境治理越来越好的原因之一。”
最亏欠的是家人
“这几天都是早上7点就上岗,一下就盯到晚上6点,晚班人手不够还得补充。”“小毛”陈晓熠说道,现在上晚班的同事虽然累,但不会感到孤独,因为在微信群里经常会接到其他队员的嘱咐,偶尔还能有个小红包抢一下,“虽然挺冷挺累的,但是看到大家也都惦记着我们呢,就还是挺提神、挺有干劲的。”
红色预警期间,城管一线执法力量100%到岗,小毛和妻子都是城管队员,在不同分队。“本来我们说周末在家看孩子,但是红色预警来了,那我们肯定责无旁贷。”陈晓熠说,孩子这个周末都放在老人那里,老人身体也不好,血压一直偏高,但也没有其他办法。他说:“上周五接孩子的时候,我对儿子说,周末不能带你出去玩了,要加班,儿子只是哦了一声,就没说别的,其实我心里挺难受的,因为我知道儿子已经习惯了,觉得挺亏欠孩子的。”
据统计,截止到21日,通州城管北苑分队共出动执法人员60余人次、车辆15台次,对辖区内3处工地以及各交通要道进行了全天候巡查盯守,确保工地在雾霾红色预警期间全部停工,各道路无渣土、混凝土等流质物体运输车辆。
文/本报记者 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