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门源这五年:教育的丰收期

01.03.2016  10:30

  如果说城里娃三岁上幼儿园已成定律,那么走进门源回族自治县的各乡镇,同样可以发现,美观大方的幼儿园、早教点座座耸立,大批农村孩子争相入园,已经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让农村孩子和城里娃一样从小就享受到同等的教育是门源县“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工作之一。

  “十二五“期间,门源县积极响应大力实施教育布局的调整,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学龄人口变化、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等对学校布局进行重新规划,撤销、合并、扩建、新建部分学校,采取改制办园、合并办学、异地新建、改建扩容等措施,不断调整结构、扩大规模,使教育布局更加有利于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走进东川镇中心幼儿园,孩子们被崭新的桌椅设备和齐全的玩教具环绕着,教室里“标配”着大屏幕电视、电子钢琴、图书柜、保温饮水桶、消毒柜等,来到户外,平整的操场上有游艺器材供他们玩耍,孩子们享受的待遇跟城里幼儿园的孩子一样。

  可谁能想到,就在短短的几年前,东川镇没有幼儿园,孩子们一直都是跨过幼儿学前教育,直接进入小学学习,幼儿的教育问题一直困扰着孩子们的父母。

  如今,他们没有了这种“上学难”的烦恼,新建起的这所公办幼儿园位于东川镇中心地带,毗邻村委会,利用教育布局调整当地小学富余校舍建成。东川镇中心幼儿园主要招收4到6岁的幼儿进行大中小班的教育,目前设有3个学前班,学前3年幼儿入园率达到100%,今年招收幼儿已达到了108人,学龄幼儿入园率达到了100%。

  东川中心幼儿园园长马晓燕深有感触:“从没有正规幼儿园到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教育布局调整后我县开办的一村一幼,使得农村的幼儿也享受到了跟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

  “十二五”以来,门源县教育事业规划总投资5.86亿元的教育布局调整工程全面完工,全县中小学校由119所调减为16所,学前教育初步形成了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示范,农牧区学前教育走教点同步发展的格局,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协调发展,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扎实推进,高考上线率列全州第一,“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检。

  教育布局调整让学校的教学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建成绿地、室内运动馆和塑胶跑道等设施满足学校教学比赛活动,各项办学条件已经达到青海省一流建设的标准要求。班级全部实现多媒体教学“班班通”,公共场所全程全时段视频监控。学生的住宿条件、学习环境等都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国家实施营养餐以后,学生的生活补助得到了提高。

  为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门源县布局调整分城乡两步,本着“科学布局、先建后撤、循序渐进、均衡发展”的思路,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不搞行政命令一刀切,对生源匮乏的农村教学点进行整合。实现了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科学撤并、平稳过渡。

  教育事业是永恒的朝阳事业,过去的五年是门源县着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发力期”,也是大力改善教育民生、为人民群众带来诸多实惠和获得感的“丰收季”。(孙肇明 祁志新)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