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挑战,引领工业经济新发展——走进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系列报道之一
当前,我省同全国一样,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也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特殊困难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全省各地把“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根本要求,全力稳定增长,加快结构调整,狠抓改革攻坚,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结合实际,抢抓机遇,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发挥比较优势,以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从即日起,本报开设“新常态新作为新亮点”专栏,报道全省各地有特色、有亮点的好做法、好经验,敬请关注。
从工业硅至多晶硅、单晶硅的生产问世,到盐湖资源提锂技术的成熟,到碳酸锂的批量生产,再到锂电池的充分利用,这样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几乎补齐。这足以证明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迈向了走特色化、高端化的高新技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绿色发展之路。
3月26日,当记者再次走进西宁市南川工业园区青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厂房时,仍然被这里的全自动铝壳电芯生产线所吸引,一身蓝色工装的工人们按照电脑操作步骤,正在忙碌着。
透过240米长的干净长廊,24道核心工艺流程尽收眼底,机器人在感应器的指引下,沿着指定路线避开障碍物完成任务。这条首个铝壳电芯生产线年产能达460兆瓦时,年产值16亿元。每天4吨磷酸亚铁锂可以生产2000个200安时的铝壳电芯,而这些电芯经过组装后又可以成为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生产铝壳电芯所需要的主要原材料来自同在南川工业园区的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磷酸亚铁锂,而泰丰先行的原材料来自800公里外的盐湖。
依托我省丰富的盐湖资源,从盐湖锂盐的提取,到动力及储能电池材料的制造;从电池单体及系统集成,到动力和储能电池在电动汽车及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开发区正在着力打造新能源电池行业全产业链。
省委书记骆惠宁指出,园区经济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在全国全省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要打造扩大开放带来的相对区位优势、产业关联带来的集约优势、深化改革带来的体制优势、规范服务带来的人文优势,善谋善做,建设现代化综合型循环经济试验区。
省长郝鹏要求,进一步发挥开发区支撑全省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支持开发区向特色化高端化发展,大力实施“双百”工程和重大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打造新材料、新能源、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特色化工、生物医药、藏毯绒纺等产业集群,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引领区、新兴产业聚集区、科技创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开发区定位明确,思路清晰。
“引领新常态,直面新挑战,实现新发展。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开发区积极落实帮企业、稳增长的各项措施,加强园区规划建设,加快培育特色和优势产业,努力化解经济运行和项目建设中的不利因素,保持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为全省工业经济稳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姚琳如是说。
依托一区四园,开发区加快推进煤基多联产、太阳能光伏、特色资源加工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基本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金属冶炼及加工、特色化工、高原动植物精深加工、藏毯绒纺、装备制造和新型建材及节能环保8大主导产业链条。这些产业链条的形成标志着西宁工业产业实现了集群化、规模化发展,西宁工业经济占据了全省半壁江山。
2014年,开发区逆水前进,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26.8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319.6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2/3强。上缴税金32.9亿元、比上年增长17.9%,进出口总额达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新增规上企业21户,规上企业达到169户。
“独木”变“森林”,就必须让“大个儿”更大更壮,让“小个儿”长大变强。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着力优化工业结构、培育优势产业,“拉长”现有支柱和优势产业,对支撑我省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记者在甘河工业园区青海鲁丰鑫恒铝材有限公司看到,12条连铸连轧生产线和一条高精铝板带生产线全线运行。公司总经理郭茂秋说,公司围绕青海丰富的铝产业资源,延伸产业链,实现高精深加工。去年铝箔产量达14万吨,产值20亿元。2015年有望达到销售额50亿元。目前公司已占据国内药箔市场80%、全球家箔市场50%的市场份额。
甘河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园区一直在围绕我省传统优势产业特别是铝产业,谋划和引进铝精深加工企业。现已引进鲁丰鑫恒高精铝板带材、宝利华高端轮毂及铝合金精深加工等铝材加工项目。预计到今年底,铝的下游产品加工产能达150万吨。
过去的一年,开发区实施了多晶硅冷氢化改造、电解铝双阴极钢棒节能改造、铁合金烟气净化利用、蒸汽凝液回收、余热发电等重点技改项目54项。组织园区企业实施了68个环保整治项目,对长期排放不达标的西部锌业等9家企业进行了停产改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2%以上。
园区光伏制造、藏毯绒纺、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等产业实现重组整合,电解铝延深加工产能达70%以上。高新技术、科技型企业达105户,高新技术企业完成产值148亿元,比上年增长86%。园区创业园和孵化器建成面积达32.5万平方米,入驻各类中小企业281户。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达417.6亿元,同比增长21.3%。实施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建设74项,完成投资76.8亿元。
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站在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上,开发区适应新常态,好戏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