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就是我们的家!”

03.05.2016  10:52

  青海新闻网讯 5月1日一大早,地处海南藏族自治州腹地,跨越黄河天堑的尕玛羊曲黄河特大桥施工现场,在朝阳的映衬下迎来了繁忙的一天。

  抬头仰望124米高的跨河主桥,施工人员的身影小得几乎只能靠他们头上鲜艳的安全帽才可以辨认出来。林立的桥橔之上,只见塔吊机盘旋,挂篮预压和悬臂施工正在紧张进行中。

  “现在正是青海的黄金施工期。为了赶在9月底前实现大桥贯通的目标,每天上午7时,我们的施工人员就乘坐电梯出工了。天气好的话,晚上一直要干到7:30才收工。”承担尕玛羊曲黄河特大桥施工任务的正平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经理蔡进旺告诉记者。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咱们也不给大家放一天假呀?”

  “工期紧,哪里有工夫休假。前两天同学们还打电话约着,说是‘五一’出去转转呢。但工地上实在是忙得脱不开身。”

  听着记者和蔡进旺的一问一答,站在一旁的青海省公路工程咨询监理处的刘卫国发话了:“我干路桥20来年了,基本上就没有过节假日,也都习惯了。就说每年的春节,我大多是腊月二十七八才能赶回陕西老家,都是吃现成的,一点也帮不上家里的忙。有时,连十五也过不了,就赶着回工地了。想想这么多年抛家别子,我连批评孩子的底气都没有。”

  “对建设者来讲,逢年过节与家人团聚确实不现实。我们每年从3月份进场,到12月底才能回家。为了工作,我现在连孩子还没要上。”长期与妻子两地分居的苏交科集团唐尕黄河特大桥项目部桥梁工程师李云说。这位曾参与过青海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一期建设的江苏小伙告诉记者,干工程太辛苦,经常是大半年见不着亲人的面。

  “过节不过节,感觉都一样,工地就是我们的家。”韩敦,这位人长得跟名字一样般配的有着34年工龄的老交通,用因感冒迁延不愈而发炎的低哑嗓音说道。

  “我修过青藏公路最艰苦的唐古拉山垭口路段,干过省道西久公路的业主,也荣获过‘青海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但这些全是过去式。作为青海境内在建规模最大的钢筋混凝土桥梁,如何确保在安全施工的前提下兼顾工程质量和进度,对我们的挑战是巨大的,有时压力大得连觉也睡不安稳。”

  韩敦是青海省公路建设管理局派驻唐尕黄河特大桥的项目办主任,据他介绍,全长2418米的尕玛羊曲黄河特大桥,是青海目前在建墩柱最高、跨径最大的黄河特大桥,主桥最大墩高111米,相当于34层楼高;主跨5×120米,主桥钢构连续箱梁730米,集“高、大、难”于一体。在600多名建设者的科学组织和精心施工下,目前大桥的质量、安全、进度等都在可控范围内。

  正午时分,记者来到尕玛羊曲黄河特大桥引桥桥面模板拼装现场。冒着共和盆地里刮来的罡风,几十位男女施工人员正在忙着电焊、打钻、灌浆。

  “业主和公司对我们好得很,从来没有拖欠过我们的工资。尤其是正平公司,工程修到哪儿,我们跟到哪儿,施工队的人每年都能从公路施工中挣到少则三、四万元,多则四、五万元的工钱。为了让我们过好节,公司还给大家每人发了50元的节日补贴,还提前送来了肉菜。今天收工后,我们要好好聚一聚。”来自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施工队队长梁全高兴地说。

  风餐露宿,四海为家,这就是公路建设者们的日常写照。而透过他们发自肺腑的只言片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他们作为一个普通人所具有的人情牵绊,也更加体味到了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如同万丈高楼平地起,他们愈是平凡,就愈是显得伟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