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达被指陷入恐慌 或将涌现“一千个本 拉登”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伊拉克南部的国际石油公司18日纷纷宣布撤离人员,这是该国局势急剧恶化的重大标志性事件,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在伊石油投资面临危险。伊拉克总理马利基整肃军纪更换数名军方高官,并征召200万人反击“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S)”,但伊国内外大多数人的心仍在悬着。ISIS已逼近首都巴格达60公里处,巴格达市民开始囤粮、准备逃离。
18日,伊拉克电视台报道称,5000名伊朗敢死队员已进入伊拉克“保卫圣城”。巴格达物价飞涨,许多人在准备逃离,7月15日之前飞往邻国的机票已然售罄,政府军在巴格达郊外已经挖下战壕作为“最后一道防线”。
“ISIS的兴起是一个全球肿瘤。”爱尔兰《独立报》18日报道称,伊拉克驻美大使鲁克曼在美国对多家媒体发出了“绝望的求救”,他称如果国际社会不能有效协助伊拉克政府应对,那么将导致出现“一千个本·拉登”,因此,“这个SOS(紧急求救信号),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而是为了整个地球”。
美国总统奥巴马17日会见国会4位大佬,商讨应对伊拉克问题,此前他表示,不排除采取军事措施。在整个美国,“第三次海湾战争”是否会打响已经成了最热话题。国会山的一些议员主张动武,但大多数媒体对此持反对态度。美国Opednews网站的评论文章说,伊拉克就是一个绞肉机,美国不能将年轻的士兵送入虎口。
美国NPR电台17日写道,在一个美军2年半前撤离的国家,华盛顿到底有什么不得不保护的利益?总统没有说,但参议员格雷厄姆说,伊拉克正迅速变为对美袭击的新策源地,可能导致第二个“9·11”。该台称,在一些中东问题专家看来,这可能是夸大了。美国《政治家新闻》称,越南战争时期,一个问题曾缠绕美国人:我们为何而战?如今,这个问题再度缠绕美国。
如果美国对伊拉克采取军事干预,动员盟友也将非常艰难。17日,加拿大《多伦多太阳报》就刊登评论文章庆幸说,“很不错的是,我们没有在伊拉克。”新西兰广播电台18日称,该国总理拒绝回答是否对美国空袭伊拉克给予道德支持。
德国世界财经市场网评论说,“9·11”事件、越南战争的失败是美国现代历史上的两个“创伤中心”。现在,伊拉克危机将很快成为美国的“第三个创伤中心”。
(环球时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