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监督方式 增强监督实效——海东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专题询问

28.09.2014  13:33
核心提示:   专题询问是人大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的一项新措施。海东市人大常委会在今年首次开展的专题询问中,积极探索和丰富专题询问的形式和内容,在专项工作监督中收到了明显成效。  一、确定询问专题。选择什么问题

   专题询问是人大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的一项新措施。海东市人大常委会在今年首次开展的专题询问中,积极探索和丰富专题询问的形式和内容,在专项工作监督中收到了明显成效。

  一、确定询问专题。选择什么问题进行询问,关系到专题询问的效果。年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依据群众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选择了农村环境治理这个人人关心、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组织专题询问,具体活动由市人大农牧和环境保护委员会实施。二、制定工作方案。市人大常委会以监督法为依据,借鉴省人大常委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制定了专题询问办法和农村环境治理工作询问实施方案,为专题询问提供了明晰和可操作性的依据。

  三、营造舆论氛围。在组织开展询问活动的过程中,常委会高度重视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组织海东电视台、《海东时报》分别在重要时段及主要版面刊播各地农村环境治理的新闻消息,还请平安县政府县长在海东电视台做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经验介绍等。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营造了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

  四、充分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做好专题询问的前提和基础。今年5月,由市人大农牧和环境保护委员会牵头,组织常委会部分委员和省、市人大代表对全市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在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的带领下,调查组改变以往调研定线路、定参观现场的做法,采取随机抽查、重点检查、走访客户、倾听反映等方式,深入六县(区)29个乡镇55个村、5个宗教寺院和集市,走访农户108户,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向常委会提交了海东市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情况调查报告。同时,反复斟酌研究,确定了16个能够集中反映全市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焦点的询问“题目”,让询问的部门事先把问题搞清楚,并做好答复准备,为专题询问会的成功召开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五、加强组织协调。询问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并不是专挑政府在此项工作中的“毛病”,而是要通过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深入沟通和良性互动,推动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中有关问题的解决。因此,我们加强与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多次召开协调会,达到既交流沟通、又解决存在问题的目的。询问会上,16名询问人从不同角度进行有针对性的询问,市人民政府11个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作了认真负责的答复。副市长罗保卫就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做了表态性发言。询问过程中,有提问、有追问,有对以往监督效果的回应,也有对未来工作的中肯建议,有理解上的共鸣与认同,又不乏观点上的碰撞与交锋,从而营造了互动、热烈的民主氛围。2个多小时的询问会,海东电视台、《海东时报》全程报道,让广大群众全面了解询问会的进展以及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情况,实现了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的有机结合。

  六、持续跟踪问效,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专题询问不能停留于“问”的层面,也不应止于“答”的效果,而是要在一“问”一“答”中形成解决问题的共识,使各项推动措施真正得到落实。9月初,常委会还对市、县政府落实专题询问应答事项的情况进行了视察,并将于10月份听取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专题询问应答事项情况的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促进我市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