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市:德令哈市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情况

24.10.2014  10:48
      近年来,德令哈市将“菜篮子”工程建设作为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提高农畜产品附产值、提升市场供给水平、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大事要事来抓,坚持政府统筹、市场引导的原则,切实做好规模种养殖、良种引进、设施建设、市场对接等关键环节各项工作,“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采取的经验做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推进机制。市政府成立“菜篮子”工程领导小组,在市农牧局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市“菜篮子”工程进行统一规划和部署,及时协调解决“菜篮子”工程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组织有关部门做好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目标管理的考核、新增蔬菜基地验收、基地建设项目申报等工作。
      二是明确工作重点,加大政策扶持。按照“科学规划、区域布局、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规划布局和总体要求,建设新堉合作社、金丰公司、果园合作社等为重点商品蔬菜生产基地,并不断推进生产基地向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2014年,投资600万元“菜篮子”工程专项资金,对洋嘉公司和圣牛合作社进行重点扶持;投入各类扶持资金200余万元,实施规模化养殖建设项目,对全市种养殖企业、大户、合作社进行扶持。
      三是强化宣传指导,实施科技兴农。扎实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14年,通过选派技术人员组成宣传培训小组,深入各乡(镇)街道,采取集中培训、发放宣传材料、播放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农民传授农牧业科技知识。年内,共举办各类理论和技术指导培训班49期,培训农牧民2860人(次)。
      四是积极引进良种,做好市场对接。积极引进新品种,生产反季节草莓、西瓜、葡萄、油桃、平菇、双孢菇等无公害水果蔬菜30余种。完成萝卜杂交引种试验60亩,蔬菜集约化育苗100万株。果蔬生产布局趋于科学合理,品种结构搭配不断优化。在全市设立了10家平价农副产品店,对本地蔬果销售、平抑市场物价和保障市场供给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是突出规模效益,强化项目建设。严格按照全市建设总体利用规划的要求,流转柯鲁柯镇草场1800亩建设德令哈市养殖园,大力发展养殖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万庄公司建设光伏与设施农业相结合的蔬果种植项目,完善产业链条,探索发展低碳、绿色的循环农业。
      六是争取补助资金,加强设施农业建设。2013年底,德令哈市累计建设日光节能温室5571栋,现有温室4007栋(废弃和拆除1564栋),其中,集中建设3819栋(种植2819栋),分散建设188栋(种植181栋),闲置30栋。2014年争取项目补助资金1100万元,截止目前,新建温室1000座主体已全部完成,其中扣棚800座,使用160座,另改造旧棚350座。
      二、取得的成效
      通过发展农牧业生产合作组织、加大财政补贴、引进优良品种、增加蔬菜种植面积等举措,提高了蔬菜产量、扩大了蔬菜供给、平抑了蔬菜价格。全市现已建成3家大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2个柴达木福牛产业基地,畜用暖棚2550座,畜禽养殖场65家,截止目前,25家畜禽养殖场已通过标准化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