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2015年经济运行情况

21.02.2016  16:39

2015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国内经济进入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的形势,我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发展目标,全面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全市经济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优的态势。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31.62亿元,增长10.9%,占全省比重46.8%,较上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7.46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543.47亿元,增长12.6%,其中,工业增长12.7%;第三产业550.69亿元,增长9.0%。 从贡献率看: 第一产业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为1.4%,拉动经济增长0.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为64.1%,拉动经济增长6.9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拉动6.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34.5%,拉动经济增长3.76个百分点。 从结构看: 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4年的3.5:49.8:46.7调整为2015年的3.3:48.0:48.7。

   一、农林牧渔业

  我市通过不断加大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兴建基础农业设施,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农业生产实现了平稳增长。 一是农业生产保持稳定。 2015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0.27亿元,增长5.4%;实现增加值37.85亿元(含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5.3%,其中:农业实现增加值18.54亿元,增长5.4%;牧业实现增加值18.41亿元,增长4.6%。 二是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数有所提升。 全年主要畜产品肉类产量77582吨,增长3.1%,其中猪肉产量36416吨,增长2.9%;牛肉产量25534吨,增长4.6%;羊肉产量11679吨,增长0.7%。禽蛋产量12370吨,增长17.0%。奶类产量155084吨,增长4.0%。大牲畜存栏38.96万头,增长4.6%,其中牛存栏35.36万头,增长5.6%;羊存栏93.05万只,增长5.4%;猪存栏37.12万头,下降1.1%。

二、工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7%。主要特点: 一是 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工业增幅较大。 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6.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1%,比重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装备工业增加值增长23.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1.2%,比重提高1.4个百分点。 二是轻工业发展步伐继续加快 。全市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增长20.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6.6%,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61.8%,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7.9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0.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3.4%。 三是股份合作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 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2.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2.2%,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0.4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37.7%,增速高于全市25个百分点。 四是园区工业支撑作用明显。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4%,高于全市5.7个百分点。其中,东川工业园增长24.7%;生物产业园增长21.4%;甘河工业园增长11.2%;南川工业园增长17.2%。 五是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升多于降。 单晶硅4740858千克,增长64.2%;多晶硅11103519千克,增长43.9%;铝材85.60万吨,增长55.0%;中成药1804吨,增长0.1%;钢材113.59万吨,下降14.0%;改装汽车2363辆,增长7.0%;服装612万件,增长0.7%;水泥663.78万吨,增长12.5%;电解铝175.98万吨,下降11.9%。 六是企业经济效益仍待提高。 截至12月底,248户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3.24亿元,下降4.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为亏损36.48亿元,增长1.4倍;亏损面达32.3%,较上年同期扩大2.8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95.95亿元,增长10.1%,占全省比重39.7%,比上年回落了0.8个百分点。其中,市属固定资产投资1055.58亿元,增长18.2%。主要特点: 一是一产投资增长较快。 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3.54亿元,增长16.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89.31亿元,增长11.3%,其中:工业投资完成500.57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53.10亿元,增长8.7%。 二是国有投资力度加大,民间投资占主导地位。 全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605.17亿元,增长25.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46.7%;完成民间投资690.78亿元,增长1.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53.3%。 三是基础设施主要行业投资快速增长。 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65.27亿元,增长4.4%。其中:电力、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8.1%,信息传输服务业增长8.5倍。 四是房地产投资稳步增长。 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80.43亿元,增长13.6%;商品房销售面积311.86万平方米,增长2.0%;商品房销售额179.58亿元,增长2.1%。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1.94亿元,增长11.6%,占全省比重66.9%,比上年回落了0.5个百分点。主要特点:一是城乡市场协同发展,乡村快于城镇。城镇实现零售额423.49亿元,增长11.3%;乡村实现零售额38.45亿元,增长14.5%,高于城镇3.2个百分点。二是零售业有力推动消费品市场。零售业完成327.77亿元,增长11.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71.0%,贡献率达68.3%,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9个百分点;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10.93亿元,增长14.2%;住宿业实现零售额7.35亿元,增长5.7%;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5.89亿元,增长6.6%。三是各项消费稳步增长。在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的25个大类中,粮油食品类、烟酒类、化妆品类、药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势头强劲,分别增长了25.7%、39.1%、31.1%和33.7%,家具类增长幅度较大,增长了83.7%;中高端消费中的金银珠宝类小幅增长,增长1.2%,汽车类消费增长稳定,增长10.3%。与消费结构升级相关的通讯器材和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快速增长,增速分别为18.8%和10.6%。

   五、进出口

今年以来在全球经济总体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环境下,我市对外贸易发展进入新常态,出口保持增长,进口总值下降。从海关统计数据看,2015年,我市实现进出口总值114.10亿元,增长16.3%。其中:实现出口总值98.46亿元,增长47.8%;进口总值15.64亿元,下降50.3%。

六、财政收支

全年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4.79亿元,增长13.0%,占全省比重35.5%,比上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80.03亿元,增长12.9%。社会民生类支出仍然是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35.1%、公共安全支出增长18.0%、教育支出增长17.9%、科学技术支出增长6.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2.1%、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22.4%、节能环保支出增长5.7%,城乡社区支出增长55.8%,财政预算支出中八项支出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9.2%,增长27.3%。

七、金融

  2015年我市金融机构资产规模持续扩大,各项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平稳增长。年末西宁地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548.43亿元,比年初增加435.20亿元,同比增长13.8%,存款余额占全省存款余额的68.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160.33亿元,比年初增加66.19亿元,同比增长6.0%;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308.75亿元,比年初增加366.81亿元,同比增长32.8%;广义政府存款余额1032.36亿元,比年初减少30.14亿元,同比增长1.2%。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095.93亿元,比年初增加767.71亿元,同比增长23.1%,贷款余额占全省贷款余额的82.1%,贷款增加额占全省贷款增加额的94.1%。其中:住户贷款余额307.34亿元,比年初增加44.42亿元,同比增长16.9%;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3788.51亿元,比年初增加733.21亿元,同比增长23.6%。

八、居民收入

我市积极实施多项惠民政策,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42元,增长10.1%。分城乡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32元,增长10.2%,高于全省690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65元,增长8.7%,高于全省932元。

九、物价

1-12月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2.5%,涨幅较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12月我市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6个百分点,涨幅较上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同比上涨2.2个百分点,涨幅较上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2015年全市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圆满收官。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市经济形势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今年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131”总体要求,实现“12315”总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风险挑战,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努力构建适应新常态的动力体系,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2015年西宁市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2015年

2014年

完成数

增速(%)

完成数

增速(%)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131.62

10.9

1065.78

13.5

     其中:一产

亿元

37.46

5.3

37.75

5.4

        二产

亿元

543.47

12.6

530.89

16.8

        三产

亿元

550.69

9.0

497.14

9.8

工业增加值

亿元

-

12.7

-

17.3

  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

12.7

-

17.3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295.95

10.1

1176.61

27.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461.94

11.6

414.09

13.3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亿元

94.79

13.0

83.88

25.0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亿元

280.03

12.9

248.14

19.5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5232

10.2

22903

9.5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865

8.7

8157

12.1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