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茧成蝶” 长江源村岗巴布民族手工艺品加工专业合作社的嬗变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 惠海珍 报道)“刚从云南香格里拉回来,那边的合作社邀请我过去,相互交流一下手工编织、合作社发展的经验,这次我也学习到不少那边的好经验!”海西州格尔木市长江源村岗巴布合作社的“掌门人”三木吉兴致勃勃的说道。
现在的三木吉已经是长江源村的“名人”了。“搬迁下山,不知道做什么,后来三木吉让我凭借祖辈传下来的编织手艺来技术入股到合作社,先开始每年分红2000元还高兴地不得了!现在我一年能有四万元的分红呢!”“在合作社里的日子,三木吉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我们妇女也能闯出一片天地!我一边在合作社进行手工编织,一边和几个妇女一起开了一家藏式餐厅,现在生意还挺好,这样下来,我一年能赚六七万元呢!”一提到她,村里的藏族妇女们都有说不完的话题。
三木吉组织成立的长江源村岗巴布民族手工艺品加工专业合作社由最初的3人发展到了17人,每个社员每年的分红达到了三四万元。
说起合作社的发展,三木吉坦白的说:“说实话,合作社这么快速的发展也是我没有想到的!合作社刚起步时,我啥也不懂,社员就3人,那时候就想着能赚点钱,不要亏损就行,什么合作社的未来发展,都没想过。国家对我们农牧民的政策好啊,给我们技能培训,让我们出去参观学习。现在的我一年要出去学习好多次,开阔了眼界不说,我对合作社的未来有了科学合理的规划。”据悉,现在村里很多妇女都想加入到岗巴布合作社,但是三木吉表示,不能盲目的扩大社员,虽然她想让大伙致富,但是靠合作社的藏式编织和其他手工艺品的销售,收入较为单一。“这两天,刚租了几间房子,准备发展一间藏式餐厅,让合作社走上多元化的发展之路,趟着水过河吧,希望通过多种经营来带着藏族妇女们共同致富!”
在合作社的藏式餐厅内,记者看到成员们正在有说有笑的制作藏式点心。据三木吉介绍,他们的藏式餐厅和其他的餐厅不一样,不光经营藏式餐饮,最重要是的做藏式点心,并且可以将点心做成真空包装,游客们可以购买、带走。
在餐厅的隔壁,是三木吉新开拓的手工艺品的编织工作室,社员们都在编织“绑马带”,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最近有个客户订购了30条绑马带,就是勒紧马肚子的宽绳子,大伙都在赶制呢!”三木吉说道。
合作社开办之初,由于资金紧张,没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和加工车间,三木吉就把自家的房子腾出来,作为产品展销厅及办公室,成员们编织就在院子里进行。今年,为了扩大经营,三木吉和成员们商量后租了几间房子,作为藏餐厅和编织工作室。平时,成员们按照分工,有的编织,有的做点心、照看餐厅。“有了这间工作室,姐妹们再也不用吹日晒了。政府和唐古拉乡镇给合作社大力的支持,给我批了空地、资金专门用于合作社的发展!我们镇上要大力发展旅游业了,还要打造特色小镇,我们合作社也要紧跟发展的步伐,好好经营、吸纳更多的妇女进来成,让她们人人都成为‘股东’,年终都能拿到分红,共同成为三江源区生态畜牧业转型的致富主力军。”
近年来,长江源村党支部开展的“农牧民党员带头创业致富”活动,将培养农牧民党员创业致富能手纳入到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培养一批有知识、有技能、有创新的农牧民党员致富能手;培养在文化、旅游、农家乐等产业经营的农牧民党员成为产业大户,树立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党员示范基地,从而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投入到各类创业致富项目中来。在带动农牧民群众致富的同时,提升文化旅游服务功能,着力打造“长江源头生态第一镇”的高原旅游文化品牌。
如今的长江源村,大伙们比发展、比和谐,帮后进、赶先进,形成了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好局面。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雪域高原上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