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8藏毯展】藏毯展上都有啥 带您去逛逛
青海新闻网讯 2018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精品荟萃,亮点纷呈,本报记者带您一起逛展会,帮您发现和梳理展会亮点。
A馆:VR技术遇见百年古董地毯
一百年前的古董地毯您见过吗,用VR眼镜看地毯设计风格您体验过吗?6月2日开幕的2018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聚集了国内外的精品毯子,尤其是青海国际会展中心A馆中国馆里精品荟萃,不容错过。
VR技术首次登陆藏毯展
“我喜欢淡蓝色的毯子,点一下替换就可以了是吗?”在A馆,市民张女士戴着VR眼镜体验地毯铺设在家中的效果。这是今年藏毯展上的新亮点,我省藏毯企业首次将VR技术和地毯结合在一起,通过VR展示让客商体验不同的设计风格。
“是的,有多种款式的地毯可以点击替换,就能立刻看到铺设在客厅、卧室、书房中的效果。”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行政副总刘生敏回答。她说,“今年,我们主要展示企业的设计理念。我们有几款不同的设计风格,客商通过VR眼镜,可以看到客房、卧室、书房、餐厅等不同功能区都有不同设计的地毯风格,客商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替换不同的地毯来看铺设效果。”
利用VR技术展示设计风格,这在藏毯展上还是首次,吸引很多客商、市民体验。通过VR眼镜,可以看到一套房子的客餐厅、书房、主卧、次卧、储物洗衣间等功能区,里面都铺设了不同的地毯,体验者可以360度的视角来体验房屋设计风格。
一百年历史的古董地毯亮相
在A馆正中间的精品展示区内,一块6.8米×5.17米的大型手工编织地毯格外抢眼。这块以红色为主、上面满是人物、动物、花卉、几何图案等丰富秀美的地毯来自伊朗,在众多2米×3米的地毯中,它算得上是一个大块头了。然而,鲜少有人知道这块地毯已经有着100岁的“高龄”了。
这块古董地毯是由伊朗地毯商尼沙泊瑞家族收藏的,为了参加今年的藏毯展,尼沙泊瑞家族的拿舍·尼沙泊瑞先生带来了35块古董毯子来参展。他说:“经过数年在中国经商发现,中国市场对古董及半古董波斯部落地毯已经产生了浓厚兴趣,但缺少关于这种材质的信息。本次展会期间,尼沙泊瑞家族与英国的一家杂志社联手,第一次在中国展出一系列波斯部落地毯。”
在这块“大块头”的古董地毯周围,还展出了三十多个较小的伊朗地毯和马鞍袋,它们的“年龄”随便拿出来一个都超过半百,其中,最古老的是一块1.8米×2.83米的卡什凯地毯,编织年代是19世纪晚期。
在A馆精品展区内除了35个古董地毯和马鞍袋的展示外,还有一顶用木棒搭建、有着草席围栏、铺着地毯的凉棚吸引了众多客商和市民。这是参展商搭建的伊朗地毯编织工人工作的场所,据参展商介绍,伊朗的地毯编织工人每天都会坐在这样围起来的凉棚里编织地毯。
B馆:国际展台多现中国文化
6月2日,青海国际会展中心B馆国际精品地毯馆,来自德国、伊朗、土库曼斯坦、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蒙古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展商们向前来参展的采购商和游客热情地介绍着各自的产品,现场热闹非凡,人声鼎沸。
一进展厅,门口的机器人“芳芳”就吸引了不少游客和媒体的眼球,“你好,请问需要什么帮助?”在悦耳的女声引导下,仅需几次触控,翔实的藏毯资料和工艺简介就能一一呈现在屏幕上。“这是我们的服务型机器人,不光能向游客讲解展品,还能记住你的脸,主动跟你打招呼。”一旁的工作人员介绍。
同样正在解答观览游客疑问的,还有来自伊朗的客商麦迪。身为自家产品的设计师,麦迪在介绍产品时显得非常自豪,他说,这些纯手工羊毛编织品,经过当地工匠的精心加工,已经成为了一件件艺术品。在麦迪手上,一块纯手工编织的《青海湖》挂毯,在展现青海湖美丽的自然风光的同时,也无不说明着设计者对青海风土人情的了解与熟悉。
B馆展厅中,无处不在的中国元素已经成了一道夺人眼球的风景线,随着“一带一路”深入人心,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所以把中国文化融入自家产品也成了麦迪和他的公司闯入中国市场必备的“法宝”。在麦迪的展位上,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一块万里长城的风景挂毯,蜿蜒不绝的长城在葱郁的山体上起伏,极富立体感。麦迪介绍,这块名为《长城》的大型挂毯,是历时一年半才编织成的,光是寻找设计灵感就用了不少时间。
同样是挂毯,第五次参加藏毯展的印度客商阿里则带来了原汁原味的印度风情地毯,纯色调单花纹的毛毯,简约朴素而不失异域风情。此外,德国厂商带来的工业气息浓厚的几何图案地毯、充满万马奔腾和狼图腾元素的蒙古国挂毯……各国厂商带来的地毯各具特色,让前来参观的游客大饱眼福,享受到了一场极富文化气息和异域特色的精致盛宴。
C馆:帐篷、蒙古包让客商体验牧民生活
走进地毯实体体验馆,这里不同于精品馆,展馆里不全是精美的地毯,还有牧民生活的帐篷、蒙古包、“牦牛”,还有奶茶糌粑,仿佛置身于草原上。
C馆分上下两层,一楼是体验区,共有海西、果洛、玉树、黄南、海南、海东、西宁七个展区;二楼则是国内外精品手工艺品区,唐卡、玉器、服装、配饰、特产等应有尽有。
一进入一楼展区,果洛体验馆门口摆放的牧民、牦牛以及马的标本格外引人注意,一些前来参观的市民纷纷在此处拍照合影。中间宽阔区域里,几名藏族妇女坐在地上忙着手中的活,她们向参观者现场演示了从羊毛到编织再到成品的全过程,让人直观地感受到原始地毯的制作过程。
两侧则是一些地毯工艺的衍生品,有各种类型的包、帽子等等,这些衍生品加入了不少潮流元素,原始的工艺加上现在流行的元素,让这些衍生品瞬间多了几分亮点。
展区最里面是一项很大的帐篷,地上铺着地毯,中间有灶台,灶台北侧是休息区,桌子上摆放着几种特色小吃,桌子两侧摆放着坐垫。这不是普通的坐垫,工作人员介绍说,牧民们把它叫牛皮袋子,外层包着牛皮,里面则是用青稞填充,这种牛皮袋子越多,象征着家庭越富裕。
果洛体验馆最大的特色在于把牧民的生活区直接搬到了展馆,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不用去草原牧区,就可以直观地感受牧民们的生活。
接着进入海西体验馆,这个区域被两个蒙古包占据,蒙古包实体馆里,通过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的特色挂毯和地毯,以及当地特有的生产生活用品和手工艺品,充分展现了牧民的牧野生活。除此之外,还有海西绿色无污染、有机特色农畜产品和民族食品等百余种展品。
C馆内七个展区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亮点,玉树展区的黑色牦牛毛帐篷、黄南展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藏式家具、海南展区独具特色的藏绣等等。一名工人正在现场绣制的《文成公主进藏图》深受参观者的青睐,临走时不忘拍下展区的一幅幅藏绣作品。
最后,走进有“中国藏毯之都”之称的西宁展区,这里的风格完全不同于其他几个展区,一股都市之风扑面而来,客厅、餐桌在精美藏毯装饰下,瞬间提升了家装的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