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让西沟有了新奔头

20.04.2015  11:53
核心提示:    “大家认真干,树坑挖大一点,把树根都展开,不要让驻村干部争取来的树苗不成活……”近日,当记者来到乐都区蒲台乡西沟村时,该村党支部书记李达杰正

    “大家认真干,树坑挖大一点,把树根都展开,不要让驻村干部争取来的树苗不成活……”近日,当记者来到乐都区蒲台乡西沟村时,该村党支部书记李达杰正给山坡上种树苗的群众打气。

  踏入春天的西沟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错落有致的房屋,吐翠的万木,忙碌的身影,宛如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静静地挂在山坡上。

  西沟村是蒲台乡最大的一个行政村,共226户,918人,其中70%是藏族,村民世代靠种植洋芋、小麦等农作物生活。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变化,劳务经济也成了一项重要的收入。这种生活虽算不上富裕,但也过得安稳。然而,随着前年年底驻村干部的到来,村子有了新变化。“他们的到来,不仅给我们带来了项目,也让我们有了新奔头……”谈起驻村干部,李达杰有说不完的话。

  为了提升村“两委”干部的工作能力,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快村庄经济发展,驻村工作组与西沟村党支部成立联合党支部,一同管理村级事务,开展支部活动。同时,深入群众中走访摸底,寻找西沟村发展之路。经深入研究,多方论证后,工作组决定将50万元的项目资金用于产业调整上,一个连片种植蚕豆的项目渐渐成熟。

  2014年,村里为每户分发蚕豆种子300斤,化肥270斤,西沟村1100亩连片蚕豆种植项目顺利实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蚕豆种植的喜获丰收没有让驻村干部白忙活,更没有让西沟村的群众失望。这项低投入、高产量、高收益的项目,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在蒲台乡出了名,许多蚕豆商贩上门收购,一时出现了“断货”的现象。伴随着项目的成功,各种扶贫项目接踵而至,手扶拖拉机、犁铧、旋耕机等农业机械化配套设施走进了各家各户。“去年蚕豆产量好啊,收入是洋芋的两倍,我们都愿意种蚕豆,有了这些机械,我们的蚕豆种植会更好。”80岁的村民窦明珠难掩心中的喜悦。

  据蒲台乡副书记龙成林介绍,像西沟村这样的村蒲台乡共有四个,每个村都在产业发展上有了新调整,带来了好效果。驻村以来,干部们绞尽脑汁出点子,不仅和村民一起干农活,还和村民同吃、同住,树立了驻村干部的好形象,赢得了村民的认可。“蹲不住就不能及时了解老百姓的心声,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更不能带领群众致富,驻村就没有任何意义。”龙成林感叹道。

  这个春天,绿了万木,暖了人心,也让山沟沟里的西沟村踏上了勃勃发展的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