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力推“5G服务”帮扶青年提速

30.11.2015  11:41

  袁方的创业路上,几乎每走一步都看得见团组织的身影。

  他创业的“第一桶金”来自团江苏省苏州市委连续举办7届的“创业姑苏”青年精英创业大赛,当时还是在校大学生的他获得三等奖和5万元奖金;后来,他和两名同学一起创办了网络科技公司,在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主办的第七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得金奖,他和小伙伴开发的手机软件“口袋校园”,也成为团组织力推的高校共青团工作网络平台……

  在袁方看来,自己这个“没啥背景“的草根青年之所以能获得快速发展,离不开苏州各级团组织的“一路相助”。在他眼中,团组织的服务不只“看得见”,更是很靠谱、“可触摸的”。

  打造“可触摸的”团组织正是团苏州市委近年来致力于“攻关”的“头号任务”。这项任务力推“5G服务”(G=Give/给)——给青年信心、给青年希望、给青年帮助、给青年欢乐、给青年力量,以此坚守好服务青年的“最后一公里”,让团的服务“提速升温”。

  整合社工机构服务力量引领青少年快乐成长

  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小学老师陈利坤,没想到会在社工上的一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上,取到“教育经”。

  课堂上,爱国、民主、敬业的“大道理”被化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身边小事,社工还组织孩子们“公投”产生“班级公约”,其约束力大大超出了班主任陈利坤的想象,“连平时最调皮的孩子,也严格遵守公约中上课不插话、不交头接耳的规定,即便是在其他老师的课上”。更让他有点“吃醋”的是,还有的孩子不只一次跟他打听:“下一节社工老师上课,得等到什么时候?

  作为“笑果”青少年服务体系建设升级的2.0版,今年团苏州市委布局在相城区等地试点推进“笑果”驻校社工服务,陈利坤所在的蠡口实验小学就是试点学校之一。通过整合青少年社工机构服务力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工课程为主要服务内容,把正面成长的理念引入试点学校,并同步开展相关个案服务,积极引导青少年快乐健康成长。

  此前,“笑果”青少年服务店已在苏州各个社区大面积覆盖,这个由团苏州市委精心为青少年打造的社区服务终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社工项目,活动课程都由社工组织设计。对于承接服务的青少年社工机构,由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考核评估,形成年度性评估报告,提出科学的改进意见,帮助青少年社工机构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

  实际上,基层团组织长期存在人手少、资源少、阵地少的问题,团苏州市委书记李朝阳认为,要搭建青年服务供需双方对接平台,就应准确把握市场化、社会化资源配置方式,把握共青团、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服务青少年的总体供给机制,来满足青少年群体多元化、多样化需求。同时,积极向党政、社会组织和市场借势借力,努力形成“党政出资源、共青团搭平台、社会广参与”的共青团青年工作新生态,才能引领青少年快乐成长。

  倒逼团干部突破旧思维定式和工作习惯

  不久前,一场关于如何更好对接青年需求的讨论在团苏州市吴中区委火热展开。

  一方面是找不准服务抓手的年轻基层团干部,另一方面是亟待帮扶却对团组织有“冷感”的青年社会组织,双方之间谈感想、聊困惑,不乏“唇枪舌剑”,但更多的是碰撞出如何“供需”服务的新火花。

  长期从事青少年公益事业的“蚂蚁力量”公益手工坊“坊主”曹天骏是个70后,但是参与他公益项目的志愿者,几乎都是90后大学生。从最初组织活动“喊破嗓子没人来”到如今的“一呼百应”,他向团区委建议,跟当下年轻人“打交道”,要学会跟他们玩在一起,多用微博微信联系,成为他们的朋友。

  他的建议让现场的不少基层团干部“脑洞大开”,一场讨论下来,团吴中区委书记朱艳的工作思路也更加明确:找准突出问题,把握青年需求,转变思维方式,密切联系青年,提高工作本领,做到两脚要紧紧站在青年群体之中,两手要积极为青年搭建舞台,两耳要密切倾听青年呼声。

  这是团苏州市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5G服务”亮品牌,“可以触摸”大家谈——思想大解放、青年大讨论活动中的一场小型讨论,今年9月至11月,苏州各级团组织都主动发起了3~5场这种碰撞思想、“脑洞大开”的青年话题讨论,共计开展活动343场,参与青年6189人,提出讨论自选命题182条,收到青年建言献策2079条。

  在共青团工作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活动的目标任务也显得更加迫切务实:要紧紧围绕“脱离青年”这一团组织的最大危险,通过大讨论找出当前团组织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倒逼团干部突破旧的思维定式和工作习惯,主动克服“机关化”“行政化”倾向,从“我要青年做什么”转变成“我为青年做什么”的工作思路。

  对于“曹天骏们”而言,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流碰撞,无形中拉近了自己和团组织的距离,从“冷感”变得亲近,“更实在的是,双方的需求对接了起来”。

  打造特色团建阵地给青少年构筑温馨家园

  “要是暑假没有补习班该多好,我希望多来参加社区的青少年活动”。在张家港市七里庙社区“七巧板”幸福家园的心愿墙上,一个来这里参加过活动的孩子写下了这样的心愿。

  这个幸福家园每周定期组织相关活动,有手工坊、小剧场,还有读书会、舞蹈课,而带着孩子们上课和游戏的,既有专业的社工团队,也有青少年党员志愿者。“大都是通过政府购买方式引进的专业社工项目,同时也挖掘培育居民骨干,带动孵化社区社会组织,从而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团张家港市委书记陈稳介绍说。

  在张家港市另一个社区的“悦善乐邻”之家,除了传统的手工、书画、音乐等活动和课程,新颖时尚的沙画课也被引进。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最受孩子欢迎的课程,每周的课程在社区微信群里一公布,基本上10分钟就被‘抢报一空’。

  这些社区都是张家港市“青春家园计划”的试点小区,这项结合该市动迁安置小区总量大、青年群体构成复杂等实际情况开展的团建工作,通过建组织、建阵地、打品牌的方式,针对就业创业青年、贫困学生、新市民子女等5类对象设置不同项目,在服务动迁安置小区广大青少年的同时,助推了城乡一体化。经过3年深入推进,已有30个“青春家园”落了地。

  不只是在张家港,类似的团建创新项目在苏州“遍地开花”,据统计,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开发区已成立区域共建委员会100个,建立综合性、开放式的青年工作阵地202个。“强化基层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指导各乡镇、街道重点打造一个服务对象明确、工作重点突出、有内容、有抓手的团建创新项目”也被团苏州市委列入每年的重点工作。

  “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在李朝阳看来,打造有鲜明特色的团建阵地,把团的工作触角延伸到青少年最需要的地方去,更像是在给青少年构筑温馨的家园,既推进了基层团组织的有效覆盖,也给青年成长发展增加更多力量。

  李朝阳认为,面对新常态下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新形势,打造“可触摸的团组织”,既是探索“互联网+共青团”的新模式,也是通过实实在在的服务让青年“触摸”梦想和温暖,“只有不断推动共青团职能具体化、手段网络化、动员社会化、工作平台化、服务专业化发展,才能切实做到‘5G服务’,给青年更多信心、更多希望、更多帮助、更多欢乐、更多力量”。

我省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Qhnews.Com
我省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7月14日至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