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 新作为 新亮点 工业:变中求新求进求突破

27.07.2015  11:27

   2015年,青海工业经历了近十余年来从未有过的困难与挑战,既要承受工业产品价格连续42个月下降和铁路运价、劳动力成本和服务业价格上升双重挤压,又要受制大量产品市场需求不足和部分企业发展信心不足的两个掣肘。

  困难在所难免,迎难而上只能让我们更强大!

  今年省委、省政府下先手棋,打主动仗,制定出台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的意见、支持工业发展稳定增长的新十项举措,全面启动万名干部入企服务活动,以新理念和新手段招商引资。盘点半年,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孕育,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长7.5%,6月当月增长8.8%,当月增速居全国第10位。经济新常态下,一条欠发达地区实现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新路径日渐清晰。

  青海模式引领绿色发展

  经济总量小但发展理念不落后,生态保护优先理念我们始终牢记在心。

  今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逐月提高,与此相对应的是同期工业用电同比下降6%,我省纳入国家考核的39个主要产品有28个单位能耗同比下降,下降面71.8%,降幅同比扩大27.9个百分点,此外,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8%,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3%,我省“十二五”以来首次实现“双下降”、“双绿灯”。这充分表明我省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初显成效,重化工业中的载能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绿色发展旗帜迎风飘扬,今天,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独具我省特色的一批循环产业模式已经形成。

  资源、产品、产业和区域间联动开发、循环利用、集群发展的柴达木模式;

  上下游联动、多产业共生园区循环发展的西宁模式;

  多产业融合、多产品循环利用园区的盐湖金属镁模式;

  多晶硅产业循环发展的黄河水电模式;

  资源开发利用闭合加工循环的盐湖海纳模式;

  产业板块联动、资源、能源互补共享的西钢模式;

  ……

  绿色、低碳、集聚、循环发展入心入脑!各级政府、各园区和企业,10个循环产业集群、5个千亿级产业基地已基本构建起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相互融合、园区错位发展的大循环体系。

  青海制造创新高端产业

  今年上半年,一组数据让我们信心大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产业和制造业分别增长25.9%、19.5%、18.7%、31.5%。

  支撑数据的拓日新能源、中电投多晶硅切片等项目改善了光伏产业“哑铃型”结构,泰丰先行锂电池材料月产能600吨,11月份达到1300吨后将是世界最大;康普药业沙棘籽油生产、春天药用5X极草扩能促进了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世界首台6.8万吨多功能模锻压机首根超长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试制成功;电子箔、蓝宝石晶体、铝基合金、镁基合金等产品规模稳步扩大,促进了制造业向高端发展。

  今年“青洽会”上,中航工业园、北汽集团整车装置、比亚迪新能源电池、中电投光热发电等一批项目成功签约,“青海制造”已经烙上高端产业的印记,将成为拉动青海经济由小变大、由大变强的新引擎。

  青海技术支撑行业先行

  抢占产业制高点,关键在于技术创新。

  截至目前,省级以上研发技术中心所在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2.5%,提高0.3个百分点,光伏产品检测平台、硅材料工程技术实验室、锂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成运转。

  今年以来,我省积极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重点行业开展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对标专项行动,硅铁单位电耗、吨铝综合交流电耗分别降至7800千瓦时、13700千瓦时,水泥熟料可比综合能耗降至118千克标煤/吨,部分重点产品技术指标到达国内领先水平。

  科技不仅成为支撑青海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构筑了青海吸引外来投资的产业洼地,在今年宏观经济环境更为复杂、严峻、趋紧情况下,中国惠普、比亚迪、碧桂园等强势企业“青洽会”签约投资超700亿元,随着北斗导航西宁生产基地、电动大巴汽车以及3D打印、石墨烯等一批项目落地青海,必将为工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青海步伐融合三化时代

  积极拓展“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发展以“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为核心的中国制造2025,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是我省工业的一个努力方向。

  西宁特钢、盐湖股份等企业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黄河水电在全球率先建成智能光伏电站,成为全球最大光伏电站数据应用中心。高端信息产业加快发展,首条藏文电子产品组装生产线投产,金联讯“智能蓝牙”产品上市,全国首个光纤产业循环经济项目青海中利光纤一期200吨预制棒及部分拉丝项目顺利投产,信息产业正在成为青海投资新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青海工业动力转换步伐速度在加快,产业发展从主要依靠重化工支撑转向多元支撑发展。大环境依然不容乐观,但青海工业正在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求突破。

  *基层回声

  产业对接让我们并肩前行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但面对这些困难我们力同铝业(青海)有限公司并不畏惧。”7月24日,力同铝业(青海)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金法满脸的自信。

  2011年1月力同铝业(青海)有限公司在甘河工业园区注册成立,2013年正式投产。在选址入驻园区时,力同就规划了利用周边三家电解铝企业所产铝水来进行生产的产业循环的发展路子。

  “企业发展需要每一环节的配合,不允许出差错是最低要求,我们企业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优每一个环节,降低成本,才能取得先机。”黄金法谈起企业的发展思路。

  他给我们算了一笔账,黄河鑫业有限公司、青海黄河水电再生铝业有限公司、百河铝业有限责任公司三家电解铝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铝水,原先这些企业只能将铝水降温后铸成铝锭卖给下游,从铸造到运输都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还对环境产生热污染。但力同入驻后这些铝水直接传送入企加工制造,省去了中间环节和费用,按每年提供15万吨铝水计算双方可各节约资金4500万元。

  去年,力同总产值40亿元,其中30%来源于对外出口,今年,力同所产铝制品市场需求强劲,产值还在大步提升。上下游对接不仅为力同减轻负担,还为力同提供竞争优势。“在当今的企业发展中每一分成本的降低,都将帮助我们击败一名竞争对手,众乐乐是我们的选择,大环境中市场前景不明朗但我们愿与兄弟企业抱团取暖、并肩前行。”黄金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