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青藏枢户”平添双翼
69年前,青藏公路建设者的身影。(资料图)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 樊永涛 报道) 如果把青藏铁路比喻为一条山脉,格尔木火车站无疑就是山的脊梁。
回望2006年7月1日,铁路工程建设者汇力千钧,在3500米的亘古河畔,竖起青藏铁路的丰碑——拉萨站。
时隔11年,2017年9月,建设者们再度擂鼓西进,开启青藏铁路建设的又一里程碑——格尔木火车新站……
搭建室内施工脚手架。
历史从这里转身
格尔木火车站——始建于1979年,是青藏铁路的二等站,中国大陆第一个高原铁路编组站减速顶自动调速系统,便设在此处。
伴随格尔木市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格尔木火车站年客流量已突破百万人次,运力达到极限。贯通藏、新、甘、川、青五省区铁路走廊,使格尔木成为国家西部交通枢纽及青海联系西亚、南亚的节点型门户城市,格尔木新站房建设由此提上日程。
2017年6月30日,原格尔木市火车站老站房被拆除,结束了其长达33年的使命,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2017年9月1日,格尔木新站正式开工建设,站房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总投资2.4亿元,是原站房面积的5倍,可同时容纳6000名乘客。
该工程由主站房、旅客进站天桥、站台雨棚、旅客出站地道及行包通道五部分组成,车站设3个站台5条到发线,是集站房、站前广场中转换乘功能区、配套商务(商业)服务区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是我省重大建设工程,也是格尔木有史以来市政设施建设中地方投资最大的项目,计划总投资6亿元。
作为“青藏枢户”又一重点工程,格尔木火车站站房改建工程不仅将为格库、敦格等重要铁路全线贯通奠基,还为格尔木市架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汇流国际陆港、构建青海副中心城市、加速融入“一带一路”平添双翼。
通过对施工场地全方位实时监控,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施工环节,现场进行纠正。
奋战在高原
多年来,作为中国铁路站房建设的主力军,中铁建工集团无数职工坚守雪域,在西北地区先后建成拉萨站、西宁站、兰州西站。
海拔高、气温低、温差大、空气稀薄、高寒缺氧、风沙劲舞、冬季漫长。建设者们不仅要面对严酷自然环境的挑战,更要面对横亘着的重重施工难题。
越接近他们,就愈发感受到他们必须直面的种种艰辛。项目经理王飞告诉我们,因新站在原址进行改扩建,站房地下管线复杂,多数管线还无法查明确认,导致桩基不能按照预期工期进行施工。为节省工期,工程只能采用人工开挖,还需调整桩基施工工艺,并增加4米人工挖孔。与此同时,为保障地下电缆的正常运行,施工人员采取人工挖方孔、垂直开挖方式,灌注了15公分钢筋混凝土护壁,才保证了正常放坡开挖。
把原有线路的行车安全作为第一要务,工程项目部为此还制定了专项施工方案,在铁路交叉道等必要地点,设置了照明、防护和警告信号,无论寒暑,不分昼夜,派专人守护,确保每一个关键区域的卡控。
在对施工区域周边住户的走访中,“文明”两字是老百姓点赞频率最高的词汇,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一条条缜密的合理化预案,屏蔽了噪声,清除了粉尘,确保了周边居民、商店、旅馆的正常生活和营业。
图为监测人员依据每天检测的PM数值及风力风向,确定施工动态环保指标。
新时代 再出发
69年前,青藏公路的建设者用生命阐释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69年后,青藏铁路的建设者引领时代进步的潮流——丹心未泯创新愿,白发犹残求是辉。
项目总工李剑对此有着深刻认知,面对创新这个时代命题,我们应赋予“两路精神”新的内涵,这就是——要有敢于“创”的精神和敢于“破”的勇气。
谈及科技攻关的突破,他感触颇深,咱们科研团队呕心沥血的付出,都基于“建筑信息模型小组”、“科研小组”和“质量控制小组”的建构,从而为新技术、新工艺的应运而生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们曾现场观摩了创建工程信息模型,专业人员在电脑上屏幕上展示了图纸审核、综合管线排布优化、精装修部分优化、方案论证和可视化技术交底、场景漫游动画,它们为施工决策提供了准确详实的数据基础。
更令我们称道的是,项目科研小组借助芬兰开发的钢结构详图设计软件,创建了进站天桥和屋面网架钢结构模型,细化了钢结构原材加工尺寸和精度,通过分析钢结构阶段施工受力情况论证方案可行性,明确钢构件安装顺序,更便捷地指导施工。
站在张贴于新站主体工程墙体上的二维码识别区前,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吕超通过手机扫描,做了一次运用二维码技术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施工验收的静态展示,并详尽阐释其意义所在,它涵盖了施工过程中的每道工序,细致到规范施工和过程验收责任到岗、任务到人,施工过程可谓是精益求精。
我们还目睹了工程项目部建立的“一卡通”系统,跟随作业人员持项目门禁卡进场,施工打卡、建立进出场信息、生活区就餐、购物、洗浴等人性化、标准化管理流程清晰,让我们咂舌的是,每名作业人员的安全帽上,都粘贴着本人的信息二维码,可随时读取个人施工信息和受教育情况,对作业人员的精细化管理由此可窥一斑。
铁肩担道义
2018年3月,郭应辉初到项目部,连续四个月,他都背着那个白色的电工包,里面装着图纸、卷尺和工程规范册,如影随行。120个日夜,他白天实地测量,夜晚攻读细则。以至于后来,在桩基钢筋加工区,主筋、箍筋和劲箍的外皮尺寸张嘴就来;在桩基成孔区,闭着眼睛,就能报出如何控制标高和计算成孔深度。我们打开他的电工包,里面依旧装着那张已经残破不堪的图纸,和那本每一张都卷了页的工程规范册,还有,那把掉了漆的钢卷尺!
尹铁军2016年4月来到格尔木南车辆段工程项目部,7月份开始进行格尔木南车辆段的工程控制网布置工作。控制网是为测量工程建筑物服务的,一是测量范围大,二是要求测量精准度高。
由于戈壁沙漠多以砾石为主,车辆进入会导致轮胎凹陷,140万平方米大的测量工作,尹铁军的测量代步工具只有双脚。这一年夏天,格尔木的平均气温25℃,当干旱和日照融为一体时,“曝晒”便成了格尔木的代名词。早8点到晚上8点,他背负20斤重的仪器,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进在戈壁沙漠中,平常一分钟60米的速度在戈壁沙漠中最多能走40米,每走一步沙子都会没到脚踝处,每走200米的距离就需要脱鞋清沙。一天下来,尹铁军的脸和胳膊被晒得通红,几天后就层层爆皮,一天流一次鼻血也成了常态。
尹铁军用双脚丈量着140万平方米的戈壁沙漠,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测量任务,对此,他颇具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许我踩下的每一个脚印,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足印。
这里是莽莽昆仑山下,这里是800里瀚海荒原,因为高峻,它缺少氧气,因为寒冷,它稀有物种,当年,为了建成青藏公路这条大动脉,平均每两里地,就有一个钢铁战士长眠于此,今天,“两路精神”依然在格尔木的每一名建设者心中传承着,它已成为青藏线永恒的“精神路标”。
图为建成后的格尔木火车站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