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拔穷根”2015年全省定点扶贫工作纪实
青海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务院扶贫办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我省突出发挥定点扶贫工作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加强组织协调,落实帮扶责任,开展督促检查,有效推动了定点扶贫工作扎实开展。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扎实推进
今年八月,在《求是》杂志的支持援助下,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的40余名师生共赴首都北京开启了一段充实而美好的学习之旅。历时10天的参观学习活动,使杂多的师生们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也增进了民族之间的友谊。多年来,《求是》杂志通过兴建希望小学、联系水电项目,对杂多县实施了卓有成效的帮扶,使昔日缺电少水、道路难行,城乡基础设施薄弱的杂多县脱胎换骨。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展业发展路子、增加农牧民群众自我发展的“造血”能力……今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为玛多县投入帮扶资金1080万元,主要实施藏系羊养殖、日光节能温室建设、旅游产品销售点建设、学校排水管网建设、电力设施建设及助残康复等项目。
与此同时,国家税务总局为平安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投入404万元帮扶资金,实施了节能灯、乡村文化广场、教育培训和慰问特困户等项目;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落实帮扶资金118.8万元,为贫困村小学新建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购置桌椅及教学用品,并为贫困家庭100名新生大学生每人发放5000元助学金,圆了他们的大学梦;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为乐都区投入帮扶资金100万元,在贫困村安装节能灯、太阳能热水器、修建文化活动室及购置化肥等项目。
援助从未停止,温暖无处不在。今年以来,13家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我省的1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共派出赴联点县考察调研干部51人次,投入帮扶资金2052.8万元,较上年增加100.8万元,主要实施了基础设施配套、特色养殖、规模化种植、公益性设施修建、学生营养餐补助、资助贫困生等项目26个。
省州县定点扶贫工作稳步推进
“穷在哪?为什么穷?当下怎么扶?今后怎么办?”10月初,按照省委统一部署,省人大常委会机关选派6名干部组成3个扶贫(驻村)工作组,前往海东市乐都区芦花乡本康岭、九架山和营盘弯3个村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开启了今年新一轮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
2015年,省、市(州)、县(市、区)共2991家定点扶贫单位共计为定点扶贫村投入资金物资近1.47亿元,引进资金近3.4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建设、扶持产业发展、技能培训等各类帮扶项目近700个。
省直机关124家定点扶贫单位定点帮扶39个县(市)115个乡(镇)的125个贫困村,共计投入帮扶资金物资8564.6万元。实施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建设、扶持产业发展、技能培训等各类帮扶项目82个,捐款捐物1546万元;引进项目资金近7200万元,实施各类帮扶项目132个;资助贫困生近5120人,举办各类培训班186期,培训贫困农牧民群众近5000人次,帮助劳务输出近4600人。
市(州)直机关672家定点扶贫单位定点帮扶39个县(市)、271个乡(镇)的703个村,共计投入帮扶资金物资2763.6万元,引进各类项目资金2亿元,实施项目327个;资助贫困生2980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670期,培训农牧民近30000人次,劳务输出16126人。
县(市、区)直机关2194家定点扶贫单位定点帮扶39个县、346个乡(镇)的1861个村,共计投入帮扶资金物资3371.8万元,引进各类项目资金6800万元,实施项目153个;资助贫困生4243人,举办各类培训班1450期,培训农牧民近70000人次,劳务输出56000人。
省内各项社会扶贫工作有序开展
制定下发《关于选派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的通知》和《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试行)》;召开全省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师资培训班……今年以来,我省将驻村帮扶工作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驻村的党员干部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结对认亲帮户的形式,实现了与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帮扶的全覆盖。
目前,按照每支工作队3—5人的要求,由结对单位选派1名第一书记和1名干部,乡镇选派1名包村干部,每个村至少有3名干部,工作任务重的村,在确定1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补充1名大学生村官,使工作队人数达到5名的要求,各结对帮扶单位组成的工作队全部到村,共派驻村干部4196名;对全省652个一般贫困村,各县(市、区)整合各级各类干部资源,选派1名第一书记,1名包村干部,并按照青组字[2015]180号文件明确的职责任务开展工作。
在总结去年扶贫日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今年的扶贫日活动重点在州县举办,省州县三级定点扶贫单位在扶贫日活动期间,赴各自的帮扶村开展慰问帮扶活动,既增加了党群干群关系又增强了活动的知晓度。同时,结合选派的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广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并以活动为载体,深入宣传国家扶贫政策和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扶贫济困的舆论氛围。
开展村企共建,全省315家企业与408个贫困村建立了共建关系,各参与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结合贫困村的实际情况,通过产业带村、项目扶村、招工帮村、教育兴村、党建促村等不同形式,因地制宜对联点村给予了有力帮扶,全年投入帮扶资金(含物资折价)31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