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省水利工作特点纷呈成效显著

07.12.2017  15:23

今年以来,青海水利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和“四个转变”发展思路,积极践行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全省治水兴水掀起新的高潮。

一是水利投入再创新高。截至11月底,全省已落实各类水利投资71亿元,为年度目标的95%。预计到年底,可落实全社会水利投入75亿元,全面实现年度目标任务。

二是前期工作持续加强。《“十三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等重要规划批复实施。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可研获得国家批复。湟水南岸灌溉等重大工程和一批中小型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三是重点工程加快建设。蓄集峡水利枢纽、引大济湟西干渠、北干渠二期等重大工程加快实施,黄河干流防洪工程年内建成,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开工建设。黄河沿岸四大水库灌区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哇沿水库等重点水源和大通河等重要支流及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按计划实施。

四是民生水利扩面提效。实施了39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巩固提升工程,将使44.9万农牧区群众饮水标准进一步提高,其中涉及贫困人口8.8万人。灌区改造、节水灌溉等一批项目建成运行,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万亩。

五是水生态建设深入推进。顺利通过国家对我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考核,全部指标均控制在国家确定的范围内。西宁市、海北州水生态文明建设城市试点有序推进。加强小流域治理、坡耕地整治、淤地坝除险加固等重点项目建设,预计全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9平方公里。

六是水利改革取得突破。省、市(州)、县(区)、乡(镇)、村五级河长体系基本建立,5622名各级河长上岗履职,比国家要求的时间节点提前半年完成。1597项小型工程完成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为目标任务的147%。全面启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列入首批改革的8处灌区正积极推进。

党的十九大把水利摆在九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之首,强调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对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提出明确要求,为做好新时代水利工作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2018年全省水利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落实全社会水利投入75亿元以上;持续巩固提升40万农牧民群众的饮水标准;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统筹抓好水利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湟水南岸灌溉、“三滩”引水生态治理、柴达木盆地水资源配置等重大工程前期工作。统筹抓好重点水源工程、重要支流治理及农村牧区小微型水利项目前期工作。

二是加快推进重大工程建设。精心实施引大济湟西干渠、北干二期、海西州蓄集峡、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等重大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项目。

三是大力实施民生水利项目。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县建设。认真贯彻精准脱贫方略,优先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切实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灌溉用水、防洪安全需求,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水利获得感。

五是抓实抓好水生态文明建设。强化水资源“三条红线”管控,深入开展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加强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加快推进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

六是持续深化重点水利改革。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切实做好全面推行湖长制工作各项准备。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增强水利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强化管理,确保已建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效益正常发挥。